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東莞這裏「靜悄悄」

?"
在廣州鶩江有許多服裝工廠,原本生意大好的工廠受到經濟不景氣、成本大漲等影響,前景堪慮。(Getty Images)

曾經以「東莞塞車,全球缺貨」而著稱的製造業中心東莞市,其工業發展遭遇了三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今年首季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儘管東莞市政府不斷拿出數據證明情況已趨好轉,但是東莞「靜悄悄」卻是不爭的事實。

名「苦盡甘來」的大陸網友甘武進先生,於四月三十日在「孝感槐蔭論壇」上發表了〈又去東莞系列〉文章,講述了他在四月二十四日回到闊別一年的東莞的見聞。

甘武進自述在廣東東莞生活了六年多的時間,從二零零三年開始到二零零八年離開。最近因為在東莞工作的朋友結婚,甘武進隨同朋友一行九人四月下旬又去了東莞,但發現東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甘武進用了六個「靜悄悄」來描述他的感受。

那家學校靜悄悄

「初到東莞的時候,在工廠裏混過一段日子之後,我進入了石排的一家民辦學校當老師。那是一家九年一貫制的民辦學校,二零零三年高峰時有學生兩千四百多人,老師近一百人,當時學校有校車三十二輛。

二零零八年四月,當我離開的時候,那家學校還有兩千一百多人。時隔一年,當我再站在那家學校的校門口,發現學校裏面太安靜了。原先異常擁擠的校園,此時變得空蕩蕩的;原先喧囂熱鬧的校園,現在變得靜悄悄的。只有八百多個學生了。」

那些超市靜悄悄

「在東莞市石排鎮,有兩家比較大的超級市場:一家是利豐購物廣場,另一家是萬家福購物中心。那是我在東莞時與學校老師經常去玩的地方。兩家超級市場都是在鎮中心區,大街上是車流不息,市場裏則是人流不息,隨處可見的都是提著大包小包逛街和購物的人群。超市裏的收銀台一字兒排開,每個收銀台處都站著一排排提滿物品等待付款的顧客。

現在,當我們從大街上過馬路的時候,發現街上的車少了好多,曾經隨處可見的出租車也不見了蹤影。從街上輕輕鬆鬆地穿過去,我們幾個人到了那兩家超級市場,見到的卻是門可羅雀,沒有幾個人。

利豐購物廣場的一樓,經營蔬菜、水果、糧油批發的鋪位已經空了好多,手機賣場裏音樂的叫聲小了、少了好多,沒有一絲熱鬧的氣氛。二樓的服裝鞋類冷冷清清,賣東西的比買東西的人還多。三樓關門了。

而萬家福購物中心,樓上樓下到處掛滿了大減價、買一送一之類的促銷標語牌,紅色的底上滿是跳動著的美麗的促銷文字,但就是見不到幾個顧客,售貨員百無聊賴,有的在那裏拿著手機發短信、玩遊戲。」

那些公汽靜悄悄

「我們在路邊等從石排向西至石龍的七路公共汽車。

以前在東莞的時候,我們經常坐這路車,那幾年,跑這條線路的車都是有點破舊的中巴。但是,它的車費很便宜,車次密集,招手即停,因此坐的人很多。這條線路,也以小偷多而出名。

過了好久,七路公共汽車才緩緩而來,我們發現這路車已變成了有點豪華的中巴車。坐上去,感覺舒服多了,但是車上沒有幾個人。售票員說:這裏的人越來越少,街上都見不到幾個人,就別說有人坐公汽了。我們開玩笑地說起原先的那些小偷,司機接過話茬兒:『小偷已經放棄我們這條線路了,因為人太少。』

司機說的話應該是真的。我們看見迎面而來的幾輛公共汽車,沒有一輛是滿員的,全都是零星的幾個人。公共汽車也變得有點靜悄悄了。」

那些工廠靜悄悄

「弟弟一家在東莞石排的一家手錶廠打工,夫妻兩人在那家公司已經做了四年多的時間。那幾年,他們公司的訂單很多,總是加班,一個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前一段時間,弟弟給我打來了電話:工廠裏沒事做,總是放假,工資越來越少,一家三口在這裏生活,交房租、水電費,日常的吃穿用,入不敷出,快要吃老本了。

