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典型在夙昔 | 模國紙鈔上的華人肖像 朱梅麟

?"
1998年模國政府發行印有朱梅麟肖像的25盧比紙幣以作紀念。(朱梅麟紀念中心提供)

憑著華人的勤奮與骨子裡永不放棄的性格,朱梅麟爵士創造了其家族的榮耀,更是所有華人的榮耀——他同時擁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爵士的雙重勛銜,肖像被印在非洲東部小島國模里西斯的鈔票及郵票上。

文、攝影 ◎ 戴德蔓


模國政府發行了面值14盧比的朱梅麟肖像紀念郵票。(朱梅麟紀念中心提供)

一張郵票,將「緣分」這條線的兩端,從臺灣接到了南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一個在地圖上得用放大鏡才能找到的島國,但在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的筆下卻是天堂中的天堂,「上帝先創造了模里西斯,再創造了伊甸園」。

郵票上的人物是朱梅麟爵士(Sir Jean Moi Lin Ah-Chuen,1911至1991年)。他與中華民國同年(1911)誕生;和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中山都是廣東客家人;也跟孫中山一樣肖像被印在鈔票上;6月30日他的肖像還被發行了郵票。

他同時擁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爵士的雙重勛銜,如此多的榮譽集一身,朱梅麟在華人中堪稱是第一人。


模國郵政局局長(左二)和執行長(左一)頒發朱梅麟紀念郵票給朱梅麟長子朱長權(右二)、四子朱長淼(右一)。

飛越印度洋,遠道而來參加模國政府特地為他舉行的郵票首日封儀式,一種敬意油然而生。2011年7月9日上午十點,模里西斯的朱梅麟故居,現為朱梅麟爵士紀念中心,在上百位親友、數位駐當地外國官員及當地官員見證下,模國郵政局局長、首席執行長將紀念郵票首日封頒給ABC集團董事長朱梅麟的長子朱長權、常務董事朱梅麟的四子朱長淼。

模國郵政局局長Arnaud Goder致詞時表示,自他有記憶以來,朱梅麟爵士就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小時候就住在附近,每次經過這棟漂亮的白屋子,總是會駐足很久慢慢欣賞並想像屋子裡的擺設。如今能站在這棟屋子裡,頒發政府為朱梅麟爵士特地舉辦的郵票首日封,深感榮幸。


朱梅麟故居現為朱梅麟爵士紀念中心。

中華民國派駐在模里西斯的唯一官員,行政院農委會漁業專員吳維勳說,華人能在異國的鈔票、郵票上被印出發行,真的了不得。朱梅麟爵士對於臺灣與模里西斯關係貢獻非常大,透過他,早期雙方有很密切的關係,2009年朱梅麟爵士紀念中心成立時,馬英九總統也特別致贈墨寶祝賀。

天資加勤奮,成功企業家

朱梅麟,是模里西斯共和國的第二代華裔,他是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出色的政治家,他只有中學畢業,卻是模里西斯獨立建國的重要功臣,更是將中華文化推向當地的重要推手。


以朱梅麟命名的街道。

作為華裔第二代,朱梅麟如何在華人只占3%、財富資源集中在當地幾大家族的逆境中,憑著真誠、熱情與永不放棄的性格,創造了屬於所有華人的驕傲?

時間回到1890年,朱梅麟的父親朱維勳14歲離開祖居中國廣東梅縣,來到印度洋的英國殖民地模里西斯,新來乍到身無分文,憑著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貧困中從小售貨員做起,直到30歲擁有了自己的店鋪。

朱梅麟畢業於中文新華中學,能說流利的中、英、法語,由於大哥早逝,粉碎了他的就學之路,儘管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但責任感驅使他不得不跟著父親學習做生意。天資優異加上勤奮,朱梅麟很快在商場上嶄露頭角。

20歲那年,朱梅麟已經是洲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在中央市場對面創立ABC零售鋪。ABC就是法文「我在中央市場旁」取第一個字母簡寫,當年每到下班或是假日,店內人潮只能用「滿滿滿」來形容,店外,大牌長龍的馬車等著接送購買商品的顧客。

朱梅麟有獨到的生意眼光,他將一間零售鋪發展為ABC集團,領域從陸、海、空、吃的、用的、銀行、證券、保險公司,能想到的大概多少都涉足了。目前ABC集團在模國財富排名第廿二。

醉心藝術,發揚中華文化


1929年8月20日,朱梅麟爵士與侯孟雲女士結為連理。(翻拍/戴德蔓)

當生意漸上軌道後,為了怕朱梅麟娶到混血兒,他的母親特地回到唐山帶回一位嫻靜的梅縣姑娘侯孟雲與他成親。熱愛足球的朱梅麟希望能夠生十一個孩子組成一支足球隊,沒想到這個願望真的實現,他們共育有五子六女,五個兒子目前都在ABC集團,大女兒朱志筠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僑選立法委員、2000年模里西斯派她為駐北京第一任大使。

