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城市魅力│都市裡的「蒙古包」 首爾算命街

?"
首爾大學路上算命先生的「辦公室」。

在韓國,看相算命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上至社會名流,下至普通百姓,在面臨升學、就業、競選、婚喪嫁娶、孩子取名、公司取名等等問題時,許多人習慣性地請算命先生「指點迷津」,應運而生的各類「算命街」、「算命館」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裡,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文 ◎ 文龍    攝影 ◎ 全宇

在首爾鍾路2街、東大門、大學路等繁華路段,每到下午一、兩點開始,會陸陸續續支撐起一個個「蒙古包」,上面用韓文寫著「四柱、奇門遁甲、手相、面相、擇業、擇偶、取名、運程」等等,「算命先生」們就在這些臨時搭建的「蒙古包」裡營業。夜幕降臨時,這些燈火通明的「蒙古包」給首爾這個繁華喧囂的不夜城平添了一份特有的靜謐和神祕。


首爾鍾路區夜幕下的算命街。

在鍾路2街「營業」的柳出秀老人(76歲)說,他從事看相算命這一行已經25年了,每天下午至晚上十點左右是他們的「上班」時間。說著向記者亮出了他的看家「祕笈」——封面用中文標注的《原本土亭祕訣》,他說這是十六世紀朝鮮時代的李之菡編著的算卦書,他就靠這本書為人看相、算卦、取名等等。

由於仁寺洞旅遊區緊靠這些「蒙古包」,漸漸的,這些「蒙古包」也成了外國遊客的觀光景點。日本遊客對算命尤其感興趣,有的「蒙古包」旁邊專門立著一塊「日本語」算命的牌子。柳出秀老人說:「一些外國遊客也會過來算一卦,按照他們個人的生辰八字來給他們算,導遊為他們翻譯。」
 


在首爾鍾路2街算命先生的「蒙古包」。
 

 


在首爾鍾路2街的算命先生為了吸引日本遊客,特意擺上日語算命的牌子。

在首爾「大學路」附近,座落著首爾醫科大學、成均館大學、城信女子大學、漢城大學等多所學術殿堂,一些「算命先生」也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長期在「大學路」周邊擺攤設點,「科學」加「玄學」在此形成了一道奇妙的景觀。

據這裡的算命先生講,來找他們的顧客主要是大學校園裡的知識分子,包括不少中國留學生。懷著年輕人特有的好奇心,學子們希望藉此找到課本裡無法給出的答案。

遍布各地的「哲學館」

印象中的韓國除了教會多以外,遍布各地的恐怕是算命先生開的「哲學館」了。街頭巷尾經常看到一些庭院門前插著紅旗或者佛教的標誌,旁邊掛有「哲學館」的牌子,有的地方也稱為易術院、慈悲院、明理院、占卜之家、四柱名家、風水地理、某某庵等。

相對於那些街頭算命來講,這些「哲學館」裡的算命先生學歷相對較高,收費也貴,一般在路邊「蒙古包」的算卦看相每項收費大約3,000韓元(約2.8美元),在四柱咖啡廳裡算一卦要一萬到一萬五千韓元(約9.2至14美元),在哲學館裡的最低收費大約要三萬到五萬韓元。當遇到「達官貴人」時,給的小費經常會遠遠超過這些標價。

位於首爾永登浦一家「慈悲院」的院長羅順吉(音譯)說:「前幾年來算命的要提前預約,不少『大人物』在選舉期間也會派人送來生辰八字,多的時候每人會送幾百萬(韓元),可是現在經濟不行了。」羅順吉說,近幾年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直接影響到他的「經濟發展」。

算命業何以長盛不衰

一般而言,新年前後、高考前夕、畢業生找工作季節和幾年一度的選舉時節,是算命先生們最忙碌的時候。據估計,韓國從事看相算卦的人有四十五萬到五十五萬人,每年創造的市場規模高達二萬億韓元(約十八億美元)。

「算命」之所以在韓國形成了一項頗具規模的服務產業,主要原因是,韓國政府從來沒有將這一行業視為「迷信」而橫加打壓,「算命一條街」上的蒙古包儘管多數已經很破舊了,也沒有因「影響市容」而遭城管強制取締。算命先生們說,這裡不收稅、無城管,他們甚至不知道「城管」是個什麼東西。

「算命業」在韓國長盛不衰的另一原因是,敬天知命的生活理念滲透到韓國各個階層,在這個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國度裡,儘管人們都有著不同的信仰,但是在尋求未知的答案時,他們共同的行動是去請教算命先生。「算命」已經成為韓國人心中的一種精神寄託,因為他們「信命」。◇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