到東莞後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到弟弟那兒去看望他們。走進那個很大的工業區內,我看到曾經熱鬧紅火的廠區,變得冷清了好多。工業區內的士多店(指商品種類繁多的商店)好幾家都貼出了轉讓的告示;曾經生意很火爆的幾家小餐館已關了兩家;那個原來整天都人流不息的溜冰場,現在是雙休天,竟只有兩三個人在那裏溜冰。

去弟弟的那家工廠,我記得要經過一家規模在三千多人的玩具廠。但那家工廠居然已經關門了,裏面沒有一個人,廠內那片草坪上還長滿了野草。


東莞玩具工廠訂單不斷的榮景已不復見。(Getty Images)

弟弟說:『金融危機給東莞造成最大影響的行業應該是玩具業,聽說近兩年東莞將會有一千八百多家玩具廠倒閉。其他的行業影響也大,相比玩具行業只不過好那麼一點點。我們廠旁邊的那家很有名的香港人辦的製帽公司,最高峰有員工一萬多人,現在已不到三千人了。』

我向他指的地方望過去,一排排漂亮的廠房裏,再也見不到昔日的人流如潮,再也見不到過去的人聲鼎沸,再也見不到原先的車來車往,見到的只是安靜,只是給人的一種充滿無奈、有點淒涼意味的安靜:因為工廠裏沒有多少人了。」

那些酒樓靜悄悄

「朋友結婚,正式吃酒的時間是在晚上。

我們十一點多鐘就到了。朋友便帶我們到鄰鎮的一家據說很有名的酒樓去吃飯。車在那家酒樓門口停下來。我們下車一看,酒樓很有氣勢。

可惜的是,在酒樓裏吃飯的人竟然不到十個人!大堂裏空著的桌子有十四、五張,五、六間包房全空在那裏,靜悄悄的,一點都不像一個正在營業的酒樓。

坐在位子上,我們開始點菜。翻開菜譜,我們在上面隨便點了幾道菜。服務員卻說:『有兩道菜沒有了,請點其他的。』大家很不解:『為什麼沒有呢?』服務員說:『來吃飯的客人太少,材料準備得不是很充足,所以就沒有了。』

透過窗戶,我向對面的街道看過去,發現對面的一家湘菜館,兩扇玻璃門早已關上了,門上貼著一張用紅紙寫的轉讓告示。站在那家酒樓的門口,我向街道的兩邊看過去,視力所及的酒樓有四、五家,關門的有兩家,招牌還在,卻是「朱顏改」——門窗緊閉了;還有幾家酒樓,跟我們吃飯的這家也是大同小異,沒有幾個人在裏面吃飯。

東莞的酒樓也變得有點靜悄悄了。」

那家賓館靜悄悄

「晚上,我們一行九人在朋友的帶領下到一家賓館去住宿。

那家賓館在一家水果市場的旁邊,有一個專門的停車場,停車場內停的車還不到十輛。不過賓館的位置好,靠近街道,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大。賓館還是有點規模的,有七層樓。從服務臺那裏,我瞭解到這家賓館二至六層為客房,每層有大大小小價格不等的房間在二十個左右。朋友在六樓給我們訂了兩個房間,打八折,每晚一百九十八元。

凌晨,朋友帶我們到外面去吃宵夜。出了房間,我留心觀察,六樓有二十間客房,根據門牌上的顯示,有人住的房間算上我們那兩間,一共只有五個,經過賓館的停車場,停在那裏的車也是屈指可數。

走在街上,回頭看一下我們居住的賓館,從二樓至六樓,有燈光從視窗滲出來的房間真的不多。零零星星的燈光中,那家有點規模的賓館在夜色的籠罩下,顯得好落寞。」


在廣州鶩江的眾多服裝工廠中,中小型的紡織廠約有三分之二的廠區面臨經濟上的困難。(Getty Images)