朱梅麟非常喜歡電影與攝影,他的四子朱長淼說,父親有幾千張親自攝影的照片,住家後院還有個電影播放室,小時候父親每個星期都會播放電影並陪著孩子們觀賞。由於醉心藝術,朱梅麟在大女兒落地後,曾回過梅縣,途經香港看到當時的電影,覺得中國的藝術並不遜於法國,也因此燃起他心中發揚中華文化的火苗。

朱梅麟積極在模國推廣中華文化,提醒著當地華裔在遙遠的異地,別忘了體內流的是炎黃子孫的血,距離再遠,時間再久,也要記得自己是龍的傳人。

目前模國除了英、法語是主要語言,公立中、小學每天以國語教授一個小時的中文課程、興建華人學校、華語電臺,這都是朱梅麟努力的成果,他還申請臺灣農耕隊協助模里西斯農業發展,現在模國市面上看到的農產品很多都得歸功當時臺灣引進的技術與種苗。

雖然生在模里西斯,長在模里西斯,朱梅麟從沒忘了他的祖國。二次大戰時,他領導當地華僑成立中國自衛隊,並被推選為當時的中國抗日後援會會長,號召華僑捐款支持國民政府對抗日本的侵略。

為了幫助模里西斯走出失業潮與過度依賴蔗糖業,1972年朱梅麟邀請臺、港商來模國投資設廠,發展出口外銷,「爸爸從生意到政治之路,為中國人爭取福利,引進臺、港商解決模國失業的煩惱。」朱長淼說,當年工業區一眼望去都是來自臺灣、香港的廠商,可以說對模國的經濟、文化、社會有極大貢獻。

出色政治家,榮耀相隨

從企業家到政治家,朱梅麟的政治之路算是平坦,37歲時受模國任命為官任國會議員,56歲出任地方行政部部長(相當臺灣的內政部長),直到1977年再次參選國會議員敗選前,朱梅麟還當過多個城市的市議員,以及其他要職。敗選帶來的惆悵,朱梅麟並沒有形於色,不過上帝關起一扇門必將開一扇窗,朱梅麟更高的榮耀隨後接踵而至。


朱梅麟(中)到英國接受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左一)冊封爵士。(翻拍/戴德蔓)


教宗保祿二世(右一)接見朱梅麟(中)。(翻拍/戴德蔓)

1980年在模國總理藍姑覽爵士的推薦下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爵士,1991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給爵士銜,同年10月23日逝世,1998年模國政府發行有朱梅麟爵士肖像的25盧比紙幣,2011年6月30日發行朱梅麟紀念郵票。

信神,永不放棄

中國人講「蓋棺論定」,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朱梅麟留下的是什麼樣的精神內涵,在他逝世廿年後,依然讓人如此懷念與感謝?

中國人談到父親,語氣中難免有著畏懼,但朱長淼談到父親語氣有著無限的驕傲,在驕傲的背後可以感受他對父親有著無限的思念,「有志者事竟成是我父親的座右銘。」他眼神凝視遠方說:「人生不能沮喪,要永不放棄,不管碰到什麼事情,上帝一定會讓你過關的,你只是在受考驗。」這些話一直跟隨朱長淼度過所有的難關,他認為這是父親留給他最大的財富。

「父親非常辛勤工作,我們也因他習慣了勤勞,我們總是努力工作,願意幫助別人,希望他人能成功,最重要的是我們都相信神。」朱長淼說,父親告誡他,當面對困境時不能消極一定要積極,遇到不幸的人需要幫助,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幫助別人。

朱長淼表示,「慎終追遠,敬老尊賢」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在父親身上他看到這些內涵的實踐,如今他也追隨父親腳步,在模里西斯積極推廣中華文化。

曾在臺灣輔仁大學任教的梁鳳清教授,也是模里西斯華裔,從小與朱梅麟的孩子一起長大,目前任教於美國Winthrop University,這次特地從紐約趕回來參加這個盛會,她說:「很多人都說偉大,到底偉大該如何描述?」梁鳳清表示,朱爵士從沒說過「不」,他的能力是周全的,不管你是小大老幼,什麼階層都對你很溫和、很照顧、很關心。他的內心有很充足的內涵,有很深很深的自我穩定,很有智慧與領導力。

「他不怕奮鬥,他常說地位是爭取來的,他希望華僑能被看得起,實際上他也真正把華僑的地位帶上了更高一層樓。」梁鳳清說,希望朱爵士的後代可以繼續傳承。

認識朱梅麟的朋友總是說他做人非常柔和,這點模里西斯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黃玉鳳很有感受,她說:「跟他講話非常愉快,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很多,雖然他現在不在了,但我擁有許多與他相處的美好回憶,人生中遇到像這樣的人,他就會永存你心中。」◇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