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瞬間】宮廷中的內奸——開封(四)
王炎在酒樓中聽到了大夏國奪取大宋江山的密謀,甚至計畫進宮行刺的詭計,立即報告包公,一行人在書房協商、布局,期望將密謀造反的人一網打盡。
他們分別離去,有的騎馬,有的乘坐馬車,步行的王炎自是無法跟蹤,他只有希望展昭在暗中能使用飛簷走壁的功夫,繼續進行跟監。王炎和小二換回各自的衣服,向他道了歉,又給他點錢,就快步走回。他從潘樓街經過,雖然時辰已四更了,這裏仍舊人聲鼎沸、燈火輝煌,沿路供應的各類飲食依然熱騰誘人。
王炎整個晚上光服侍別人,自己沒有進食,所以聞到食物香味時,不免飢腸轆轆。他在路上買了兩個剛出爐的包子,一面咬著包子、一面繼續前行。宋人注重文明禮儀,平常是不會如此行事的。王炎只因為事態緊急,又再也耐不住飢餓,不得已而為之,卻也羞得滿臉通紅,低頭疾走,不敢見人。
共商妙計
回到開封府,該班的捕快告訴王炎,包公吩咐他回來後馬上到書房去報告情況,便徑直走到書房。進去一看,包公和公孫先生已經在裏面了,展昭也回來了,看樣子他剛說完自己的訪查所見。王炎知道包公性子急,所以也不拖泥帶水,行禮後馬上敘述經過。
眾人越聽越覺心驚,臉色也越來越凝重。包公與公孫先生剛聽完展昭的報告,以為密會的人只是綠林好漢之流,為了江湖恩怨而聚結計謀,準備火拼而已。沒想到,密謀居然涉及戰爭、叛國、離間君臣與暗殺天子,若任何一計得逞,都會危及大宋與百姓。
王炎說完,眾人沉默許久,最後還是包公先開口:「大夏國王李元昊是個極具野心的人,最近朝廷接到密報,說他除了讓大軍在定川(今寧夏固原西北部)牽制我軍外,正計畫派遣一支精兵突襲長安,奪取關中。只是沒想到,他居然還與漢奸聯絡策劃,想打到汴京來。為了奪取大宋江山,甚至不惜冒險,親身來到京城主持。此事必須急速稟告皇上知悉,嚴加戒備。」
公孫先生說:「目前他們手上並無皇宮的位置圖,若在二天後才能取得地圖,那麼在這之前,應該不會採取暗殺的行動,天子的安全暫時無虞,我們可以周詳布置,將之一網打盡。至於內奸的部份,我們知道太監的姓,自是不難尋找;只是那個漢奸的身份無從查起,卻是最為棘手。」
四人討論了好一會,有個初步的對策,心裏覺得稍微踏實一點了,才各自散去。展昭和王炎在外奔波一晚,回房休息去了。公孫先生則回去衙門草擬奏摺,以供包公明早面奏皇上時一併呈上。
神助辨奸
包公在寢室裏坐了一陣子,左思右想,又出來到書房,喚從人研磨設紙,並準備香案供品,便埋首疾書,不一會寫好了一篇禱文,不等墨乾就挾著來到香案邊。他焚香祝禱,敬告天地:「包拯一心為民,夙夜匪懈,務使百姓無冤屈,惡人毋枉縱。拯為凡夫,深知人見淺薄,無法盡發隱諱祕事,惟賴天恩垂憐,指引迷津。今有陰謀逆反一案,事關大宋天下與蒼生福祉,未知內奸底細,拯無計可施,盼天帝點悟。」包公念完,將禱文放入香爐內焚燒,又回到書房與公孫先生討論奏摺後,才進後堂就寢。
包公沾枕即睡,忽做一夢,夢中見到一座高山上,有三個人圍著一株稻禾。夢罷即醒,印象深刻,包公仔細思量以後,恍然大悟,知道此夢是天神的點化,暗示著那漢奸的姓名,心下喜不自勝,便請來公孫先生等人,敘述夢中所見與醒來所解。
包公說:「我細細想來,山高,暗示的不就是個『嵩』字嗎?而三個人圍著一株稻禾,『三』加上『人』,下面一個『禾』字,莫不是『秦』嗎?三人圍禾站在高山上,合起來不就是指『秦嵩』嗎?」
因為率領宋軍對抗大夏的大臣韓琦與范仲淹等人,之前忽然被解權貶官,就是秦嵩上的彈劾。所以當包公說出秦嵩二字時,眾人咸表認同。此乃上天點化,自是不會差錯,只需想辦法取得證據,就可以使之伏法。眾人於是細細定下計謀,分頭進行。
指認內奸
待早朝時刻,包公整裝上朝,密奏皇上逆反陰謀一事。仁宗聞之震怒,交付內侍總管陳林協同開封府調查。陳公公從真宗在位時就入宮服侍,對宮內各人事皆熟悉,又極為忠心謹慎,是仁宗信賴的內侍。此案由於事關重大,必須隱祕調查,是故仁宗特派陳林協助指認叛主的太監,否則陳公公年事已高,仁宗早已不令他操勞公事,只是讓他陪陪自己聊天而已。
包公謝恩退下,回到開封府。不一會,陳總管來到開封府。二人行禮,分別坐下,獻茶畢,包公便詳細的向陳林敘述前日探訪的經過與初步擬定的計謀,因為陳林還必須隨時向皇上稟告案情的發展。
當陳林聽到作為內奸的宦官姓黃,昨夜曾在御花園服侍御宴時,立刻轉頭吩咐隨從的小太監,馬上回宮裏去將供職記事錄取來。不一會,冊子攤開在二人眼前,定睛一看,發現昨晚分派在御花園的黃姓內侍有二個。陳林看了一下二人的名字,說:「黃建掌管御膳,行事誇張奢侈;黃申掌管御器,為人貪財小氣,二人經常為了御廚使用的食具而爭執。」
陳林又向輪休單查去,發現黃建在明天該當休假,便恨恨地說:「原來是黃建這小子,平時看他裝腔作勢,以為他只是虛榮心盛而已,沒想到如此狼子野心,連皇上也敢出賣!」說著就要派人去捉拿黃建。但包公勸阻了陳林,一是捉賊要見贓,否則難以使人俯首認罪;而且包公心中仍有疑慮,不敢單憑輪休這點就妄下結論,因為很多世事並非如表面顯現的那樣;況且包公也想放長線釣大魚,太早收線的話,會打草驚蛇,留下後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