增長率大幅度跳水

說起東莞,其過往的輝煌令人目眩,並被冠以「東莞模式」,複製到全中國大陸,以致出現「全國處處皆見工業開發區」的盛況。曾經以「東莞塞車,全球缺貨」而著稱的製造業中心東莞市,其工業發展遭遇了三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今年首季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這是東莞三十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的,其原因相信除了近年外界所關注的企業倒閉或外遷加快之外,更直接的成因主要是外圍訂單大幅減少所致。

過去二十多年來,東莞的GDP以年均20%以上高速增長。到二零零七年,東莞GDP達到了三千億元。《二零零七年廣東區域綜合競爭力評估分析報告》顯示,東莞的綜合競爭力和綜合發展後勁雙雙領跑廣東,位居全省第一。

現在東莞市大概有一點六萬家外資企業,其中港資接近九千家,台資五千六百家左右。外商進入東莞,初期主要從事紡織、服裝、塑膠製品等簡單勞動密集行業的加工。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東莞的外資加工工業開始進入電子通信設備、電器機械及器材等領域。

但是,從二零零八年開始,東莞的經濟境況就像是高臺跳水,先是遭遇了珠三角產業轉型中的企業倒閉潮;繼而突遇二零零八年九月份開始的全球金融海嘯,令高速增長的東莞經濟在一年內以插水式的速度,從20%以上的高位,跌落到現在的-2.5%。


人民幣升值、油價上升、電力短缺及通貨膨脹等令企業營運成本大幅度上升,加上新的勞動合同法頒布,都令珠三角港企處於「水深火熱」的困境。(Getty Images)

約半數企業訂單減少20~70%

「東莞模式」的成就主要依賴於外銷訂單源源不斷地供給,一般而言,北美的訂單有個淡旺季的周期,每年的八月到十二月聖誕節,是北美的銷售旺季,過了聖誕節後,直到二月份,是商店的節後補貨期,訂單也會很多,到了三月份,訂單就開始減少,到六、七月份是最淡的時期,然後八月份又進入旺季。

一般情況下,北美給中國大陸下的訂單會提前半年,照此計算,東莞的工廠接單旺季是在中國新年前後直到八月份。另外,因為貨運期較長,一般北美商家給中國大陸下的訂單都比較大,也比較連貫,特別在經濟景氣的年份,給大陸製造廠的生產訂單全年都會很充足,很多時候沒有淡旺季的明顯區分,再加上香港、日本和歐洲訂單對北美淡季的補充,東莞的企業經歷了多年的長期加班盛況。

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很多企業在去年就已經開始接不到足夠的訂單。東莞市副市長江凌去年年中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二零零八年上半年該市的港資小型企業的訂單,按年計算大跌四至五成。

進入二零零九年,訂單情況仍很嚴峻。據《第一財經日報》四月一日報導,在電子和玩具產業聚集的東莞橫瀝鎮,近期組織了十七個工作組對全鎮五百家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進行摸底,橫瀝鎮新聞發言人李志軍表示,目前約有四分之一的企業訂單能維持在正常水準,即訂單波動幅度在10%左右;訂單比往年減少20~70%的企業,可能要占企業總數量的一半;剩餘約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基本處於停工狀態。

不過,東莞目前的總體訂單情況還是霧裏看花。最近,東莞市政府一方面承認經濟遭遇寒流,一方面又極力否認其嚴重性。

市政府稱「正在回暖」

東莞市政府於四月十六日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發布了「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認為一季度經濟低位運行,全市生產總值七百七十二點四億元,同比下降2.5%。但是四個跡象表明東莞經濟正在回暖,八大支柱產業中也有四大產業止跌回升。

在八大支柱產業中,食品飲料、造紙、化工和紡織服裝等四大產業止跌回升,三月份生產總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其餘四大產業雖然沒有增長,但是降幅都「收窄」。

「就像外界傳東莞有多少工廠倒閉一樣,實際上沒有那麼嚴重。」東莞市市長李毓全在三月份兩會期間作出這樣的表示。據《廣州日報》三月十日報導,東莞的外資企業占了65%,共有一萬六千多家,實際關閉是八百六十五家,比正常年份多了不到一百家。就是說,正常年份、正常的關停,每年也有七百多家。比如二零零七年企業關停是七百九十五家,二零零八年只比前年多了七十家。

