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日暖春裏的寒風

?"
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中國東海上的一個油田井架。(AFP/Getty Images)

爭議已久的中日東海油氣田,近日達成共同開發協議,東海一時吹起「和平友好」的春風。幸而在此假象背後,中國民間呼籲停止喪權辱國協議的清風正試圖吹醒在暖春裏做黃粱夢的人。

六月二十四日,在相隔六十多年後,日本軍艦再次登陸中國東海岸。六月十八日傍晚,中國外交部宣布,「一衣帶水」的中國、日本將「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日本也隨即宣布首相福田康夫將出席八月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成為二十年來第二位參加奧運開幕式的日本首相。在五月訪問日本之後,胡錦濤將在七月再度到訪日本參加G8峰會。兩國高層間的互訪不斷,再加上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交流頻繁,不少媒體稱:中日關係已從「破冰」、「融冰」走向「迎春」、「暖春」。然而被眾多海內外媒體忽視的是,在中日暖春的背後,卻是中國民間呼籲停止「喪權辱國」協議的陣陣寒風。

日艦到訪 中方戒備森嚴

儘管中國官方提前報導了日本海上自衛隊「漣」號驅逐艦將訪問廣東湛江五天,這是二戰後日本軍艦首次出現在中國港口,同時也是對中國軍艦「深圳號」去年十一月訪問東京的回訪。但湛江當地媒體對此卻隻字未提,很多湛江市民並不知道日本軍艦來了。

二十四日下午,在「深圳號」導彈驅逐艦的領航下,這個長一百五十一米、寬十七點四米的「高波級」導彈驅逐艦DD113(Sazanami)停靠湛江軍港,此後日艦還將面向中國市民開放。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漣」號驅逐艦到達廣東湛江。(法新社)

目擊者稱,當天中方戒備森嚴,不但在碼頭四周拉起警戒線,甚至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亦不能隨便進入。海面還不時有快艇巡邏,嚴防有人鬧事。大批境外記者被擋在警戒線外。

有人分析說,日軍艦選在湛江登陸,而不是大連和青島,是為了避免讓人想起「九一八事件」和「五四運動」。然而很多網民表示,日本至今從未對侵華戰爭正式道歉,無論日本軍人走到哪,人們都會想起當年「皇軍」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於是網路上出現反對浪潮。

目前當局已封鎖了很多反日及保釣網站,嚴禁各大論壇出現有關東海和日艦訪華的跟帖留言。保釣人士張立昆表示,「封鎖網站,能封鎖人心嗎?」與日軍到訪相比,在人們心中激起更大波瀾的還是東海油田的命運。

擱置主權 按投資分配油田利潤

中日東海油田達成協議的消息是日本媒體最早披露的。大陸官方一度試圖封鎖消息。幾天後,在媒體及民間保釣人士不斷追問下,中國外交部才於十八日正式宣布,「為使中日之間尚未劃界的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兩國政府同意在東海北緯二十九度到三十度,東經一百二十五到一百二十六度的範圍內,劃出面積約兩千六百平方公里的中日共同的油氣開發區。

儘管中國官方一再強調中方堅持按國際通用的「大陸架」劃分中日邊界線,但從中共行動中可以發現,共同開發區正好位於日本所謂「中間線」上,甚至中間線以西五公里,在日本人看來都屬於中國領土、已由中方開發多年的「春曉油氣田」也在合作開發協議中。

中共官方稱東海共同開發諒解是一項「互利雙贏」的安排。然而人們發現,東海協議不是按多國共同開發天然資源的慣例,讓主權國在利益分配上占優勢,而是按投資比例分配利潤。

例如沙特的石油很多是外國公司開採的,但開採出來的石油屬於沙特,外國公司只是有購買石油的優先權。而東海協議不同,日本按投資比例分享油田的所有權。就好比把中國的一座金礦交給日本,開採出的黃金一半無償歸了日本。不少網民稱東海協議是中國的國恥,中共政權「說一套做一套」的手法是跟袁世凱二十一條一樣的喪權辱國行為,是慈禧太后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八日,大陸保釣人士在日本駐北京使館前喊口號、打橫幅,抗議示威。
(Getty Images)

中日國界在沖繩海溝還是中間線?

