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農民工知多少?
由於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大量企業開工不足或被迫關門,大量農民工失業,釀成了提高到「政治高度」的失業潮。究竟全中國有多少農民工已失業?
中共官方曾於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發布了《中國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二零零三年,中國總人口達到12.92億,全國有勞動能力(十六歲以上)的人口為9.99億,其中城鎮4.24億,農村5.75億;二零零三年,中國城鄉從業人員達到7.44億,其中城鎮從業人員2.56億,占34.4%,農村從業人員(潛在農民工總數)4.88億,占65.6%。從一九九零至二零零三年,全國城市和農村共增加從業人員九千六百八十萬人,平均每年新增七百四十五萬人。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二零零九年二月十六日發布的二零零八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推算結果顯示:至二零零七年底止,中國城市人口超過六億,而農村人口超過七億。如果按上述白皮書中農村人口與農村從業人員的比例來計算,至二零零七年底止,全國農村從業人員總數(潛在農民工總數)穩超五億。
實際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總人數究竟有多少?按目前一個被引用的最多的說法,全國農民工約為二點五億,其中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總人數達到了一點三億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胡小燕是二零零八年的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她的背後是廣東全省三千多萬農民工。二零零八年三月份的兩會期間,胡小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代表一點五億農民工。這表明,現在全國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人數至少達到了一點五億人。
失業農民工達兩千八百萬
由於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也受到巨大衝擊,大量企業開工不足或被迫關門,加上前期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過度限制,令大量農民工失業,釀成了提高到「政治高度」的失業潮。
據中共人民網報導,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二零零九年二月二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全國約有兩千萬農民工由於此次金融危機失去工作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而返鄉,占外出就業農民工總數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隊伍的農民,今年有兩千五百萬農民工就業面臨很大壓力。這是中共官方首次公布農民工的失業情況。
陳錫文表示,這個資料是由農業部的一個抽樣調查,結合二零零八年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總人數約一點三億為基數計算出來的。不久前,農業部在農民工輸出比較集中的十五個省(一百五十個村)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一點三億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有15.3%的農民現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
換句話說,農民工群體的平均失業率為15.3%。如果農民工的基數是一點五億而不是一點三億,再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隊伍的農民,失業的農民工將達到兩千八百萬人!
民工行業恰是倒閉重災區
然而,實際的失業農民工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因為農民工就業的主要行業為建築業、加工企業及服務業,而這幾個行業受到的衝擊現在還難以估算。
以建築施工行業來說,有大陸業內人士分析,由於房地產慘澹,大陸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項目因危機暫時擱置或取消,使得建築施工人員需求大幅降低。故中共聲稱的四萬億救市提供的新增工作機會與原本由房產建設、民間資本建設提供的就業崗位缺失兩者大致相抵,建築行業需求並無明顯增加。
由於房地產慘澹,大陸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項目因危機暫時擱置或取消,使得建築施工人員需求大幅降低。(AFP)
而加工業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外貿加工企業訂單量明顯下降,大批依靠外貿生意的工廠倒閉,而這點對加工業的打擊是致命的。因為年前已有大批企業倒閉,故行業對年後普遍預期不樂觀,年後都會選擇縮小規模來求生存。而廣東、福建、及浙江等省,一直就是民工打工大省,也同樣是外貿加工企業聚集的地區。
所以,年後這三省外單加工類的企業對民工需求會比年前預期的要低很多。而那些對應內部市場的企業,由於經濟危機,內需因民眾對經濟缺乏信心一度走弱。換言之就是,老百姓不敢消費、省著花錢,所以國內如服飾、電器、數碼產品等高附加價值商品銷量下降,企業也就不需要這麼多人了。
服務業方面,從過年的餐飲業銷售額就能看出,年後會有大量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可以生存的餐飲娛樂場所,面臨經濟增長低迷的競爭壓力。這些規模不大不小、檔次不高不低的餐飲娛樂場所,將是因競爭而倒閉的重災區,而其恰恰也是僱用民工的大戶集中區。因而眾多第三產業企業的難以生存,使得農民工就業問題進一步堪憂。
各省農民工失業返鄉概況
廣東:失業農民工四百六十萬
廣東是吸納農民工的主要省份之一,根據大陸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的說法,她的背後是廣東全省三千多萬農民工,表明廣東的農民工數量超過三千多萬。
目前廣東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農民工失業資料,如果以陳錫文公布的全國平均15.3%的失業率來計算,廣東的農民工失業人數達到了大約四百六十萬人。
不過,從廣州、東莞和深圳三個主要接納農民工的區域的經濟運作情況來看,農民工在未來的幾個月失業情況可能要比這個數字嚴重。
在深圳,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深圳市一直存在結構性缺工現象,據《南方周末》二零零九年二月十八日發表的「農民工就業調查」報導,深圳每季度的求職缺口約四萬人左右,求人倍率均在一點二八以上,即一個求職者對應一點二八個崗位。
但從二零零八年第四季度以來,深圳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出現拐點,由原來的「招工難」變為了「找工難」。第四季度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人數為一百五十萬七千人次,入場求職人數為一百六十一萬人次,崗位缺口十萬三千人次,也就是說,一個求職者對應的只有零點九四個崗位。
二零零九年一月,深圳的求人倍率為零點七九,即一個求職者對應的只有零點七九個職位,而二零零八年第四季度的求人倍率為零點九四,金融海嘯爆發之前,這個數字是一點二八,即一個求職者對應一點二八個崗位。
