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汶川大地震追蹤報導

?"
四川省紫坪舖水庫在這次地震中受創。(中央社)


五月二十二日,通往紫坪舖、汶川與映秀的道路都設置了 防疫檢查哨。(Getty Images)

四川大地震已十天過去了,一些重災區已陸續放棄救援。眼前迫切的是倖存災民的醫療與安置,而更深沉的危機則是瘟疫爆發、水壩潰堤、化工企業及放射性污染……

 

四川汶川縣大地震發生十天之後,中國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五萬五千人,而災後降雨連綿,考驗河川水壩安全,當地化工企業及放射性污染問題受到關注,有關政府是否有隱藏地震災情預報,以及為什麼學校校舍大量倒塌,造成學生死亡人數眾多更受到質疑。各地源源不斷送往災區的救援物資被濫用和貪污,同樣引起民眾的憤怒。

五萬人死亡 千萬房屋損毀

四川省副省長李成雲透露,這次發生在四川汶川縣的大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極其慘重。截至二十二日十九時,遇難人數確認為五萬五千二百三十九人,受傷二十八萬一千零六十六人,失蹤二萬四千九百四十九人。根據官方的不完全統計,災區嚴重損壞房屋五百九十三萬二千五百間、倒塌房屋五百四十六萬一千九百間,造成數百萬人無家可歸。重災區一些鄉鎮和綿陽北川縣城等被夷為平地。地震造成公路、鐵路、橋樑、電力、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廠房嚴重損毀。

這次地震的受災範圍極其廣泛。僅在四川省,二十一個市(州)中就有十九個市州遭受不同程度受災。重災區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公里,涉及六個市州、八十八個縣市區、一千二百零四個鄉鎮、二千七百九十二萬人。

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沒有說明地震遇難人數是四川省還是各省合計。據瞭解,甘肅、重慶、陝西、湖北和雲南都有人命傷亡,財產損失也相當嚴重。

中國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官員表示,由於降雨較明顯,震區水庫和堰塞湖來水量都將增加。

他們指出,近期強烈的餘震和連綿的降雨,在給抗震救災工作帶來更大難度的同時,也引發災區四種新的災情和險情。包括道路再次受阻、堰塞湖告急、形成新孤島、山體開裂滑坡。

另一方面,災區化工企業受損嚴重,大量有毒物質洩漏,不但已經造成有災區民眾中毒死亡,還可能影響江河下游水質。而國際社會關注的,是綿陽和德陽等地,尤其是北川縣境內的核武軍工基地,是否受到災情的影響,因為四川位於長江上游,若發生問題,下游數億居民恐受威脅。

誰能夠提前獲得警告


這次四川的大地震發生之初,網絡上出現很多關於地震預報的質疑。中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表示,地震預報是國際難題,沒有任何國家和任何科技能夠對地震作出準確的預報。然而一些跡象表示,對五月十二日的超級地震,中國是有預測和警報的。根據地震發生之後中國國家地震局的解釋,國家地震局在五月十二日之前沒有接到任何預警報告,該局的儀器也沒有在汶川地震發生之前測到任何異常。

然而中國科學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李世輝,五月十二日當天夜晚在其博客上撰文指出,「地震預報專家欲哭無淚:今天的強震有人預報」。文章直接點出中國地震專家耿慶國曾於二零零六年根據旱震關係,預報近年阿壩地區將發生七級以上地震。二零零八年四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下屬的「天災預測委員會」經集體討論,明確提出「阿壩地區七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五月八日(前後十天以內)」(以上地震預報三要素:震級、地點、時間均已明確)。

另一方面,《國家地理》雜誌及美國太空總署的專家都表示,在二零零七年和二零零八年之初便預報出四川汶川附近可能發生大地震並通報了中國政府。

新華社一篇報導甘肅救災情況的報導中有這樣一段話——甘肅省委書記陸浩說:「省地震局……,在四川汶川八級地震的震前、震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震前就對這次地震的趨勢做過預測,並向省委、省政府做過報告……。」此篇報導很快被新華社刪除。

