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非洲的挫敗

中共曾威脅尚比亞,如果薩塔當選,將與尚比亞切斷外交關係。然而,薩塔在9月24日的總統大選中獲勝,似乎顯示中共的威嚇已出現反面結果。圖為首席大法官薩卡拉(左)與薩塔(右)在宣誓成為第五位總統後,高唱國歌。(AFP/Getty Images)
中共向來覬覦非洲豐富的天然資源,過去七年,已經投資近140億美元。然而,在此次尚比亞的總統大選中,持反共立場的薩塔(Michael Sata)在中共的威嚇中依然榮摘勝利果實,似乎顯示中共在非洲的外交攻勢已出現反面效果。
編譯 ◎ 陳邁克
中共對非洲有明顯的野心,這是西方國家皆知的事實。然而,多年來,中共在非洲的經營投資,時有醜聞傳出,為人詬病。最近,尚比亞(Zambia,或譯贊比亞)持反中共立場的總統候選人當選,無疑是中共在非洲外交政策上的一次挫敗。此外,專家也指出,中共一向支持國際上孤立的獨裁者,此舉影響其外交政策,最終甚至損害中國自身的利益。
尚比亞反中共候選人當選總統
美國著名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博客於9月26日發表帕夫吉(Kedar Pavgi)的評論文章〈中共在非洲的一次挫敗〉(A
setback for China in
Africa)。文章指出,中共對非洲的野心,西方國家的決策者一直都心知肚明。過去七年中,中共已經在非洲投資超過140億美元。
尚比亞是非洲最大銅礦生產國,三年多來,經濟大幅成長,平均成長率達6%,中共自然不會忘記在該國投資。
該國總統候選人薩塔(Michael Sata)將中國投資者稱為「害蟲」(infester),呼籲將尚比亞的中國勞工驅逐出境。因此,中共曾威脅該國,如果薩塔當選,將與尚比亞切斷外交關係。然而,薩塔在9月24日的尚比亞總統大選中獲勝,似乎顯示中共的威嚇已出現反面結果。
反中共趨勢的開始?
帕夫吉認為,儘管中共外交部表面上聲稱尊重大選結果,但中共當局私底下一定很擔心。薩塔曾說過,他可能會執行資金控管,以便將外匯盈餘留在尚比亞,也可能控管外匯以阻止中國公司將盈餘匯回中國。
此次大選結果也會殃及中國公司,就好像對他們在尚比亞進行的投資項目投下不信任票。尚比亞當地經常有報導稱,中國公司的工作環境惡劣、時常賄賂官員並損害環境,他們的名聲每況愈下。
儘管薩塔的當選不會阻止中國人投資尚比亞,但它可能代表非洲候選人持反中共立場的政治趨勢的開始。至於其如何進一步影響經濟關係,在未來將可看出。
中共向來支持獨裁者
網上雜誌《外交學者》(The Diplomat)於9月27日發表裴敏欣(Minxin Pei)的評論文章〈中共的獨裁者情結〉(China’s Dictator
Complex)。作者表示,中共基於獨裁者情結,專門支持國際上的獨裁者,包括:辛巴威(Zimbabwe,或譯津巴布韋)的穆加貝(Robert Mugabe)和利比亞的卡扎菲(Muammar
Gaddafi)等人。
裴敏欣指出,即使支持獨裁者會損害中共的利益,它還是選擇與這些被國際社會拋棄的人站在一起。這種意識形態偏見源自於中共的一黨專制制度。該黨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政體對它構成最大的意識形態威脅。儘管中國在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獲益,但中共卻從未放鬆其對民主西方的警戒。
這種信念必然影響中共的外交政策。也就是說,在這種意識形態影響下,中共需要盟友——特別是專制的盟友——來抗衡西方。對中共而言,和獨裁者打交道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中共深切了解如何與不受法治、公民社會和反對黨約束的統治者打交道,它並不擔心這些獨裁者受國際社會排斥,因為這些獨裁者的孤立恰恰使他們更依賴中共。
裴敏欣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鍾情獨裁者對中共並無好處。受孤立的獨裁者或許並不強大,但他們可是難以應付的顧客,也是製造麻煩的人。獨裁政體由於腐敗成風、殘酷壓迫、而且缺乏社會支持,經常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爆發危機,正如阿拉伯之春所展現的那樣。中共希望與獨裁者維持長期關係的想法過於天真,而且忽略了他們一旦倒臺會引起的嚴重負面影響。
裴敏欣說,從現實政治的角度來看,中共過分擔憂新民主國家,例如:印尼和巴西。其實這些國家從專制政體轉型為民主政體,其外交政策有很強的獨立性,並非西方的傀儡。相反地,中國周邊的專制政權,例如:俄羅斯、越南和朝鮮等,反倒對中國的安全構成最嚴重威脅。以俄羅斯來說,普京專制政權曾多次未履行增加其能源輸出中國的承諾,並向越南銷售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和潛艇,使其得以在南海部署以反制中國,並在潛在衝突中發揮作用。
鑑於上述,中共的獨裁者情結將會導致中國與西方民主國家不必要的對抗,不僅浪費寶貴的外交和經濟資源,也損害中國自身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