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釣魚島的前世今生

?"
釣魚島衛星圖

釣魚島的前世今生

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幾百年來都是無人居住的荒島。19世紀末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臺灣及所有島嶼(琉球群島、釣魚島等)全劃給日本,二戰後日本放棄所有島嶼,但1951年日本將琉球(包括釣魚島)交由美國託管,1972年美國又歸還日本。

日本政府的觀點是,中國雖在明朝或更早先發現了釣魚島,但至甲午戰爭開始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三個月前,即1895年1月,認定釣魚島定義為無主地, 認為中國只憑先發現或因地理原因並不可作為擁有主權的充分證據,而將釣魚島納入日本版圖。尖閣諸島包含在根據1951年9月《舊金山和平條約》第三條由美國施政的地區,中國對這一事實從未提出過任何異議,表明當時中國並不視尖閣諸島為臺灣的一部分。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臺灣當局,都是到1970後半期,東海大陸架石油開發的動向浮出水面後,才首次提出尖閣諸島領權問題。

1969年中國出版的福建地圖把釣魚島稱為「尖閣諸島」,似認可釣魚島是日本的。而日本70年代前也沒有重視釣魚島,並未在該島建立任何表明領土歸屬的標樁。

直到1968年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勘察中國東海,附近海域似藏有石油,1969年琉球列島石垣市方在釣魚島上建立了國標;1970年8月31日, 在美國監督下的琉球政府立法院起草了《關於申請尖閣列島領土防衛的決定》。 1971年6月17日,美國與日本簽署沖繩返還協定,1972年5月將釣魚島列島的行政管轄權隨同沖繩管治權一起交還於日本。

1971年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日本在釣魚島行使主權提出抗議。

實際上,中日兩國都是在了解到這些島嶼的周邊海底有可能出產石油的情報後,才開始強調自己的領土所有權。

過去幾十年來,日本右翼團體多次登上釣魚島,設置燈塔、修建神社等。在主權糾紛未決時,日本政府已把一百多名日本人的戶籍遷到了釣魚島。如今釣魚島完全在日本的軍事管制中。每天日本有一兩艘巡視船在釣魚島周邊海域數次巡邏,驅趕中國船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飛機每天還對中國東海油田進行九小時的偵察監視。

而中國則長期按照鄧小平1978年訪日時提出的「擱置主權」的方針,聽任日方所為。儘管中共在口頭上稱釣魚島是中國領土,但從未在實際行動上為保衛主權做出努力。至今民間保釣運動已抗爭了近40年。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