這篇報導清楚表明:披露震前官方知道預報。

有網友表示,在四川北部的德陽、綿陽等地,部份軍工大企業事先接到地震通知,因而損失不大。網上還有多位網友提供獨立的消息說,通過他們在震中一帶及附近軍工單位工作的親戚朋友那兒證實,這些軍工單位沒有人員傷亡,因為他們震前得到單位領導通知而對地震做了預防。

《廈門晚報》網的一篇〈我的故事〉中就這樣記載:「王秀月同學:前天下午四點多,我接到表妹發來的短信:地震,爺爺奶奶都搬到山上了。因為政府提前通知,地震來時,父母都撤到安全的地方。」

問題在於,汶川地震是否有事先預報,而如果有預報,什麼人可以事先獲得警告,什麼人不能獲得警告。這已經成為大地震之後中國民眾猜測的一個謎,所有涉及到地震預警和相關消息的文章和文字,都會在短時間內被刪除。中國政府在隱藏什麼?


四川綿竹五福鎮福興小學遇難學生的家長集體請願,要求懲罰「豆腐渣工程」責任人。

大量學校倒塌引發憤怒

四川地震中的最為令人心碎的死難者是葬身於學校建築中的孩子們。教學設施建築品質的脆弱,釀成了無數悲劇,有關腐敗嚴重侵害學校建築品質的說法不脛而走。如今數以百計的悲傷父母們在聚源聚集在一起,散發請願書,要求為他們死去的孩子設立年度紀念日,懲罰學校倒塌事故責任官員和建築商,並獲得賠償。

聚源中學一棟六層高的教學樓,除了兩邊樓梯間以外,全部塌下,二十四個班級的學生大部份被埋。該市的新建小學的教學樓,在不到五秒鐘的時間就倒塌,整個大樓近五百名學生大部份都被壓在廢堆下。

中國國家地震救援隊在聚源中學搶救現場驚訝發現「混凝土裏全是鐵絲,根本不是什麼鋼筋!」「簡直就是豆腐渣工程!」一位救援隊員憤怒的表示。

在這次地震中被破壞的學校可謂不計其數,北川縣北川中學一棟七層高的主教學樓塌陷,二十一個教室裏師生約一千人,除個別逃生外,大部份被掩埋在廢堆下。都江堰市向峨鄉中學一棟主教學樓倒塌,近四百師生被埋。

東汽中學數百名學生深埋廢墟之下,一座四層建築垮塌而下只餘三、四米高的廢墟。官河流經學校的支流,河面漂滿孩子的書包、課本,還有獎狀。直至五月十四日,對東汽中學的救援,沒有找到一個鮮活的孩子。

青川縣木漁中學一棟三層學生宿舍在地震中完全倒塌,當時有四百多名學生正在午休,近三百人被埋。

由於學校成為這次重災領域之一,不少網友發文,指地震導致不少校舍倒塌,但處於同樣地理條件的政府辦公樓就比較耐震,因此質疑學校是豆腐渣工程。

長期關注教育問題的維權人士劉飛躍認為,官員的貪腐亦是做成不合格校舍的主因。他說:在建校工程中,貪瀆的現象亦較嚴重,開發商通過賄賂相關的學校或官員,就可以偷工減料謀利。

總部在美國紐約的中國人權負責人之一封從德,星期二發表他對汶川地震中學校校舍倒塌導致學生和教師死亡的推算報告。指出這次大地震中,學生死亡人數大約為一萬六千到一萬九千人,占全部遇難者總數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該報告對地震初期各種媒體的報導進行了分析,認定總共有超過六千間學校校舍倒塌,涉及大約一千六百間到兩千間學校。

災區官員腐敗引爆憤怒

安縣八街鎮的一位老人說:「在地震棚裏,政府沒人來過問,縣政府拖了兩三天……震後一位頭頭說,我們這裏不是重災區……當時那個情況,如果縣長和縣委書記敢出來,會引起群情激憤……也無人來組織疏散……後來就好些了,也發放了食品。報紙上說,『天災無情,人有情』,我說,『天災無情,安縣的官比天災更無情』。」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迪在採訪中發現,當地民眾怨聲載道,尤其是對當地官員在這次地震災害期間中的表現幾乎到了共同聲討的地步。

