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貪腐觸動港民核心價值
3月3日,5300位港民上街參與「踢走爛攤子,還我真普選」遊行,除了展現對中共「假選舉」的厭惡,也表達全體港民珍視廉潔傳統的核心價值。
文 ◎ 吳雪兒
曾蔭權被揭涉嫌貪汙,可以說是特首選舉揭醜聞的高潮,政黨社民連向廉政公署總部舉報曾蔭權收受多名富商利益。
2月28日,社民連表示,廉署已通知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正式立案調查曾蔭權涉收受利益案件。
5300位港民於3月3日上街參與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踢走爛攤子,還我真普選」遊行,抗議曾蔭權的貪行及醜聞滿天飛的小圈子特首選舉候選人唐英年與梁振英。
遊行當天有不少市民特別為了特首貪腐而走上街頭,有些更是第一次參加遊行。港人痛恨貪腐皆因過去的經歷使然。廉政公署於1974年成立,一直以來透過執法、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打擊貪汙,方令香港蛻變為全球最廉潔的地方之一。
貪腐的黑暗年代
六、七十年代,香港人口快速增加,製造業蓬勃發展,經濟漸次騰飛,社會的資源未能趕及實際需求,這種環境助長了貪汙的歪風。市民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盡早獲取公共服務,都被迫使用「走後門」的方法。當時「茶錢」、「黑錢」、「派鬼」等各種代替賄賂的名堂層出不窮,市民不僅耳熟能詳,甚至無奈接受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時候,在公共服務機構中貪汙情況十分嚴重,如救護人員在接送病人前往醫院前,向病人索取「茶錢」、病人要「打賞」醫院的亞嬸,才可取得開水或便盆、就是連輪候公共房屋、申請入學或各種公共服務,也要賄賂有關官員。貪汙風氣在警隊中更為嚴重。受賄的警務人員更包庇黃、賭、毒等各種非法罪行,社會治安、秩序受到嚴重的威脅。市民雖飽受貪汙的禍害,卻敢怒而不敢言。
1973年,總警司葛柏被發現擁有逾430餘萬港元財富,懷疑是從貪汙得來。律政司要求葛柏在一星期內解釋其財富來源,期間葛柏逃離香港到英國。葛柏潛逃令積聚已久的民怨立即爆發。學生們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集會,抗議和批評政府未能恰當處理貪汙問題,集會獲數以千計的群眾響應。市民又手持寫著「反貪汙、捉葛柏」的橫額到街上示威,要求政府緝拿潛逃的葛柏歸案。
葛柏潛逃後,高級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被任命組織一個調查委員會,調查葛柏潛逃事件。百里渠爵士之後發表了兩次調查報告,在第二份調查報告書內,他說:「有識之士一般認為除非反貪汙部能脫離警方獨立,否則大眾永不會相信政府確實有心撲滅貪汙。」
廉政時代展開
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後來被冊封為勛爵)接納了百里渠報告書的建議。在1973年10月的立法局會議上,宣布成立一個獨立的反貪汙組織。當時,許多社會人士都意識到,政府已開始切實正視貪汙問題,為香港展開了一個廉政年代。
前立法局議員馮智活在上周六出席退黨活動時說,中共的歪風已經南移到香港。他說,雖然所引爆的貪汙行為與北大人相比可能是小兒科,但以香港的標準是不能接受的。他稱讚香港社會仍然很勇敢地說出來社會應有的價值和應該維持的優良特色。
馮智活說,政府是應該被人民授權的,因為從現在的情況可以看到,當一個政府不是被人民授權時,它只是會任意的剝削、愚詐、爭取自己的利益,而非人民的利益。所以政府是需要人民授權的。
特首選舉將至,但並非香港人來選舉特首,只有千多個人可以選舉特首,但實際上也不是千多人來選,因為港人都知道是欽點的:「中共吹雞(吹哨子)說要誰,大部分人就要投票給誰。……所以很難要求他為香港人服務。……兩個特首都看到,第三個我都無眼睇(不願看),更差!」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上周在出席新書宣傳活動時,被問到如何看待黑社會介入香港特首選舉,陳方安生說,這正暴露小圈子選舉的弊病,希望香港盡快實現真正的普選。「這正披露一個小圈子選舉,某些人被欽點,整個選舉過程沒有透明度,當然會出現很多的弊端。我相信我們大家都盼望2017年,能夠真真正正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選舉,讓香港市民能夠運用手中的一票,去選出他們心目中最適合做行政長官的人選。」
港核心價值:廉潔:奉公守法
陳方安生不願評論有關特首曾蔭權貪腐等傳聞。但她表示,廉潔和奉公守法向來是公務員的傳統和核心價值,也都是市民非常珍惜的,作為領導階層人士應以身作則。她亦再次重申對香港未來特首的期望。「無論哪位做行政長官,希望他受到大眾市民的尊重、支持,他能夠以品格、誠信、管治能力和經驗取勝。」
以中共對香港事務的操控來看,廉政公署在調查曾蔭權貪腐事件上,能否真正做到公正無私,仍是港人的關注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