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柏林牆在萊比錫 開始倒塌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圍牆倒塌,兩德重歸統一。(AFP)

二十年前,象徵禁錮的柏林牆,倒在萊比錫人的祈禱和蠟燭底下。而有「變革時代的英雄」之稱的克里斯蒂安.富勒爾正是整個事件的推手。回顧這一切,富勒爾笑笑地說:「如果有什麼可以被稱為奇蹟,那這就是奇蹟!」

里斯蒂安.富勒爾(Christian Fuehrer)剛出現在萊比錫市中心的尼古拉教堂前的廣場上,就被守在教堂前等候的一群記者包圍了起來。日本電視臺的攝像機、法國、義大利和德國電臺的話筒像一小片黑壓壓的樹林紛紛對準了富勒爾。「柏林牆倒塌二十周年,您認為德國的統一大業已經順利完成嗎?」「東德佬和西德佬之間的鴻溝彌合了嗎?」「二十年後,重新站在這個廣場上,您是什麼心情?」問題像潮水般湧來。

富勒爾恐怕是德國出鏡率最高、最有名的牧師,其實這位老者已經在去年正式退休。二零零八年三月,年滿六十五歲的富勒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不再擔任東德第二大城市萊比錫尼古拉大教堂的牧師。除了富勒爾之外,不得不召開一個小時的新聞發布會,宣布退休並向公眾告別的地區牧師,在德國恐怕沒有第二個。退休還不意味著富勒爾可以退出公眾的視線,這個被視為二十年前那場東德和平革命的主要推手之一的傳奇牧師依然還是世界各國媒體追蹤的對象。

媒體上一旦提到富勒爾的名字,後面總會加上一個別稱作為後綴,最常見的是:「一九八九年和平革命運動的偶像」、「和平革命中的優秀牧羊人」或者「變革時代的英雄」。富勒爾(Fuehrer)這個名字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領袖」。其實,除了這個名字之外,富勒爾和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著天壤之別。他既不高大也不威嚴,實際上正好相反:這是一個小個子牧師,有著一雙溫和而透澈的眼睛,不做彌撒時,成天穿著一身牛仔裝,脖子上圍著一條藍圍巾、手裏提著一個貼滿彩色貼片的黑公文箱,看上去更像一個在工地上班的老工程師,臉上時不時露出像孩子般的笑容,這使他顯得甚至有些脆弱,只有一頭像鋼絲一樣豎立著,剪成在德國人中非常不常見的小平頭的銀髮,透出這位老者倔強的性格。

信仰和希望能戰勝恐懼

一九四三年,二戰還在激烈地進行著,富勒爾出生在萊比錫一個牧師家庭。大學神學專業畢業後,富勒爾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牧師。一九八零年,二十七歲的富勒爾進入了萊比錫的尼古拉大教堂。從此之後,他的名字和這個教堂的名字越來越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直到這兩個名字都成為了德國現代傳奇的代名詞。

一九八二年,東西方冷戰進入了激烈軍備競賽的年代。位於冷戰前線的東德人和西德人一樣惶惶不安。「德國已經經歷過了兩次世界大戰,莫非我們還要再經歷一次嗎?」帶著這樣的問題,一群年輕人來到了尼古拉大教堂,在他們的要求下,尼古拉教堂的牧師們決定為這些年輕人舉辦一場定期的活動來祈禱和平。從一九八二年起,富勒爾牧師擔任了每周一下午五點舉辦的這場「和平祈禱」的主持人。接下來的兩年,東西方軍備競賽越演越烈,和平,像天堂的夢一樣遙不可及。隨著時間的流逝,參加「和平祈禱」的人越來越少。富勒爾記得「最少的一次只有六個人。那天,一個婦女對我說:『牧師先生,您可千萬不要取消和平祈禱,如果連祈禱的機會都沒有,我們就徹底失去了希望。』」

「和平祈禱」堅持下來了

一九八六年,一批申請了「長期出境許可」的人來到尼古拉教堂尋求幫助。當時,東德有幾十萬人申請永久出境。在東德當局的眼中,這個舉動就意味著對社會主義的徹底背叛。申請出境者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讓他們更加痛苦的是受到不準備離開東德的老百姓的、排擠,甚至辱罵。「走,或是不走」成了壓在無數人心裏的哈姆雷特式的問題。富勒爾牧師為他們在教堂舉辦了對話活動。他沒想到的是,這批和東德共產黨「離心離德」的人的到來使得「和平祈禱」日益興旺。與之同時,尼古拉教堂更加成了東德國家安全部(Stasi)的眼中釘。

尼古拉教堂被東德國安視為「挑釁者和顛覆力量聚集的地方」。富勒爾被看作「刺兒頭」裏的頂級人物。在後來解密的東德祕密警察的檔案中,富勒爾找到了有關自己的紀錄:對富勒爾的監視最早始於一九七三年,那時他還是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從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九年,東德國安對富勒爾進行過兩次密集型的監視。富勒爾鋼絲似的頭髮引發了祕密警察的聯想,他們把針對富勒爾的行動命名為「刺蝟行動」。在八十年代,東德國安在富勒爾身邊安插的特工人數不少於二十八人。

富勒爾不願意被別人當作英雄:「我那時成天提心吊膽,但是好在我的信仰和希望總是比恐懼還要更大一些。」每當提到那段緊張的日子,這個有著四個孩子的父親總是說信仰和對家人的愛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力量,以至於在東德警察守在大教堂前抓捕參加「和平祈禱」的民眾的時候,這個平時總是很謙和的牧師敢打開窗口,憤怒地拍著窗臺,衝著在下面抓人的警察喊:「你別以為不會受到懲罰,我們會記住你的長相!」

「這就是奇蹟!」

一九八九年,萊比錫尼古拉大教堂的「和平祈禱」成為渴望和平變革的民眾的聚集地。十月九日,六千人聚集在萊比錫市中心的幾個教堂裏同時參加「和平祈禱」,七萬人參加了祈禱後的未經申請批准的和平示威遊行。根據史料記載,當天東德軍隊嚴陣以待,有七千名全副武裝的軍人駐紮在萊比錫,隨時準備大打出手,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參加遊行的人數是武裝軍人的十倍。「他們對一切都有所準備,唯一就是不知道如何對付蠟燭和祈禱。」

蠟燭戰勝了坦克,直到今天,富勒爾牧師談到這一幕,還忍不住要笑出聲來。「如果有什麼可以被稱為奇蹟,那這就是奇蹟!」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這一天,七萬名東德民眾用雙手捧著蠟燭不僅戰勝了坦克,更重要的是戰勝了自我內心的恐懼。不僅在東德,整個東歐共產國家內,恐懼的心牆在那一年被徹底推倒。

柏林牆倒了,每周一次的萊比錫尼古拉大教堂的「和平祈禱」還在繼續。在《新紀元》記者採訪結束時,富勒爾牧師突然想起了什麼,回過頭來對記者說:「您知道嗎?我知道在中國,有一個法輪功信仰群體遭到很嚴酷的鎮壓,我曾經在和平祈禱會上為他們祈禱。」

為了紀念當年那場決定性的和平示威遊行,萊比錫市政府於一九九九年在尼古拉大教堂前廣場的地上安放了一塊紀念銅牌,銅牌上印著大大小小的腳印,指向當年遊行隊伍行走的方向。

「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戰爭和不公正,」富勒爾牧師把腳踩到銅牌上的一個腳印上,笑著做出前進的姿勢說:「我們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


「我們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克里斯蒂安.富勒爾牧師把腳踏在八九和平革命紀念銅牌上。(攝影/王金卓)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