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2012中國移民世界第一 15萬富人寧當「老外」

?"
據《國際移民報告》統計,中國已成為2012年世界最大的海外移民輸出國。圖為「2012上海房地產秋季展示會」現場,一海外機構推出的美國投資移民項目。(新紀元資料室)

中國富人投資國內房地產的熱情已明顯下降,投資移民意願愈來愈強烈,近60%受訪的千萬富翁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而億萬富翁中,約27%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

文 ◎ 楊采華

據《國際移民報告》(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統計,中國已成為2012年世界最大的海外移民輸出國,共有超過15萬名中國居民在這一年取得了外國國籍。

其中,移民美國的人數超過8.7萬人,另外各有大約3萬人分別選擇了移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此項數據報告可謂是中國第一部年度移民報告,由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及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聯合調查。

報告指出,促使中國富裕階層尋求海外身分和居留權的主因是更好的子女教育機會、污染防控和政治環境。


據2012《國際移民報告》指出,促使中國富裕階層尋求海外身分和居留權的主因是更好的子女教育機會、污染防控和政治環境。(Getty Images)

大多數移民選擇英語系國家

大多數移民都選擇了英語系國家。在很多中國人看來,事業成功與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

2013年1月中旬有媒體披露,中國內地現有國際學校338所。其中上海最多,共有91所,其後依次是北京(77所)、深圳(16所)、成都(15所)。這還不包括香港和澳門,香港共有43所國際學校,澳門也有一些。隨著這類學校發展壯大,似乎也為那些打算讓孩子通過學習國際課程,為將來去國外上大學打好基礎的家長提供了更多選擇。

或許該擔心的不是中國移民海外的人數,而是該統計揭示出在經濟上算是成功的人士看待祖國未來以及他們子女前景的角度。

2012年中國的不確定因素和民眾的焦慮感異於往常。對空氣污染和食品安全的擔憂自然是原因之一,但中國人憂慮的廣度和深度已遠遠超出了健康問題的範疇。

為財富尋找更安全可靠的司法體系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富人移民目的地的選擇與投奔個稅低的國家無關。

《財富》雜誌一位博客寫道:常聽久居中國的當地和外國朋友說,除了子女教育以外,很多中國「跑路者」也在為自己的財富尋找更為安全和可靠的司法體系。諷刺的是,其中某些(或大多數)人都是貪官,希望能在醜事爆發出來之前跑路,特別是在新一代中國領導人強調反腐的形勢下。

招商銀行去年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中國有50萬人投資資產超過千萬。千萬富翁投資國內房地產的熱情下降,投資移民意願強烈,近60%接受調研的千萬富翁已經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而億萬富翁中,約27%已經完成了投資移民。

前二波移民潮:偷渡、公費留學期滿不歸

中國的第一波移民潮發生在上世紀70至80年代,那批偷渡去美國的福建人被戲稱為「萬八哥」,意思是當年交給蛇頭的偷渡費用是1萬8000美元。福建非法移民大多採用集體乘船偷渡的方式。歷盡艱辛踏上美國土地的偷渡客雖然人在美國,卻根本無法享受到美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大多數中國非法移民語言不通,加上沒有合法身分,他們的報酬往往低於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緊接著出現的一次移民潮則是國門剛剛開啟不久,中國政府以公費方式送到美國等發達國家學習的人員。這批人在學業期滿以後,部分人以種種理由留在了國外。據資料顯示,這類移居國外的人員超過了送出國外學習人員的一半以上。以探親、打工、讀書等方式移民的現象一直不斷,特別是以到國外讀書名義進行移民的,更是層出不窮。

第三波移民潮:投資移民為主

與前兩次移民有很大不同,新世紀以來上演的這波移民以投資移民為主,這次浪潮開始於中上經濟階層。如果將社會分經濟階層,過去數年,中下階層將餘錢放於銀行帳戶與股市;中等階層則是另外加上投資房地產;而中上階層在資產組合中還有另一個途徑:綠卡或者移民。

據媒體調查顯示,現投資移民群體,年齡結構大多在35至45歲之間,既有眾多從事實業、服務業而發達的企業主,也有靠炒股和投資房產完成財富積累的年輕人,同時還包括一些財產來源不明的政府官員和商業人士。

2010年的中國社科院《全球安全與政治》報告就曾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最大的移民輸出國。目前約有3500萬至4000萬華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數量居世界首位。◇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