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末世教宗」預言手稿再獲關注

?"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於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退位當天遭閃電擊中。(AFP)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於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退位當天遭閃電擊中。

古羅馬人藉由觀察飛鳥、隕石和閃電來決定天神宙斯對國事的看法,而一份12 世紀的手稿預言,下一位教宗將是天主教末代教宗,然後審判日將到來。

文 ◎ 海寧

本篤十六世2月11日意外宣布辭職,在幾個小時之後,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的屋頂遭閃電擊中,正如本篤十六世突然辭職一樣,讓人有一種「晴天霹靂」的感覺,也有人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

《今日美國報》引述氣象學家法洛(Jesse Ferrell)的話說,雷電擊中聖伯多祿大教堂的照片應該是真實的,因為它是由專業攝影師所拍攝的,還有影片作為佐證,而且羅馬當天確實有發生雷雨。

「閃電襲擊」在羅馬有長遠而且具有象徵意義的歷史。一名閃電專家表示,古羅馬人藉由觀察飛鳥、隕石和閃電來決定天神宙斯對國事的看法。就閃電而言,他們會觀察閃電發生的地點和方向,作為宙斯神是否同意的象徵。

「教宗預言」記錄最後112位教宗影像

一份12世紀的手稿預言,這位新選出的教宗將是天主教末代教宗,然後審判日將到來。這份叫做「教宗預言」 (Prophecy of thePopes)手稿的真實性能否再次應驗重新受到關注。

「教宗預言」又稱聖馬拉奇(Saint Malachy)預言,據信由12世紀愛爾蘭主教聖馬拉奇撰寫。據傳他曾在1139年到羅馬訪問,看到了關於未來的異象及最後審判之前112位教宗的影像。他把這些異象以及一長串隱晦的短語寫在五頁羊皮紙上,交給當時的教宗依諾增爵二世。

預言裡沒有留下未來教宗的名字,而是描述人物特徵,或是有關國家、臂章、勛章等線索的暗喻。教宗讀了之後密封在教廷檔案館裡。原始手稿就此被人們忘卻,直到1590年被人重新發現。

然而這份手稿在正史中卻沒有任何記載。聖馬拉奇的傳記也沒有提到這個預言。有人認為這個預言是16世紀晚期的偽作,其真實作者是諾查丹瑪斯,假托於聖馬拉奇,以免因預言天主教的毀滅而受到責難。此預言的支持者則表示,即使今人不能確定預言的作者,預言仍然是有效的,理由是該預言曾準確預測多名教宗 的背景和來源。

在「教宗預言」中, 對依諾增爵二世之後下一位教宗的預言是「臺伯河上的城堡」。而塞萊斯廷二世(Celestine II,1143~1144年在位)就出生在臺伯河邊的一座城堡裡。

盧修斯二世(Lucius II,1144~1145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被趕走的敵人」。這位教宗在任期中被趕出羅馬。

葛瑞戈里八世(Gregory VIII,1187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聖羅蘭之劍」。這位教宗的紅衣主教徽上有兩把劍。1187年,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教徒攻陷。葛瑞戈里八世發出教令,籲基督教世界拿起劍來,奪回聖地。

克雷蒙四世(Clement IV,1265~1268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沮喪的龍」。這位教宗在西西里王位爭奪戰中和法王的弟弟查理聯手擊敗來自德意志的曼弗雷德,而曼弗雷德的家徽正是龍。

塞萊斯廷五世(Celestine V,1294年在位)。對他 的預言是「孤獨的生活」。他曾是生活在山中的隱士,在當了幾個月的教宗後辭職又回到了隱居生活。他是有史以來從教宗任上退位的第一人。

保羅四世(Paul IV,1555~1559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彼得的信心」。這位教宗登基前名叫彼得.卡勒( Carafe)。Carefe是信心的意思。

烏爾班八世(Urbain VIII,1623~1644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百合與玫瑰」。他出身的義大利佛羅倫斯教區以百合花為徵。烏爾班八世在其徽章中用了三對採集百合和玫瑰花蜜的蜜蜂。

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re VII,1655~1667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山峰的守門人」。其家徽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山峰。

本篤十五世(Be n e d i c t XV,1914~1922年在位)。對他的預言是「苦難的宗教」。他的任期經歷了西班牙大流感和蘇俄十月革命,致使天主教會不但人丁減少,威信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步入現代,約翰.保羅二世(JohnPaul II)成為預言中的第110位教宗,也就是倒數第三位教宗。對他的預言是「太陽的事工」,又可譯為「日食」。這位教宗的出生日和葬禮日都逢日食,這種事件的機率非常小。

預言中的倒數第二位教宗正是剛剛宣布退位的本篤十六世(BenedictXVI)。對他的預言是「橄欖的榮耀」。德國紅衣大主教拉青格當選後,大家以為預言不靈了,因為拉青格及德國同橄欖毫無瓜葛。然而, 當教廷宣布新教宗選擇「本篤」作為自己的尊號時,人們才恍然大悟:歷史上的本篤修會,又被稱作為「橄欖修會」。

「教宗預言」指出,末代教宗名為羅馬人彼得(Peter the Roman,或譯為羅馬人伯多祿)。天主教會將在他治下走完最後的歷程。在「七山之城」毀滅後,世界末日將要到來,天主將會審判地上的子民。


「教宗預言」指出末代教宗姓名,並說天主教會將在其治下走完最後的歷程。(AFP)

這裡的羅馬,既可以指現代的義大利首都羅馬,更似指當年羅馬帝國的疆域。這似乎預示,新任教宗將來自於歐洲、北非或小亞細亞的環地中海地區。

來自非洲加納的黑人樞機、且被視為開明派的彼得.阿皮亞.圖克森(Peter Appiah Turkson),被問及非洲人當教宗的可能時說:「教會信眾遍全球,對天主教來說,非洲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大洲,但同樣地亞洲也是……就奉行上帝的旨意。」◇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