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流金歲月|最憶江南年味濃

?"
(Getty Images)

文 ◎ 魏谷

在國外二十多年,前十幾年新年都在國內度過,直到移居北歐不便回國。除了對故土的那份眷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江南過年才更像過年。正月初一穿新衣拜年拿紅包,一幕幕快樂場景,伴著不絕於耳的鞭炮聲浮現腦海。

旅居海外20多年了,兒時江南過年的景象至今鮮明。

剛進入臘月,過年氛圍就漸漸濃了起來。家家戶戶的兒女先後回來了。釀米酒、炒「米胖」、切凍米糖、製年糕、醃雞鴨,家家戶戶忙個不停。父親總會買條特大的魚,接著是買雞買肉醃製;母親便忙著買布料,請裁縫。為了這一年一度的好日子,準備工作早早就進行了。

「送灶神」拉開年節序幕

年根臘月,年味是一日濃似一日。小時候的心目中,過年是從臘月撣塵開始。撣塵就是年終大掃除,一般人家逢單日撣塵,臘月廿三之後到大年夜前都要把室內室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我是家中的老大,幫助父母大掃除當然是逃不掉的。從這天開始,不吉利的話就不能再出口了。

大人們用「送灶神」拉開年節的序幕。江南人家在灶房設灶君神位,人們尊稱「鍋灶老爺」,視一家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每年臘月廿三至廿五祭灶,把灶王爺神像貼到灶王龕中央。上書「東廚司命」、兩邊貼上「上天呈善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黃昏入夜之時,一家人到灶房,點上蠟燭,灶上擺放甜湯圓一類供品,向灶王爺上香跪拜、燒紙、敬酒,感謝灶王爺一年來負責管理家裡的灶火,送灶王爺上天。

臘月廿八至廿九夜就要「謝年」了,堂前掛上祖宗肖像,全家人洗淨手臉,點蠟燭、上香後,分別向天地、灶神、祖宗三跪三拜,一謝天地保佑全家大小,二謝灶神保佑平安,三謝祖宗神靈。江南的年節,除舊迎新的鞭炮從那個時候就響了。謝年時,家家戶戶都要放禮炮,以迎接神的光臨。

三道江南年菜

孩兒們從這時候就能享用美食了,舉行過了鄭重的儀式,我們家用煮豬肉、雞肉的肉湯煮麵,全家人都要吃,喻示長命百歲。

年夜飯的豐盛不在話下,一定要湊足十大碗豐盛佳餚,意寓十全十美,酒是家釀的缸米黃。桌上擺十只碗、十雙筷子。有的人家桌下還放十個火盆,我家沒有火盆,我們幾個孩子還對別人好生羨慕呢。年夜飯前,大人先到大門口敬香燒紙,請天地、灶神、祖宗回家吃年夜飯。隨後關好門,一家人團坐吃年夜飯。為了防止我們說出不吉利的話,大人先用衛生紙給我們揩嘴,叫「揩屁股」,以示童言猶如放屁。

接著,第一口自然要吃青菜,有一年到頭清清潔潔之兆;有粉絲,意寓福長壽長;有年糕,喻示一年高一年;有魚,意寓年年有餘;有糖糕,意味又甜又高興。多數人家還保留一個習俗:每碗飯菜要多盛一些,吃不完剩下,存到明年吃,以示年年吉慶有餘。少數人家也保留禁忌喝湯的習俗,說是過年喝湯,來年出門要被雨淋,落個「落湯雞」。

我家的桌上三樣江南特色菜是少不了的,八寶菜、窩窩頭、大發饅頭。八寶菜也叫「如意菜」,有吉利、發財之意,是用黑木耳、黃豆芽、蘿蔔絲、油豆腐、香乾絲、香菇、冬醃菜、筍乾絲八樣蔬菜炒在一起製成,顏色多、賣相佳、營養豐富,既博了好口彩,又有利於清腸胃、去油膩。這些都是蔬菜做成,吃上去也爽口,下粥或吃飯兩相宜。

窩窩頭做法也特別,用肉末和捏爛的豆腐、蘿蔔、地瓜粉攪拌均勻,用手團成一團團,拳頭大小,蒸透了趁熱吃。看著黑乎乎的一團疙瘩,咬上一口味道就出來了,綿軟可口。在那物質貧乏的歲月裡,它的名字也叫「肉圓」。我至今很喜歡吃,偶爾在中國商店買到地瓜粉,也一定不忘做一點以慰鄉愁。

還有就是熱氣騰騰的饅頭了,發得很鬆軟,但是甜甜的、鬆鬆的,非常好吃。上面還有紅色的印子,也是意味著紅紅火火過大年吧!

守歲迎新年

晚飯過後,就是大家守歲,這個日子就沒法想什麼節約的問題了,家裡所有的燈都要亮起來,名曰:長明燈。意味著來年能光明一片。小孩們可以通宵達旦不睡覺,遺憾的是我小時候從來沒能善始善終守過這一夜,不知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午夜一過,周圍鞭炮齊鳴,此起彼伏,震得夜空格外灼亮,除舊年迎新年。之後馬上接灶神。灶房擺放菜羹、新年飯,換插新燭,上香、燒紙、跪拜,把送走的灶神爺再接回家,保佑新年一家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到十五

正月初一,我通常是在「開門見喜」的鞭炮聲中醒來。摸出枕頭下的壓歲錢,穿戴一新跟著父母依次敬香祭拜祖宗。閤家團聚吃菜羹、年糕、肉粽,一起上墳祭祖,點蠟敬香焚紙,燃放鞭炮,回來時折帶松柏綠枝,以取「常青」之意。

這天是小孩的如意日子,因為最講吉利,父母不責罵孩子。還禁忌吵嘴、忌殺生、忌向人要債。初一為掃帚生日,不能掃地,否則會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初一也不用生米做飯,而是吃年夜飯剩下的飯菜。這樣我也不用幫父母做家事啦。

十五元宵節人稱「過小年」。這一天,各宗族、人家祭祖後,紛紛收下祖宗肖像。晚飯吃完湯圓後,男女老少結伴去觀賞龍燈。過完元宵節,江南的年節才算結束,年味漸漸消失。孩子們便在美好的回憶中等待著下一個新年的到來。

而我,也在這溫馨難忘的記憶中,懷念江南的年味,聊解我化不開的鄉愁。◇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