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光天化日下的毒品交易

?"
溫哥華東區卡耐基中心外景,這裡是溫哥華毒品活動最猖獗的地方。

走出社區中心門外,光天化日之下,疑似毒品交易的情景卻赫然上演。購買者看似常客,把錢往毒販手中一塞,毒販則從背包中取出塑膠袋,再從中拿出白色藥瓶,倒出幾粒白色藥片交給買家,買家立刻拿貨走人……

聖誕節剛過,英國媒體就報導了「聖誕襪裡裝毒品」的事件。人們發現,在網站上有人公開販賣裝在聖誕襪中的「聖誕新年派對包」,裡面裝的卻是十款「合法毒品」,其中包括號稱是「搖頭丸」替身的「Blu-e」,毒販在網上吹噓這款藥「沒退癮情況」。另一款叫「Druid's Fantasy」,據稱可媲美迷幻蘑菇,可令人無緣無故「咯咯地傻笑」,看到的「顏色更鮮明」,但有副作用,會令人上吐下瀉。

這套「派對包」定價99.99英鎊(約4,780新台幣),毒販強調會包裝成禮品包,保證不會被發現。面對毒販光明正大在網上賣「合法毒品」,英國反吸毒組織「說不」(Say No)發言人炮轟:「任何人都可上網買這些藥物,實在太令人吃驚了。」有專家警告說:「這些藥並非安全毒品的代用品。」雖然不是非法藥物,但一樣可以致命。

類似這樣囂張的毒品販賣活動,在溫哥華也很常見。最近本刊記者專門實地考察了一個毒品半公開的交易場所。

社區中心vs.地下毒品交易所

位於Hasting街與Main街交叉路口的卡耐基中心(Carnegie Centre),本是溫哥華的第一座公立圖書館,現為Downtown東區的社區中心,其對面即為溫哥華警察局。社區二樓餐廳提供一日三餐。午餐有三種沙拉,價格是超便宜的$2.25。來活動中心下期玩牌的華裔老者也不少。不過這裡就是一個地下毒品交易場所。

中心工作人員Philip Gord告訴記者,這個活動中心旨在幫助東區居民遠離毒品,帶有福利色彩,每年只需花一塊錢辦理一個會員證,即可享用這裡的各項服務。Philip坦言,誰是毒品販子,他們門兒清,除非他們改邪歸正,否則是不會讓他們進來的。談話間,記者不時看到工作人員到門口警惕的觀望,還不時通過對講機通話。

出得門外,光天化日之下,記者卻看到不少疑似毒品交易。購買者應該都是常客,把錢往毒販手中一塞,毒販則從背包中取出塑膠袋,再從中拿出白色藥瓶,倒出幾粒白色藥片交給買家,買家立刻拿貨走人。也有例外的,一名個頭不高、身著牛仔服的中年白人,跟在一名毒販身後,連喊帶叫「再多給點!」毒販煩不過,拿出一些白色碎片,在手中掰成粉末,倒至牛仔男手中,那人如獲至寶,迅速將粉末裝入深褐色煙捲,三步兩步來至牆角背風處,仰面叼住煙捲,掏出打火機點燃,開始噴雲吐霧。

記者發現買家多為相貌怪異的中年人,但也遇到了一名不到20歲的年輕人光顧。相識後年輕人告訴記者他叫傑森(化名),這一帶賣的最多的是可卡因。說完這些,傑森立刻鑽進旁邊的一棟建築再也不肯出來,該建築是溫市的安全注射屋。

走在街上,一名原住民模樣的男子向記者兜售一種名叫Kush的毒品。Kush看起來像煙絲一樣,裝在塑膠袋裡,10塊錢一包。記者抱怨太貴,那人說:「誰讓大家都喜歡啦!」並降價到15塊錢兩包。另一女子還將捲好的「煙卷」遞到記者面前試抽。記者推說非法持有毒品會遭員警抓捕,那人連說:「不會!」

這些事就發生在警察局對面,記者隨後查詢了溫哥華警察局,警局回覆說,目前在downtown東區出售的毒品主要有可卡因、海洛因和冰毒。對於非法販毒者,警局會予以調查,並在掌握足夠證據後將其繩之於法。對於個人持有大麻或其他受控物品,亦屬非法,警局雖未將其列為重點,但如果危害社區,亦當予以法辦。


西雅圖一年輕的大麻販子被警方逮捕。(Getty Images)

青少年時期開始吸毒

數日後,記者再次聯繫到傑森和他的朋友吉姆(化名),二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吸毒經歷。二人均來自中部省份,都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使用毒品,其揭示的毒品在青少年中泛濫的程度著實另人擔憂。

傑森個頭不高,皮膚白晰,眉毛濃重,穿了一件深色套頭衫,如果不是胳膊上布滿疤痕,看起來就是都市中的一名普通青年。吉姆則有著瘦高的個頭,留著綜黃色的短髮。二人都稱自己是原住民,但從相貌看,應該有部分白人血統。

傑森今年22歲,來溫哥華有兩年左右。他坦承自己沒有固定工作,偶爾打個臨時工,其他時間靠偷竊為生。傑森說可卡因價格很貴,1克要80塊錢,如果染上毒癮,一天就要花掉八、九十塊錢。他說東區的毒販都有分工,有人負責望風,見到員警,即使是便衣,也能識破,立刻通風報信,逃之夭夭。

來自曼尼托巴省的傑森,13歲開始抽食毒品,16歲開始注射毒品。毒品的取得並不難,在街頭或同學家中都可覓得。傑森的兄弟姐妹也吸食毒品,他們認為「吸毒是一件很酷的事」。舉例說,上10年級時,班上有25名同學,有多達20人使用過毒品。傑森說,他自己的體會,吸毒會帶來骨頭酸痛、關節僵硬等副作用,如果停止使用,則渾身難受甚至意識不清。

吉姆今年28歲,來自加拿大中部城市Regina,他也是從小接觸毒品,但對家長瞞天過海,直到20多歲才露出端倪。吉姆說,自己知道吸毒不能被社會接受,目前在等待救助。他每周三從11點到下午2點參加downtown社區法院的戒毒計畫,主要是身體康復課程,包含一頓午餐。談到將來,吉姆說希望自己能完成高中課程,有機會上大學。◇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