按照一月份深圳的求人倍率來計算,深圳市的總體失業率高達21%。而深圳在這場金融海嘯中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的,因為它的高新產業起步早,成效大,全市的高新產業據統計已經超過了40%。所以,其他地區的失業情況也就可以一葉知秋了。
在廣州,據《南方都市報》二零零九年二月十四日報導,廣州今年一月地區經濟總量的增幅僅為7.6%,比二零零八年同期12.3%的增幅相比有很大回落,幾乎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未見。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表示,二零零九年確實是廣州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最困難的一年。
在東莞,二零零九年一月份東莞外貿進出口總值為五十五點六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8%,跌幅比全省平均跌幅11.7%高出幾倍,屬全省跌幅之最。
二零零八年一月份,東莞的進出口還有29.2%的增幅,但今年一月份的表現不比往日,剔除過年假期的影響之後,甚至比去年十二月份還下跌了17.5%。海關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危機對東莞經濟造成的影響還遠未探底。上述資料來自《南方日報》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的報導。
浙江:商貿活動大幅減少
作為另一個農民工落腳處的大省,浙江今年的情況也很反常。一方面,商貿活動大幅減少,據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日前在香港接受採訪時表示,正常情況下,浙江海域通過的商務船占了國內總量的三分之一,而最近從浙江海域通過的商務船數量連續下降,由二零零八年十月減少12%,接連下降至今年二零零九年一月減少達52%。
另一方面,農民工過年返鄉一去不回,令一些傳統行業如紡織服裝業出現招工難的現象。鄭宇民說,過年之前,從浙江返鄉的農民工每天高達十萬到十一萬人,這一數字是前所未有的,且這些農民工都是提著大包小包回去的。
但過完年後,每天回浙江的農民工卻只有五萬人,且都是小行李的,情況很反常。他補充,過去民工返城都是超過返鄉數量的,「如果回去是十萬人,那麼回來就有十一萬人,因為他們返城時還會帶上同鄉。」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高勞動強度的行業如紡織廠在浙江常熟、象山等地招不到足夠的工人。
河南:七成農民工窩在家
資料顯示,河南省農民工總量突破兩千一百萬人,在中國各省區中居第一位。其中省外輸出量超過六成,且九成以上的外出務工者都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
據最近河南省勞動保障廳的監測資料表明,二零零九年有一千九百五十萬外出務工勞動力返鄉,目前,真正返城務工的勞動力不足三成。
換句話說,至少該省目前有一千一百三十四萬以上的農民工由於就業形勢等原因,尚沒有出外打工的成熟計畫。與之相對,二零零六年、二零零七和二零零八年,該省每年過年之後的返城勞動力,都在97%左右。
該省三年來主要輸出的勞務工種有廚師、建築工人、保姆、服裝加工和保安等。主要流向「珠三角」、「長三角」和北京附近的省區或者城市。
四川:八成返鄉者盼外出打工
新華網二月十七日報導,至二零零九年一月底,四川省共有二百一十二萬農民工失業返鄉,其中82%的人有繼續外出打工的願望。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羅茂鄉在會議上說,四川是中國勞務輸出大省,二零零八年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二千零二十三萬人,其中向省外輸出一千一百八十八萬人,全年勞務總收入約一千二百二十八億元,占農民純收入的50%。
湖南:兩百八十萬農民工回流
湖南也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省,截至今年十月底,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到一千兩百零三萬,其中跨省轉移九百零二萬人,占75%。在跨省轉移的農民工中,又有70%在廣東就業。湖南省勞動保障部門預測,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將有兩百八十萬名湘籍農民工因找不到工作而回流湖南。
其他省份返鄉概況
山東:作為勞動力大省,目前山東農民工總數約一千二百三十七萬人。其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吸納了70%以上的農民工。主要集中在青島、煙台。
安徽:據安徽勞動保障部門統計,截至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安徽省返鄉農民工達六百一十五萬八千人。到二月十二日,節後全省仍有一百二十萬返鄉農民工留在家裏,占返鄉人數的近20%。
湖北:外出農民工總數約七百一十萬人。截至二月四日,因企業裁員、減薪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全省返鄉農民工人數達到一百一十九萬人,占外出農民工總數的16.8%。
貴州:二零零九年,貴州因金融危機返鄉農民工人數在一百三十萬人至一百五十萬人之間,占全省在外務工農民工總數的20%以上。
江西:江西全省外出務工人員為六百八十萬人。跨省務工人員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沿海發達地區。該省一月份失業返鄉農民工近五十萬。
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中旬,廣西返鄉農民工人數已達六十三萬五千人,占外出農民工總數七百六十萬人的8.36%。預計過年後,返鄉農民工將達到一百二十萬至一百五十萬人。
河北:目前河北省共有七百萬至一千萬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外務工人員總計六百二十六萬,其中在省外務工人數達到三百二十六萬,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等地,從事建築、餐飲服務等行業。
山西:山西省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總數達四百七十萬,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底失崗返鄉人數達到了一百萬人。
陝西:據悉,二零零八年陝西省共有三百五十一萬出省務工人員,其中,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的農民工為三十五萬九千人,占總人數的10.2%。
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日,陝西西安國際商展中心擠滿求職者。(Getty Images)
重慶:在外務工人員達四百四十多萬,一月份返鄉農民工五十八萬。
顯性失業與隱性失業
上述的資料僅僅顯示了農民工大規模的顯性失業,還有隱性失業還沒有計算在內。畢竟,對於很多農民工來說,返鄉只是暫時的選擇,因為中國農村的那點分攤到人均頭上的土地,早已無法承載更多的勞動力,而且,經過了長期都市打工生活的新一代農民工,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他們對都市生活有更明確的要求,他們待在農村,其實對他們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隱性失業。
經過了長期都市打工生活的新一代農民工,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待在農村成為一種隱性失業。(Getty Images)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農民工大規模失業,毫無疑問地成為整個中國社會必須正視的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