一九五八年聯合國制定了〈大陸架公約〉(Convention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規定沿海國對其大陸架所延伸的海域具有專屬主權。一九八二年十二月聯合國通過〈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這是指導各國劃分海洋國界的依據。通俗地講,大陸架就是被海水淹沒了的大陸。中國東海、黃海海底基本是中國大陸架的延伸,水深不到百米,如果像荷蘭人那樣圍堤抽水,就能恢復為陸地。

〈海洋法〉還規定了沿海國「專屬經濟區(EEZ)」的劃定原則,在此範圍內沿海國對其大陸架的非活體資源具有排他的專屬權。如果從領海基線到大陸架邊外緣的距離不到兩百海浬(1海浬=1.852公里),則EEZ擴展到兩百海浬;若超過兩百海浬,則可擴展到不超過三百五十海浬。

中國和日本相隔的東海最寬處不過三百六十海浬,這意味著中日之間肯定存在爭議海域。海底地質勘查發現,從日本沖繩出發向西的海底有一條深度超過兩千九百米的沖繩海槽,而中國大陸架則從海岸線一直平緩的延伸至東海中部。根據〈海洋法公約〉第六部份七十六條第五款規定:大陸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三百五十海浬處,如果遇到海溝、海槽深度超過兩千五百米,就不算大陸架的延伸。於是中國方面認定:中日國界的劃分應該在日本沖繩海槽附近。(如示意圖)


肖倩繪製/新紀元

然而,日本單方面提出要在日本和中國之間劃一條等距離的「中間線」作為兩國國界的劃分。關於日本人為甚麼要提出這個劃分法,有網民回答說,這就跟為甚麼日本人要侵略中國一樣,它能找出不是理由的理由。

東海油田:第二個中東?

一九六九年的《埃默里報告》稱,「台灣和日本之間的大陸架很可能是世界上油氣藏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望成為「第二個中東」或「另一個波斯灣」。於是釣魚台及東海相關海域的主權歸宿問題,引發了巨大經濟利益的爭奪。東海油氣田到底含量如何,價值幾何,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然而奇怪的是,中國官方報導的數據卻隨著時代政治變化而發生很大變動。

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大陸官方《國際先驅導報》報導了「東海石油夠中國用八十年」的消息。文章稱,據美國伍德羅.威爾遜研究中心的東海問題專家哈里森認為,東海天然氣儲量大概在五萬億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的八倍,美國的一點五倍。而這一大陸架的原油儲量大概為一千億桶。與之相比,沙特的原油儲量約為兩千六百七十一億桶,美國為兩百二十億桶。東海地區僅石油就夠中國用八十年,日本用一百年。

然而近日在宣布與日本合作共同開發東海後,香港《文匯報》六月十九日表示,整個東海油氣蘊藏量可能為三十二點六億桶(約合四點三五億噸),相當於中國新探明的冀東大油田儲量的43.5%。與總儲量高達五十七億噸的中國第一大油田——大慶油田相比,東海油氣田的蘊藏量亦不算大,總儲量僅夠日本用五年。

由於北京當局封鎖信息,民眾被剝奪知情權,人們無從知道東海石油儲量到底是一千億桶還是三十二點六億桶,兩者誤差達三十倍之巨。也有文章稱東海石油蘊藏量兩百五十億噸(即約兩千億桶)、天然氣蘊藏兩千億立方米。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則表示,東海油氣儲量七十七億噸,而聯合國一九六七年調查發現,釣魚台海域蘊藏八百億桶石油和油氣。

還有消息說,已經探明的東海石油儲量約一億八千萬桶,按目前世界石油行情計算,東海石油總價值約兩百五十二萬億美元。以二零零七年中國財政總收入約九萬億人民幣計算,東海石油總價值相當於中國一百六十八年的財政收入。以中國每年免費醫療和教育支出一萬三千五百億人民幣計算,東海石油總價值可以為中國人提供一千年的免費醫療和教育支出。這無疑是造福子孫後代、值得萬分珍惜的寶貴財富。

