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腳蹤|礦村山城道不盡的故事 茶館燈籠點亮九份風情
層層相疊的山間建築、古老的街道、多雨朦朧的景色……這個看似早已被遺忘的山城,因為過去風光的採礦歷史與特殊的地理環境,成就了今日說不完、道不盡的豐富故事。
文 ◎ 曾允盈 攝影 ◎ 曾漢東
「驚豔水金九!」急駛而過公車的偌大標語,將臺灣百年來的記憶喚醒,新北市的水湳洞、金瓜石、九份一帶,因時光的記憶,充滿情感。如今隨時空變遷,「水金九」同樣遊人如織,然而這座山城早已有所蛻變,別有風味。
建築群漫布山腰
我們驅車來到九份老街,蜿蜒山路,萬家燈火,只是曾經承載八萬人淘金夢的繁華過往,被今日尋找舊時山城風貌的人群取代。我們重返的,是與基隆山遙相對望的山城美景,是坐落在半山腰的階梯式建築,是風華絕代的時光痕跡。而九份之所以風華絕代,正來自於歲月的累積,與舊時的底蘊。
隨著山勢漸高,半山腰的坡地建築盡收眼底,蓊鬱間的點點燈火,萬壑裡的古樸氛圍,是這個小鎮獨有的風景,引人心醉。鑲嵌山間的建築層層相疊,像是藏身鄉間的隱士,卻又嶄露了萬般風情,綴點著九份古鎮,這裡曾是如何寸土寸金哪。山景以外,沿著北海岸金水公路遠眺太平洋,海平面即在眼前。海天相接,視野遼遠,身在九份當有山海相依之感。
基山街 展現過往生活樣態
長長的九份老街擠滿人群,以基山街、豎崎路與輕便路三條道路為主,每一條街各有特色,縱橫貫串起九份的風情,如今更是熱門景點,無論何時都能聚集大量遠道而來的人群。
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曾為全臺消費能力最高的商業區。每一店家至少有二、三十年歷史,屋宇矮窄,緊緊相挨,街寬僅有三、四公尺。我們摩肩擦踵地走在基山街,感染了歡鬧的氣氛。由於昔日採礦全日無休,礦工夜晚聚集,基山街上徹夜燈火通明,因而有「暗街仔」之稱。暗街仔上的市場、銀樓、布莊、西裝店、雜貨店、藝品專賣店,是悠久歷史生活樣態的展現。日據時期曾有的生活方式與過往痕跡,透過此些日常店家可以窺見一二。
我們走在人群間,現場揉製的九份芋圓吸引了目光──將芋頭蒸熟後壓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勻成團,搓揉成長條形,再切成小塊即成。芋圓、地瓜圓咀嚼起來香味四溢,前來九份當一嘗滋味。此外,各種魚丸、芋粿巧、草仔粿亦是九份老街的特色小吃。芋頭混合糯米的芋粿巧,嚼勁十足,可以飽足。基山街更有九份的第一家茶坊、九重町客棧與九份文史工作室,櫛比鱗次的舊式建築,與店內昏黃的燈光,帶來懷舊的印象。
豎崎路 古樸茶館見證歷史
直向的豎崎路貫穿橫向的基山街、輕便路,為特殊的「丰」字道路。豎崎路是九份地區最早的交通要道,全線由石頭砌成,共有三百多個石階。豎崎路因地形緣故,房舍依山勢興築,向上貫穿著九份地區。我們拾階而上,抬頭可望見漫在山腰間的建築群,許多觀景茶館聚集在這條街上,每一間裝潢古樸的茶館,都見證了九份的興衰起落,且各有特色。
日與夜的九份,氛圍不同,各有面貌。白日前往,可感受九份老街的旺盛人氣,並俯瞰北海岸的美麗海景。傍晚昏黃時分,街上的茶館點亮舊式的紅燈籠,紅燈籠在山間蜿蜒擺盪,點點的光亮引領著每一個來訪的遊人,更為山間裡的九份亮起一盞盞可能。歸於寧靜的夜晚,在石階上的茶樓裡,與友相伴,一同品嘗九份的沉靜,亦能偷得浮生半日閒。
熱門的國際觀光景點
「昇平電影院」位於豎崎路與輕便路的交會處,是全臺灣第一座電影院。看電影曾是當地居民最大的休閒活動,可知此地曾如何繁華富裕。隨著行走於豎崎路,遊人可以觀察品味濃厚的人文風景。除昇平戲院,臺陽礦業事務所、彭園、五番坑口等,亦是九份著名的舊時建築。
輕便路得名於「輕便車」,「輕便車」由人力推動,是當時九份地區主要的交通工具。輕便路則是通往五番坑礦坑的輕便車道,當時稱為臺車道,用以加強九份至瑞芳的貨物運輸。臺車道後於1954年拆除,便成為九份地區的重要街道。
幾條道路縱橫交織而成九份街道,景觀特殊,風情萬千,如今是十分熱門的國際觀光景點,香港、日、韓的遊人相繼前來。若不想錯過九份的歷史發展與各處風光,九份遊客中心備有地圖、景點商家、主題旅遊等,提供詳細的導覽資訊。
這個看似早已被遺忘的山城,因為過去風光的採礦歷史與特殊的地理環境,成就了今日說不完、道不盡的豐富故事。古老的街道、緊臨的房舍、多雨朦朧的景色,還有當地特有的礦村風光,更是許多電視電影的取材與發想。如果有空,不妨前往九份,看看她曾經的與現在的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