官員的說法,顯然和民間「靜悄悄」的感受大為不同。

李毓全說,其實東莞的出租屋平常的空置率也在20%左右,去年十二月份達到了最高,空置率在30~40%,但是今年二月份以來,空置率已經下降到27~28%,比往年減少5~6%。

不過有意思的是,同樣是這位李市長,在三月底的一個會議上說空置率為40%。據《南方日報》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報導,前天(三月二十四日),東莞市長李毓全在一會議上不無憂心地透露:「目前,全市出租屋空置率達到40%。」


深圳工廠大舉關閉,造成數萬名離家工作的失業民眾到處遊蕩,成為新的社會問題。圖為二月十七日警察在深圳火車站前盤問失業民眾。(AFP)

廠房租金從十元跌到七、八元

「以前這裏是很難租到廠房的,可現在到處都是。」位於常朗路附近的大井頭盈豐一路的士多店的老闆李先生二月中旬對《南方日報》記者如是說,他是二零零六年來此開士多的,主要做附近工廠的生意。

常朗路是連接常平和大朗的主要幹道,因為地處常平、大朗和東坑三鎮交界處,交通非常便利。李先生說,兩年多以來,這裏熱鬧非凡,前來承租開廠的人絡繹不絕,但從去年開始,這裏就慢慢地少了很多工廠,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以前廠房剛建好就有人來問了,現在到處貼了招租廣告,也沒見多少人來看廠。

今年二月中旬,東莞廠房租金普遍從一兩年前的十元左右/平方米,降到了七~八元/平方米。與前兩年相比,租金跌幅已經超過一成。

許先生是東莞一家房地產仲介公司的員工,他們公司目前掌握著東莞大量的廠方租賃資訊,委託他們公司放盤的廠房從去年底就開始慢慢多了起來,而他個人手裏需要出租的廠房目前就有七百多個單位,主要集中在虎門長安一帶。

許先生說,去年這個時候,虎門長安一帶的廠房大多在九元/平方米以上,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新廠房都難以租到這個價。現在廠房租賃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六元/平方米的房源,但租的人還是比以前少了很多。

據厚街某地產仲介員工稱,往年一個仲介員工靠廠房租賃,一年平均能有六萬元左右的佣金收入,但從近兩三個月的成交額來看,今年恐怕需要打折50%,原因在於廠房租賃活躍度降低了,而且大宗交易比以前難成得多。

廣交會期間東莞酒店奇淡

廣交會期間的酒店入住率是一個很好的經濟走勢衡量指標。據《南方都市報》四月二十七日報導,在剛剛過去的廣交會第一階段,東莞各家酒店平均入住率不到六成,部份酒店甚至只有四成入住率。去年廣交會期間東莞眾多高星級酒店客房爆滿的情況今年不再存在。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慕新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廣交會第一期累計出口成交額一百三十點三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8%。本期到會境外採購商共計八點二五二萬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4%;本期共有展位一萬八千七百七十五個、參展企業七千六百六十九家,展出家用電器、五金工具、運輸工具、機械設備、電子消費品、建築及裝飾材料、照明產品、衛浴設備、電子電器產品、化工產品等十大類商品。

廣交會第二期出口成交七十點七億美元,比去年下降14.9%,境外採購商到會五萬人,比第一百零四屆第二期增長近0.3%;第二期共有參展企業六千四百七十家,展位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四個。主要展出陶瓷製品、家具及配件、非陶瓷及玻璃餐廚用具、日用品、玩具、禮品及贈品、節日用品及裝飾、玻璃製品、園林用品、編織品等十類商品。

廣交會的成交額數據一向備受詬病,被批評水分很大,但筆者認為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經濟走勢的指標。當然它反映的不僅僅是東莞未來的經濟趨勢。廣東東莞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奇蹟的一個「樣板」,過去二十年來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然而在半年之間,其增長速度跌落到-2%,其間的衝擊可想而知。問題在於,這類外向型經濟體系,如果沒有海外市場全面復甦,恐怕本身難以翻身,無論市政府的數據如何亮麗,靜悄悄的市面,卻是難以掩蓋的事實,正是中國經濟現狀的一個縮影。◇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