中共讓步 允日參與春曉油田

中國勘測東海石油從一九七零年代就開始了,結果在浙江以東海域的東海大陸架盆地中部發現了被命名為「西湖凹陷」的大型儲油地帶。自一九八零年東海鑽探龍井一號井首次成功以來,中國已在「西湖凹陷」鑽井三十口,其中二十口獲高產工業油氣流。經過二十多年的勘探,中國目前已在總面積約二點二萬平方公里的「西湖凹陷」開發出了平湖、春曉(日本稱白樺)、天外天、斷橋(日本稱楠)、殘雪、寶雲亭、武雲亭和孔雀亭等八個油氣田。此外還發現玉泉、龍井(日本稱翌檜)、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氣構造。

春曉油田位於北緯二十八度、東經一百二十四度附近,在中日中間線靠近中國西側五公里處,距上海東南五百公里,距寧波三百五十公里。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九日,春曉油氣田的一個井架煙囪裏噴出了熊熊烈火,二零零六年八月北京正式宣布春曉一期工程進入生產階段,它將肩負著為寧波、杭州等長三角城市輸送天然氣的使命。

二零零四年中國在春曉油田建開採平台後,日本方面提出多次抗議稱,由於「吸管現象」,中國會把兩國中間線以東地區的油氣抽走。而此前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九日,當中海油、中石化、殼牌公司、優尼科石油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共同簽署東海西湖凹陷作業合同時,日本人對此並沒有表示異議。後來優尼科等外資公司退出了開發工程。

二零零五年東海油田之爭還引起了雙方軍事對峙。當時日方曾出動五艘軍艦在白樺油田附近巡視,中方隨即派出艦艇出海,日本F-4戰機也曾出動在空中攔截中國轟炸機,一度引爆兩國的緊張軍事對峙。

據香港媒體透露,二零零四年以來雙方就東海油田問題展開了十多輪談判。去年秋天因北京不接受日方提議的「共同開發區域擴及中間線以西(中方宣稱主權)海域」,使談判陷入僵局。去年底北京第一次讓步,承認了日方提出的中間線,同意在中間線兩邊訂出共同開發區,但排除春曉油氣田。今年五月胡錦濤訪日前,北京展現更大彈性,終於同意日方參與春曉油氣田開發。

中共政權高於國家主權

不少保釣人士稱,中共對日本人的妥協退讓由來已久。抗日戰爭的很多歷史資料記錄了中共在國難當頭時搞「假抗日、真搶地」的荒唐行徑。比如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澤東在陝北洛川會議上講話要求:「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游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對(國民黨)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藉口予以推拖。(《國共紛爭》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

一九五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政治局常委會批判彭德懷率領的百團大戰,毛澤東說:「(抗戰時)一些同志認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後來才統一認識到讓日本多占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河南人民出版社)

一九七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向毛澤東道歉:「啊,對不起啊,我們發動了侵略戰爭,使中國受到很大的傷害。」毛澤東回答:「不要對不起啊,你們有功啊,為啥有功呢?因為你們要不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話,我們共產黨怎麼能夠強大?我們怎麼能夠奪權哪?怎麼能夠把蔣介石打敗呀?」毛澤東還感謝田中角榮。「我們如何感謝你們?我們不要你們戰爭賠償!」(翻譯摘自《田中角榮傳》日語原版)

歷史告訴人們,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擴大中共政權,還是如今在能源危機中鞏固中共政權,中共政策的出發點永遠是「政權高於主權」。寧可犧牲國家主權,也要想盡辦法維護中共的統治地位。這與當年江澤民把數十個台灣的領土劃歸俄羅斯以換取其支持的做法同出一轍。

有評論稱,當年日本人的入侵救了中共的命,如今中共再度面臨生存危機,在能源短缺、各種政治、經濟矛盾加劇時,日共聯手真的能再次救中共嗎?恐怕歷史不會這樣作答。

但願民怨的陣陣寒風能吹醒那些在暖春裏做黃粱夢的人。◇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