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互索 模糊的國界
日本政府派發給媒體的油田資料中,看不到雙方各持的境界線。分析指出,兩國各有理由急於解決油田問題:福田內閣需藉中日關係以圖抬高其低迷不起的支持率;而中方,更是為了奧運放手一搏,不惜作出大讓步。
中日之間的油田問題,在中共以共同開發與擱置兩國分界線為原則的舉措公布之後,震驚中國民眾。
日本媒體立即在六月十九日多以社論形式對合意共同開發,以及擱置雙方對立的境界線問題的決定,作出肯定的評價。不過在華人一片撻伐聲浪中,日本對中共的舉措給予肯定的評價,近幾年來實在罕見。更何況牽扯雙方海域境界線問題以及全球緊張的能源開發的敏感問題上,反而令人納悶中共到底許下了怎樣的承諾?
中共要求釣魚島共同開發遭拒
《產經新聞》報導說,這個決定可以得到一定的權益並認為日本外交獲得一定的成果。報導強調,白樺油田本身地底銜接日方領海,日本的資源被吸走。所以有日本投資並非互惠。
另外報導透露,中方曾向日方提議在釣魚島問題上共同開發,遭到日本拒絕。
《每日新聞》指出,本次日本政府派發給記者的油田資料圖紙中,看不到雙方各持的境界線,日方分析是顧及中國面子,指出沒有清晰的兩條各主張的輔助線,讀不到雙方靠近的實質內容。也許因已擱置境界線的說法,故沒有呈現。然而「消失了」境界線,著實令人搔頭。
山陽新聞的社論透露,其實早在今年五月在東京的首腦會談上,雙方已作出相關合意決定,不過顧慮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而沒有公布而已。
中方一個重大政治決定轉向
日本地方的《河北新聞》報導說,雙方至今超過十次以上的協商都無結果。而此次決定,是中共重視日中關係的一個重大的政治轉向決定。
當然日方也分析中共為何作出如此大步「邁進」,分析指出,中國國內急需高能源的同時也需要日本的技術援助,在逼近的北京奧運前,需要得到日本全方位的支援。
不過報導的最後一段文字耐人尋味:就算日方油田的埋藏量少,達不到期待中的經濟效益,在(日方)中間線附近的開發,也為將來劃定境界線的交涉起到有力的素材作用。而早前的尖閣諸島(釣魚台)日本已成為實質管理,就算是中國主張以大陸架為領土認定標準,在國際社會也不會通用的。
有分析指出,兩國各有理由逼使解決油田問題。日本福田內閣低迷不起的支持率已瀕臨解散內閣的危險,其唯一的強項就是利用中日關係得到認可。而中方,為了奧運放手一搏,中共為維持其體制而做出決定。
中共賣國為求政權存續
長年關注中國問題的駐日華人,前廣東省建築工程師夏一凡指出,「東海的具體問題,迷惑多多,至今中共方面所公布的只是一部份,應該還有檯面下不公開的部份。但是,這麼大的問題人民不知道,這是最大的賣國。他說,在中共眼裏,國家只是人質和籌碼。」
「東海油田本身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它隱含的對於日本主張的默認。雖然中共號稱解放六十年,可仍然擺脫不了非法奪取政權的問題。不論拉攏日本作盟友或打壓日本,其背後都是為了維護其政權存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