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危機到底有多嚴重?

一份2007年亞洲開發銀行所發表的報告估計,每年有三億中國人被食源性疾病影響。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攝取有毒素、致病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所污染之食物的而導致的疾病。圖為2010年8月2日,北京,警察查處一家使用「地溝油」做食物的場所。(Getty Images)
2012世界女排總決賽上,中國隊居然輸給了實力遠不及己的國家,教練說明原因在於選手寧可選擇吃素,再次突顯出中國食物安全的嚴重程度。
編譯 ◎ 葉淑貞
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和國際關係學院(Whitehead School of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副教授兼任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黃延中(Yanzhong Huang)撰文闡述中國食品安全危機已達十分嚴重程度,而中國社會道德的淪喪則是其根本原因。
中國奧運選手寧可吃素
身為2008年奧運女排銅牌得主的中國隊,在2012年的世界女排總決賽上,輸給了沒有打入2008年奧運的國家。教練將球隊糟糕的表現歸咎於素食飲食。他說,球員們在近三個星期內未曾攝取任何肉類。其實球員們不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之所以採行素食,是因為擔心被瘦肉精等化學污染的肉類會干擾尿液測試。
這個體育事故說明了人們對於中國食品安全日益上升的關注。20年前,少有中國人會認為食品安全是一個問題,但是今天幾乎所有的人都關心食品是否有摻假。一名復旦大學研究生Wu
Heng創設「丟出窗外」(Throw out of
window)網站,追蹤中國食品安全事故,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惡化。2012年春天,一份針對16個中國主要城市進行的問卷調查中,要求都市居民列出最令人擔憂的安全問題。其中,食品安全名列第一,高達81.8%;其次依序是公共安全(49%)、醫療照顧安全(36.4%)、交通安全(34.3%)及環境安全(20.1%)。
食源性疾病比例高於美國
由於中共政府經常故意掩蓋或淡化跟社會及政治穩定相關的問題,因此很難完全掌握中國食品安全的數據。一份2007年亞洲開發銀行所發表的報告估計,每年有3億中國人被食源性疾病影響,而這是在嬰幼兒奶粉醜聞發生之前的估計。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攝取有毒素、致病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所污染之食物的而導致的疾病。
另一2012年發表於《中國食品衛生》雜誌的研究表明,每年單單因食源性病菌而生病的人就超過9400萬人,導致每年有340萬人住院及超過8500人死亡。相比之下,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估計,食源性細菌、病毒和微生物加在一起,每年只導致4800萬美國人生病,12萬8000個人住院治療,及3000人死亡。
道德底線嚴重落後
黃延中先生認為,這個危機凸顯了中國沒有建立一個市場經濟發展的商業道德守則。在缺乏有效規範及道德限制之下,私人利益往往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
在一個仍然抑制信仰神、且「為人民服務」不再流行,為錢而服務似乎是最有吸引力的選擇。在2011年10月一份針對23萬成年人所進行之全國性線上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答覆者認為,不符合道德標準是中國社會成功的必要條件,而相比之下,美國只有24%的美國金融高官有相同的想法。
正如同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所說的:「這是人毒害人的社會。」說現代社會是一個人人反目的新霍布斯(neo-Hobbesian
)世界的話,可能言過其實。然而,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需要有基本的道德準則,以抑制危險的行為。在一個道德底線嚴重落後的虛假世界裡,社會隨時可能崩潰不是不可能的場景。
中國不安全食品的產品列表不斷擴大。摻雜三聚氰胺的嬰兒奶粉是最有名的,但也有肉品含有被禁止的類固醇鹽酸克倫特羅,與鎘污染的大米,有墨水和石蠟味道的麵條,以螢光漂白劑處理過的香菇以及從街道排水溝回收的食用油等。
政府管制失敗
在大眾越來越不滿的情況下,中共政權制定了《食品安全法》。這個在2009年6月生效的法律,立法的觀點是禁止使用未經批准的添加劑,且也更廣泛地提供了「從農場到餐桌」加強監督的基礎。在2010年,並設立了有十幾位高級官員的國家委員會。今年中央政府要求省級主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然而中國法律實施效率低,在欠缺發達的制度且民間力量軟弱的情況下,落實監管往往取決於行政命令。而且最近幾輪所謂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分散了國家對食品產業的監管能力。
表面上是衛生部負責協調食品安全問題,其他三個政府機構受其委託,分別負責食品生產、流通和使用方面。但這不僅使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和協調複雜化,也提供了官僚推卸責任及推扯的肥沃土壤。
政府管制上的失敗,更凸顯了道德在商業交易上的重要性。傳統中國社會承認人類對財富的渴望,但同時也警告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文化大革命對儒家思想的摧毀及空洞的共產主義,使得信仰變成真空,唯物主義遂於此時迅速趁隙進入填補。
拜金主義盛行
雖然唯物主義在西方也是常見的,但是西方的宗教價值,隨著發展良好的管制架構與法規,幫助定義什麼是企業可接受的。在中國,資本主義已經成為追求財富的代名詞。
這一心一意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正威脅著中國道德的底線。去年10月,一項針對2萬3000個成年人所進行之全國性線上調查中,大約有82%的答覆者同意中國過去十年已經歷了顯著的道德的下滑。超過40%的人把這個歸因於拜金主義。普通公民正試圖把食品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農民只相信他們為自己種植的農產品。許多中國政治人物及法律執行官員,正是造成這種道德下滑風氣的始作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