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業從中國回流

由於中國勞動成本的快速上升,人民幣升值,管理遠程供應鏈的挑戰,困擾著許多外包製造業者之品質控制的問題,以及美國工人的生產力較高。美國製造業從中國回流美國。圖為2012年3月9日,安徽省合肥市,工人正在一條汽車安裝流水線上工作。(AFP)
近年來中國生產環境的改變,使得跨國公司增加許多成本及管理上的艱難挑戰,不少美國製造業者已將生產基地遷回美國本土。預料這股趨勢若持續,將使美國競爭力再度提升。
編譯 ◎ 葉淑貞
中國快速上升的勞動成本、人民幣升值、管理遠程供應鏈的挑戰、品質控制問題,以及美國勞工生產力提升等等因素,促使不少美國製造業把生產基地遷回美國。假如這個趨勢持續下去,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會相當顯著。但這並不代表中國的工廠將關門大吉,中國自己及亞洲的成長需求,預期將維繫中國的部分製造業。
中國生產環境改變 美國製造業回流
加州《沙加緬度勤奮者報》(Sacramento Bee)3月7日報導,總部設在加州羅克林(Rocklin),從事雨水槽(Rain Gutter )相關業務的Gutterglove公司說,它將在3個月內把製造業務從中國轉回南加州。
自2006年開始,Gutterglove在中國設廠製造鋁板及排水系統的零部件。公司去年嘗試在美國招商,令人驚訝的是,幾個南加州公司報價只比中國生產者高了2%而已,於是公司選擇將製造部門遷回加州。
《普羅維登斯日報》(Providence Journal)報導,總部在美國羅德島(Rhode Island)的快速配件公司(Quick
Fitting),也將把製造部門從中國遷回美國。該公司高層職員說,公司華威(Warwick)廠今年將增加200個工作,因為他們正把中國的銅配件製造部門搬遷回來。
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合夥人希爾金(Harold L. Sirkin)與辛塞爾(Michael
Zinser)3月6日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網站的部落格文章指出,中國生產環境已經改變了,這促使不少美國製造業回流。「我們去年十月發表的研究中,保守預測2015年左右,這個『內包』的現象將發生,但看來,回流趨勢現在已經出現了。」
從中國回流美國,有7個產業影響最大:汽車及汽車零件、家電和電氣設備、家具、塑料和橡膠製品、機械、金屬製品、電腦和電子產品。目前美國從中國進口額超過3250餘億美元,其中這7個產業占了將近三分之二。
什麼因素促使美國製造業回流﹖這些因素包括:中國勞動成本的快速上升、人民幣升值、管理遠程供應鏈的挑戰,困擾著許多業者的品質控制問題,以及顯著提升的美國勞工生產力。
這些因素從幾年前開始萌芽,現在已經明顯影響大環境了。家具製造業正搬回北卡羅萊納州,汽車工業的生產正在增加,有許多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OEM)越來越看到美國的優勢。這對於底特律或美國南方工業來說都是好消息。且美國的出口也正在提升,這與美國政府的預測一致──去年白宮的預測目標是在未來5年之內出口增長一倍。
美國製造業復興 有益經濟復甦
假設這個趨勢繼續下去的話,從現在開始到未來10年之間,將帶給美國200萬個、甚至300萬個工作機會,對經濟的影響應該會相當顯著。估計其中60萬到100萬個工作將直接是製造業工作,其他則為建築業、連帶的服務、運輸和零售銷售業等這些部門。這將可能增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達1000億美元,降低美國20%到35%的非石油貿易赤字,且減少失業率達1到1.5個百分點。
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不代表中國的工廠將全部關門或甚至成長會放緩。中國自己內部的成長需求,將帶動更多的工廠設立。而當美國公司思考工廠位置的問題時,在美國建設新廠可以服務美國和西歐市場,在中國的工廠則為中國和亞洲市場製造商品。
不是所有的美國製造業都會回家,預測像服裝、鞋類和紡織品將繼續留在中國。那些工資占總生產成本中等程度,但運輸成本、距離及時間屬關鍵因素的產業會受到最大的影響。
公司會在哪裏投資,只要做一些數學計算就知道了。計算結果告訴我們,美國現在再度變得有競爭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