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與西方的「軟實力」戰爭

?"
胡錦濤宣稱中共要防止西方文化的入侵。外界評論,他所提出的「文化戰爭」並非真的衝著美國而來,而只是藉由強調民族主義、孔孟思想、文化復興等它想得到的口號,以維持自己人民的信任。(Getty Images)

2012年元旦,胡錦濤發表一篇談話,宣稱要防止西方文化的入侵,其高舉「文化戰爭」旗幟的姿態,引起國際學者的廣泛討論。

編譯 ◎ 葉淑貞

2012年元旦,中共中央發行的《求是》雜誌,刊登了胡錦濤的講話,宣稱中共要防止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西強我弱』的國際文化和輿論格局尚未根本扭轉。」

對於胡錦濤的這份談話,哈佛大學教授1月17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奈爾(Joseph S. Nye)是西方提出「軟實力」理論第一人,他在文章中論述中國為何缺乏軟實力。奈爾認為,從本質上來講,胡錦濤是說,中國受到西方軟實力的襲擊,所以必須反擊,但所謂「軟實力」是一種經由說服與吸引而產生的能力,並非透過脅迫或賄賂就能造就的。此外,任職於歐亞集團的中國分析師Damien Ma也指出,北京所提出的這場關於「文化戰爭」的言論,表面上是針對美國而來,但實際上根本就是一場關於中國自身的「戰爭」。

「軟實力」是裝不出來的

奈爾指出,過去10年來,中共在經濟與軍事的大幅進展,已經使鄰國感到害怕,紛紛尋求與美國的結盟,以便平衡中共的力量。

中共對外喜歡大規模、高姿態的風格,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及不遵循西方國家人道立場對非洲及拉丁美洲進行援助方案。

2009年,北京宣布投入幾十億美元發展全球性媒體,以與彭博社(Bloomberg)、《時代華納》(Time Warner)和《維亞康姆》(Viacom)競爭。中共在國際宣傳工作上投資了89億美元,包括模仿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新華社24小時新聞頻道。北京希望將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變成CNN和BBC的競爭對手,但其宣傳手法空泛,願意觀賞其節目的國際觀眾很少。

此外,北京也對西方文化進行防衛,它把外國電影限制在每年20部,補助中國公司拍攝文化產品,並限制中國電視節目模仿西方娛樂節目。

儘管砸大錢付出這些努力,收穫卻很少。最近BBC的一份民調顯示,在歐美地區以及印度、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地區的人都對中國有負面的看法。在北京奧運之後,亞洲的一份民調也發現,中共的魅力攻勢已經無效了。

中共並未認識到使用文化及故事創造軟實力並不容易,尤其這些軟實力與中國國內的現實情況並不相符。

在2008年奧運結束不久之後,北京馬上就對西藏、新疆及人權活動者進行鎮壓,這削弱了軟實力的收穫。上海世博會之後,拘捕了藝術家艾未未。在中東革命的餘波之後,現在中共正在封鎖網路及監禁人權律師,再次打擊其軟實力。

軟實力的發展並非是一個零和遊戲。所有的國家都能從汲取不同文化的精華而獲益。中國若要成功發展軟實力,必須發掘民間社會的人才。不幸的是,這一切似乎無法很快實現。

胡錦濤「聲東擊西」

Damien Ma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文章指出,北京所提的文化戰爭表面上針對美國而來,但實際上根本是針對中國的未來。胡錦濤這篇文章在西方文化及中國文化之間畫出了一條尖銳的線,且明白道出兩邊正在進行一場不斷升級的戰爭。

胡錦濤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欲挑起「文化戰爭」,意在對抗西方,或表明中共領導階層將縮緊國內審查及言論。

然而,胡錦濤這篇文章其實是十分政治性的,目標是共產黨本身,而不是像美國這些西方國家。它的目的在於警告黨員及未來的領導者要保持警惕,不只因為這是政治過渡的一年,也由於「和平演變」(peaceful evolution)可能指日可待。的確,對於中共來說,它長期擔憂的不是「砰」的一聲死掉,而是會靜靜地在無關痛癢的嗚咽聲中垮臺。

「和平演變」是中共最怕

美國艾森豪政府時期的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在冷戰期間首次提出「和平演變」的概念,這實際上意味著促進共產主義陣營內和平過渡到自由民主國家的政策。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西方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的武裝侵略、干涉和經濟封鎖,雖然可能對其帶來巨大影響,但很難達成推翻社會主義的目標。因此,西方傾向於在「硬」政策之外,採取一個「軟」的方法。在1953年1月,杜勒斯強調「和平演變」的政策。他指出「社會主義國家被奴役的人應該成為『自由人』,且這是可以不必經由戰爭而實現的,手段應該可以是和平的。」

眼看著阿拉伯之春的蔓延,甚至一直到最近的烏坎事件,中國某些地區很可能將這些發展視為西方所引發之和平演變的表現。這個由西方所發明的武器,隨著大眾媒體的滲透,已經成為強大的潛在核彈。

胡的文章顯示出中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之挑戰。他所提出的「文化戰爭」並非真的衝著美國而來,而只是藉由強調民族主義、孔孟思想、文化復興等它想得到的口號,以維持自己人民的信任。事實上,真正的戰爭是「要如何定義現代中國的靈魂」,而且,一直都是……。◇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