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與中共相像 用戶要小心

臉書已被中共封鎖大約3年。該社交媒體在2月初表示,它正考慮重新進入中國。但其提出的條件可能會面臨強烈的競爭、政治上的干預,商業上成功的機會渺茫。圖為2012年2月2日,香港,一台筆記本電腦顯示臉書的中文網頁。(Getty Images)
專欄作家皮塞克(William Pesek)認為,臉書跟中共獨裁政權很像,既要求用戶放棄權利,同時又侵犯用戶隱私。在臉書準備進入中國市場之際,人們應該多加關注這一點。
編譯 ◎ 陳邁克
《彭博新聞社》於2月22日發表專欄作家皮塞克(William Pesek)充滿諷刺意味的文章〈臉書和中共有很多相同處,簡直可以互相按「讚」〉(Facebook,
China Have Too Much in Common to
'Like')。作者表示,臉書跟中共獨裁政權很像,要求用戶放棄權利,同時又侵犯用戶隱私。在臉書準備進入中國市場之際,人們應該多加關注這一點。
另據《路透社》的分析文章稱,臉書進入中國的成功機會渺茫,因為它受限於中國市場的複雜性,難以與既有的中國社交網站競爭。
試圖進入中國市場?
皮塞克說,臉書(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已名列世界前20幾名的富豪,但他正在成就一項比此更大的功績,亦即躋身網路時代的新霸主──即使他根本尚未與中國這個最多人口的國家和最大的網路市場成為「朋友」。
僅管臉書在中國被禁,但扎克伯格不久必然會對中國按「讚」,因為臉書日前首次公開募股,將會有股東要求其接觸中國13億人口。
扎克伯格在進入中國時肯定會遇到困難。臉書在阿拉伯之春運動中扮演的角色使中共領導人難以入眠。然而,人們應該多關注中共和臉書的共同之處,亦即侵犯隱私權的問題。
臉書與中共相像 侵犯用戶隱私
皮塞克以諷刺的語法表示,中國十幾億人民已習慣於沒有隱私的生活,不介意臉書這種必須公開隱私的社交媒體。
他模仿胡錦濤的口吻說:「扎克伯格先生,我們並沒有很大差異。我們同樣對眾多人口充分施展鐵腕,這些人急著放棄權利的程度,遠超過他們自己所知。」
皮塞克指出,臉書將用戶的隱私當成可以購買、出售和貨幣化的商品,正如中共政權從嚴密監視人民中獲利。中國龐大的低薪工人來自內地,而扎克伯格的廉價勞工就是臉書用戶。
臉書的用戶雖然憤恨臉書利用他們榨取利益的行為,但是他們已投資太多於其中,很難斷然棄絕離去。他們認為,臉書目前的熱門現象,很難一下子消散。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投資人可以不買菸草和石油股票,但要避開中共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專家表示,臉書的管理結構很像獨裁政權,它要求投資人將權利放棄給扎克伯格。扎克伯格目前控有56.9%的投票權,有權任命其繼任者,這是令人擔憂的事實。
扎克伯格在臉書首次公開募股前聲稱,他希望「改變人們與其政府的關係」。但皮塞克質疑,如此粗淺的理想主義能逃過中共的挑戰嗎?臉書本身類似中共的模式正說明這種陳述十分令人懷疑。
成功進入中國的機會渺茫
《路透社》於2月8日發表梅蘭妮‧李(Melanie Lee)的文章〈在中國等著臉書的不只是防火牆〉(More than just Great Firewall
awaits Facebook in China)。作者表示,進入中國市場對臉書而言是一項雄心壯志,但其成功的機會似乎很小。
臉書已被中共封鎖大約3年。該社交媒體在2月初表示,它正考慮重新進入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其提出的條件可能會面臨強烈的競爭、政治上的干預,商業上成功的機會渺茫。
李指出,很少有外國網路公司在中國獲致成功。電子海灣(eBay)、谷歌、亞馬遜(Amazon)、雅虎等著名公司,均無法在快速成長的中國日益受到歡迎。
臉書的動作似乎有點慢。它於2008年才推出中文介面,但在2009年新疆動亂之後被中共封鎖,中共當局聲稱該事件是受社交網站教唆所致。
據中共當局1月份的資料顯示,在中國5億個網路用戶中,幾乎有一半使用社交網站,其中主要的包括人人網和新浪網。後者試圖將用戶眾多的微博轉型為全方位的社交網路。
難與中國社交網站競爭
李認為,如果臉書得以進入中國市場,它也很難與業界現有的公司競爭,因為國內網站早已發展出自己的套裝應用程式、新聞入口、網站貨幣和電子商務選項等。
人人網首席執行長陳一舟表示,中國社交網站的空間比美國還擁擠和競爭,有多個大型和知名公司已在此做長期投資。
他說:「與臉書過去在全球市場的經驗相比,它將進入一個比較競爭的(中國)市場,並面對明顯不同的文化、商業環境和其他特性。」
目前,希望使用臉書和其他被封鎖網站的中國民眾,須使用翻牆軟體避開中共的防火牆,這表示使用它的中國人仍然有限。
中國市場複雜
李表示,臉書或將面對導致很多外國網路公司在中國敗北的相同因素,包括:激烈的國內競爭、險惡的政府管制與官僚、難以適應當地品味等。
而遵循中共的規定也會讓臉書在既有的西方市場付出代價。諸如谷歌和思科(Cisco)之類的公司,因配合中共當局過濾網上內容,遭遇母國的批評聲浪。
中國另一社交網站優士網(Ushi.cn)的首席執行長盧漢森(Dominic Penaloza)指出,臉書逐鹿中原的方式應是組建或收購一當地團隊,授權他們塑造長期適合本土市場的產品,這樣或許還有機會競爭,但不保證勝出。很多外國網路公司在中國投資失敗,是因為這些公司不願意將此類自主權給予當地夥伴。
李指出,推特和YouTube同樣被中共封鎖。中國當地的社交網站必須嚴格審查並刪除中共當局不喜的內容。分析家說,為了獲得中共允許進入中國市場,臉書必須嚴格審查內容。然而,嚴格審查的臉書,對中國用戶而言可能不具有吸引力,因為該公司的賣點是跨越國際和公開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