四川都江堰市新建小學在今次地震中倒塌造成數百學生遇難。在二十一日,近三百名家長向市教育局示威,要求盡快查明校舍塌毀是否與偷工減料有關。部份家屬情緒激動,推翻教育局臨時搭蓋的帳篷辦公室,並破壞放在裏面的電腦及傳真機等器材。當局緊急調動三百名公安到場平息事件。

海外博訊網報導說,位於四川重災區德陽所轄的一個縣城——羅江,五月二十日一輛貨車在向一家普通商鋪內運送大量生活物資,包括火腿腸、八寶粥、速食麵、飲用水等。本地居民認為這些物資很有可能為賑災物資。那家商鋪被憤怒的居民圍得水洩不通。據在場目睹全過程的人表示,就在此時,那家因居民怒罵而被迫關門的普通商鋪,又被員警強行把門開啟。就在開啟的那一瞬間,在場的所有人都在歡呼和鼓掌,店內的大量物資激發了大家的憤怒。而該店店主也隨後被一一零帶走。這時,公安局以及其他部門的很多官員出來想要平息民憤,但這對於廣大極度憤怒的群眾而言,一兩句搪塞的話是根本不夠的。他們在勸說無效後,想要回去,但群眾一直跟在他們的後面,並且一路吼叫,這也引來了更多的群眾加入這支隊伍。就這樣,成千上萬人跟在局長級人物的後面,場面蔚為壯觀。

在到達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一個人打了一個局長級人物一下,旁邊很多人大叫:打的好!然後一大群人就開始打那些人,靠得近的拳打腳踢,靠得遠的扔東西打,其中有一個人拿起一個酒瓶子打在了民政局局長的右額上,頓時鮮血直流。那些人在挨打後,開始倉皇逃竄,但是在他們前面的一些群眾也憤怒的朝他們攻擊,並且截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被迫調轉方向,卻被圍在了一家商鋪門前,然後就是一陣拳打腳踢。

在此時,一位員警邊跑邊用揚聲器大叫:這邊出事了!然後就來了幾十個員警,一來首先就把在挨打的人拉了出來,然後指著很多人大叫:是哪個打的?滿頭鮮血的民政局局長指出了四、五個人,然後員警去按住那些被指的人。

這時,民眾根本不怕員警,數十個員警的力量十分渺小。員警剛剛按住那些人,就有很多憤怒的人衝了過去,想要幫那些人掙脫員警的束縛,員警卻野蠻的把那個人推出去,然後員警連拖帶拽地把那些人朝前面拉,而群眾卻截住了那些人的去路,這時群眾已經憤怒到極點了,開始大吼大叫。

局長級人物在員警的簇擁下,緩緩的朝政府大樓方面撤退,群眾卻不屈不撓,終於還是在一個十字路口將他們完全截住。此時雖已近夜幕,但是群眾們卻熱血沸騰,把一輛警車團團圍住,靠近警車的人還在砸警車以示憤怒。


四川重災區德陽所轄的羅江居民,五月二十日發現一家商鋪盜賣賑災物資,憤而包圍警車。(網路圖片)

中宣部收緊控制

在四川大地震發生之後,中宣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按照慣例下達,要求各地媒體不得擅自採訪,只能以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的報導為準。然而中國大陸媒體不為所動,派出了大量記者前往災區,並發出大量災區災情報導。這個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被中國媒體工作者稱為「視窗期」。

正是在這個「視窗期」之內,大量以往無法被披露的內幕見諸報端,包括地震預測的隱秘,各地學校倒塌,官方救援效率低下,許多災區五天後仍沒有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抵達等,被媒體披露。

然而,面對幾乎所有媒體一致的行動,中宣部無法進行個別處罰,因此中國新聞媒體行業由中宣部決定口徑的這個「潛規則」被暫時打破。然而,中國大陸的新聞工作者對此很清醒。「『視窗期』一過,控制又會加強,到時候媒體又是全部的『主旋律』報導,救災、黨和政府等等會重新成為報導重點。」一位中國資深新聞工作者這麼表示。

事實上,從上星期一(五月二十日)開始,中國媒體的報導逐漸轉向,以往的官方口氣重新占據了媒體的主要版面和時間。而部份媒體就大地震以及所暴露的問題進行更深刻的反思,則受到了嚴厲的警告,如果有媒體堅持進行敏感問題的反思,將很快受到處罰。中宣部的大手正在逐漸收緊。◇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