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的故事|露天博物館 韓國千年古都慶州
從藝術作品到整個村莊,甚至整座山等,慶州的文物規模十分龐大。被指定為國寶的文物個數占據了韓國300個國寶的10%。慶州作為新羅的首都,接受了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唐朝的文化,因此聚集了如此眾多的寶貴文化遺產。
文 ◎ 徐孝彬
韓國共有十個世界文化遺產,首爾和慶州分別集中了三個。其中宗廟、首爾昌德宮和主要分布在首爾的朝鮮王陵是首爾的遺產;石窟庵和佛國寺、慶州歷史遺址地區和良洞村則屬於慶州。
雖然首爾與慶州兩地在韓國皆是具有代表性的觀光旅遊聖地,但是這兩個城市卻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首爾王室宗廟為主 慶州則包羅萬象
首爾是朝鮮時代以來的古都,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地,隨著時代的變遷,宗廟和昌德宮等成為僅存的古代遺址地。
若說首爾是傳統與現代相輝映的大都市,那麼慶州則可說處處是歷史古蹟的一座開放的露天博物館了。慶州因整體傳統遺址得到比較完整的保存,所以整座城市散發著濃烈的古都情調,除了佛國寺和石窟庵以外,其他景點都很集中且多分布在市區,光靠步行就能逛完。這也意味著,如果想看古人的遺物,不用再特別跑去博物館,因為在慶州的路邊看到的都不是現代文明,而是古遺址。
此外,慶州也是與中國文化最發達的唐代進行廣泛交流的發源地,在新羅(935年)滅亡之後,雖然該地沒有成為中心地,但為數相當可觀的新羅古遺物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八層建築高的王陵後面可看到現代住宅,市內處處都是古宅、書院、鄉校、廟和城址。
佛國寺、石窟庵 韓國佛教藝術精髓
佛國寺和石窟庵是韓國現存佛教文化的精髓,也是韓國最早登錄為世界遺產的文物。新羅文化的繁盛期八世紀,與慶州東面的大海相近的吐含山,因其阻擋日本的入侵而被認為是神聖的山,並在吐含山上建有著名的石窟庵,所以去石窟庵觀光需要單獨拿出一天的時間,與慶州其他的旅遊地是分開的。
從石窟庵花崗岩精巧堆積而成的圓形天棚和造像的精美,可以得知新羅時代高超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性。(石窟庵美學研究所提供)
新羅時期佛教在韓國是鼎盛時期,被封為國家宗教。佛國寺是體現宗教性理想的建築形式寺廟,以佛像擺放空間的完美比例和細緻的造型而出名,佛像與菩薩像都雕刻得活靈活現,十分精美。「龕室的建造像是用石頭織出了綢緞」從以前記錄的這句話中就可得知建造石窟庵的新羅人的意圖,用粗糙的花崗岩表現出的慈悲祥和的釋迦牟尼像,體現出新羅時代的藝術之顛。
沒登上南山 不算來過慶州
「沒登上南山就不能說來過慶州」,這句話在韓國廣為流傳,可想而知,慶州南山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
慶州南山溪谷中最大的「茸長谷」,現在寺廟已經消失了,僅留下石塔。(慶州市廳提供)
邊走邊聽解說的考察都市
南山有新羅始祖樸赫居世誕生的羅井,新羅王室的宴會場鮑石亭遺址,在岩石上雕刻了很多佛像的三陵谷,各種遺物和遺址共計超過700多處,是一個文化遺產寶庫。鮑石亭是即使不願遊南山的遊客也必定要去之處,曾享受著從中國唐朝傳來的流觴曲水宴的曲水渠現在依然存在。月城地區是新羅宮殿遺址的集中地,可以遊覽庭院建築的代表雁鴨池(臨海田池)和王宮舊址月城,還可以欣賞到東方歷史最悠久的天文觀測臺——瞻星臺等。
據推測為古代天文臺的觀星臺(國寶第31號),高九米。有紀錄稱為韓國MBC電視臺也曾播放的電視劇《善德女王(在位632~647)》時期建造的。(攝影/全宇)
觀星臺附近的新羅王墳慶州仁旺裡古墳群,與慶州的後山形成一道和諧的風景。(攝影/全宇)
良洞村是慶州遺址中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從15世紀起,建立村莊的月城孫氏和驪江李氏的子孫們至今仍然生活在從祖先那兒繼承下來的房子裡。150多棟貴族家宅中,觀稼亭、香壇等大家宅群,每一棟似乎都反應了房子主人的世界觀,空間構成獨特。
良洞村建在高地處的150多棟貴族家宅和低地處的草房。良洞村是體現朝鮮時代儒教價值觀的村莊布署典型。
這裡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時而能聽到住在這裡進進出出的主人的聲音。訪問前得先敲大門並向大家長問候,有的家院得事先電話預約才可以參觀。
也許是新羅的千年遺址造就了慶州,慶州的大街小巷充滿了傳統的氣息。無論白天黑夜都配有解說員的解說項目。新羅文化院主辦的「新羅月光紀行」,白天由文化遺產解說員介紹大陵苑、瞻星臺、雞林、崔富翁家等慶州歷史遺蹟地區,進行遺址考察。太陽落山後則點燈觀看雁鴨池等處的夜景,或欣賞國樂演出、飲茶等。
慶州飲食 崔富翁家的傳統
品嚐美食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談起慶州具有代表性飲食,話題要拉到朝鮮時代的「慶州崔富翁家」。從朝鮮時代到舊韓末期400年間,12代萬石富翁的崔富翁家留下「方圓百里不能有被餓死的人」、「財產到一萬石以上要回報社會」、「災荒之時不乘人之危買進他人田地」等強調仁義之道的家訓,留給現代人諸多啟示。因此,自古以來崔富翁被稱為「位高則任重」的典範。
慶州校洞的名酒慶州法酒,是慶州校洞崔富翁家世世代代釀造流傳下來的酒。祕方則是手把手相傳並被註冊為文化資產(重要無形文化財第86-3號)。崔氏的子孫在慶州校洞崔氏古宅(重要民俗文化財第27號)生活的同時也釀造酒,脈脈相承的傳統被公認為國家文化遺產。無論是釀製和銷售都只在崔家古宅中進行,因沒有加熱過程和無添加劑,保質期只有一個月,遊客們都是在出國當天才來購買。
在慶州校洞崔氏古宅附近還有一個崔氏古宅最後的萬石富翁崔浚的弟弟崔潤家。目前崔潤的後代在那兒生活的同時,還開設了名為「瑤石宮」的傳統飯店,這家店展示了崔氏富翁家代代相傳的家庭飲食文化。雖然與韓定食的菜單大同小異,但是這裡的泡菜和三種小菜則體現了家族與眾不同的傳統方式,這兒的泡菜與一般的泡菜不同,與白泡菜相似呈現出淡紅色、辣而不鹹是該泡菜的特點。
凜冽冬日裡在古都慶州的品嚐留香美酒,令人流連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