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不自由 削弱中國競爭力

中共害怕自由的互聯網,想方設法控制人們得以在網頁上接觸的信息。幾個國際受歡迎的網站,包括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及YouTube,在中國完全被封鎖。本圖為中共2002年的一幅官方廣告,鼓勵入口網站監控民眾的電子郵件並向官方舉報。(Getty Images)
《時代雜誌》駐香港記者舒曼(Michael Schuman)近期在博客發文指出,中共嚴格監控互聯網,其實正嚴重傷害中國的生產力、學習力與創新力,將使中國經濟無法持續繁榮。
編譯 ◎ 葉淑貞
《時代雜誌》駐香港記者舒曼(Michael
Schuman)10月26日在博客發表一篇題為〈審查網路,中國經濟能持續繁榮嗎?〉的文章。舒曼認為中共嚴格監控互聯網,會嚴重傷害中國經濟的生產力、學習力、創新力,進而削弱與自由鄰國之間的競爭力。以下是文章摘譯。
不自由的中國網路
對於企業而言,網路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工具;對人們來說,網路也是獲得知識和新聞重要信息的來源。今日世界有兩種網路,第一種是連接世界各地、可以暢行無阻查詢任何信息的網路;第二種就是中國的網路──極權政府害怕自由的互聯網,想方設法控制人們得以在網頁上接觸的信息。幾個國際受歡迎的網站,包括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及YouTube,在中國完全被封鎖。在中國網路上,搜尋某些詞語是不可能的,電子郵件被監控,許多網頁根本無法打開,而登錄有些網站的速度是如此緩慢(如博客),唯有最有耐心或最有意志力的人才會忍受這種等待。
網路不自由 經濟榮景難持續
這種干預的淨效果是挫傷人民的好奇心,而且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不自由的網路下,中國經濟能持續繁榮嗎?依我之見,這不只是人權問題,更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把這個問題看成是單純的生產力問題。互聯網已經變成一個工具,經由這個工具我們可以更快速、有效率、可靠地且即時接觸到信息,否則將耗費好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來找信息。然而,在中國的情況是如何呢?在我訪問過的地方中,無論是亞洲或美國,中國的互聯網是速度最緩慢的,這是因為政府的過濾或是監測的關係。尤其當政府覺得一個敏感事件正在發生,好比是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際,互聯網可以幾近停止的狀態。自由國家的企業家僅需要一秒鐘就可以打開一個網頁,在中國卻需要等待幾秒鐘,有時或許長到一分鐘。把這些損失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年,因此而損失的時間簡直難以計數。在印度或是美國及巴西,這些時間足以讓工作人員撰寫報告、召開會議或設計新的思路;而反觀中國,經理則只能坐在座位上,邊玩著大拇指邊百無聊賴地敲打電腦。在全世界,互聯網大幅提升生產力,但是在中國卻非如此。
網路不自由 創新科技難發展
除了生產力外,還有研究創新的問題。中國工資持續上升,經濟將可能會失去低成本的優勢。所以中國正在努力提升經濟進入高技術產業,鼓勵研究與發展及創新。
但是因為不自由的網路,中國少了信息自由流通的重要工具。如果中國要發展自產自銷、創新且可以全球規模銷售的產業,其企業家、科學家及學生必須學習全球其他地方的趨勢,跟上新趨勢,閱讀新想法,並且瞭解世界各地其他國家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
中國審查網路帶來多少劣勢呢?當然政府可能爭辯說沒有任何的不利。但事實上,印度人及美國人不必面對這個障礙。他們經由網路可以自由接觸到任何想要學習的東西,且自由加入線上的辯論及論壇,印度人及美國人可以把互聯網作為世界的窗戶,做出中國人所無法企及的創意設備。所以,可不要告訴我說這對中國未來的競爭力沒有影響!
國際人士不信任中國網路服務
有人可能說,雖然在中國推特網站被封鎖,但有另一個替代方案,那就是新浪微博。儘管這些本地的網站可以促進中國內部的交流,他們無法幫助中國與世界接軌。而且在中國,人們知道特務正在監控微博網站。如果寫出異議,你將被國家安全機構造訪。出自於對鎮壓的恐懼,人們不敢自由地使用這些網站。
事實上,封鎖互聯網也妨礙中國公司向外拓展。當我看到中國的阿里巴巴可能出價收購雅虎的新聞時,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須關閉我已經使用超過十年的雅虎電子郵件帳戶。為什麼呢?我擔心我個人的安全。雖然,阿里巴巴將會允諾保證其使用者的隱私,但是如果中共機構要求進入我的帳戶,阿里巴巴是否會說不呢?我還真不想知道這個答案呢!在國際的舞台上,所有中國的互聯網都面臨網民相同的不信任。這使得他們幾乎不可能與美國、歐洲,甚至印度或巴西的公司競爭。
北京正以錯誤的方式回應這些挑戰,他們加強互聯網的控制,而不是使互聯網自由化。那不只是對於中國的自由不好,對於它未來的荷包更是不利的。與更開放且更民主的鄰國相比,北京強迫其公民使用中國的萬維網,而不是國際的萬維網,其實是正在傷害自己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