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反美鬥士」查韋斯去世

?"
查韋斯的生前死後,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但沒有人否認,他是這世界上頗有爭議的獨裁者。(AFP)

自稱「毛澤東追隨者」、以豐富重石油儲量金援鄰邦、執意與美國相迕的「反美鬥士」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病死,委國未來石油政策動向受矚目。

文 ◎ 程木蘭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3月5日去世。59歲的查韋斯1998年首次當選委內瑞拉總統,迄今已連續執政近14年。他自稱「毛澤東追隨者」,靠石油金援拉丁美洲鄰邦而結盟,成為世界知名「反美鬥士」。隨著查韋斯死去,繼任總統是否還會大方金援周邊國家?作為世界最大原油儲備的委內瑞拉,石油政策或許會發生改變,可能催生大規模的石油交易。

「反美鬥士」查韋斯病死

3月5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於當地時間16時25分去世。查維斯自2011年6月在盆腔被查出癌細胞之後,雖然曾多次赴古巴治療,終不敵天命。

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委內瑞拉副總統馬杜羅聲稱,查維斯的癌症是美國和其他國家下毒造成,隨後驅逐兩名美國駐委外交官。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委內瑞拉政府指摘美國參與謀害查韋斯總統是「荒謬的」。

拉丁美洲多位左派聯盟國家領袖紛紛表示哀悼,古巴宣布哀悼三天,巴西總統、玻利維亞總統、厄瓜多總統、阿根廷總統和哥倫比亞總統都紛紛表達,他的去世是拉美「不可彌補的損失」。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則指查維斯是「深切致力於拉美整合」的領袖。

不過,繼任總統會不會像查韋斯一樣大方金援周邊國家,也是這些國家十分關心的議題。

石油當靠山
查韋斯金援反美「革命」

委內瑞拉雖然是個小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儲備,而石油收入也幫助維持了查韋斯的統治。

過去幾年裡,委內瑞拉沒收大多數外資石油公司的資產。自1998年以來,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的石油日產量從300萬桶下降至250萬桶。這家國營公司在查韋斯統治的14年間,一直處於苦苦掙扎的狀態。

IHS劍橋能源研究協會(IHS-CERA)董事長耶金(Daniel Yergin)稱:查韋斯「留下了一個深受揮霍開支、干預、通貨膨脹、資本外逃,以及社會商品奇缺等因素毒害的經濟。」

查韋斯為實施所謂的「革命」,PDVSA成了他的提款機。據路透社報導,2011年這家公司的營收為1250億美元;在這些營收中,包括大約240億美元以資源稅和其他稅收的形式上繳給了國家,300億美元流入了總統用來收買人心的小金庫。自2006年以來,這家公司承擔的債務已上升10倍,達340億美元。

查韋斯每天向古巴運送10萬桶免費石油,按補貼價格向尼加拉瓜供應石油,並以優惠條件對其他加勒比國家出口石油。同時,查韋斯還支持周邊國家的反對派運動。

2002至2003年,PDVSA管理層和工人違背查韋斯時,他解僱了1萬9000人,這對公司造成傷害,也導致了委瑞內拉石油產量的長期下滑。

但查韋斯最大的靠山是中共。過去十年來,中共一直支持查韋斯。委內瑞拉已經以石油--而不是現金的形式──償還中國高達360億美元的貸款。

到2012年9月的時候,PDVSA的財務狀況惡化,以至無力支付服務提供商的貨款,只能打白條!

自稱「毛澤東追隨者」

不可思議的是,查韋斯特別推崇遠在中國的毛澤東,據悉,在其執政後,「讀完了所有已譯成西班牙語的毛澤東著作」。不過,2008年查韋斯訪華,宣稱自己是毛澤東思想追隨者時,中共官員尷尬地強調:「中國同委內瑞拉關係並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也並非針對第三方,因此不會影響委內瑞拉與其他國家(美國)關係。」

查韋斯也被稱為「反美鬥士」。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在與魔鬼鬥爭,魔鬼並不住在地獄,魔鬼就住在華盛頓」。在查韋斯看來,世界上一切不安定的因素都是美國造成的,「資本主義將導致人類的毀滅」,所以美國所反對的,能支持的就一定要支持;美國所支持的,能反對的就一定要反對。

然而,2012年2月,網上傳出查韋斯14歲小女兒羅斯尼斯手捧一把美鈔在炫富的照片後,查韋斯的「反美」形象立即倒塌。與「美帝國主義水火不容」的查韋斯,如何能讓女兒輕易得到大把美元?還在炫耀?與之相對的是,有委內瑞拉民眾抱怨說:「我身邊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一張美鈔,除非我去黑市上買!」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認為,查韋斯反美不過一種政治策略,是演給國內的老百姓看的,其真實目的卻是為了維持個人的統治地位,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以繼續攫取國家財富,享受美國式的生活方式。這與當年時而讚美美國、時而咒罵美國的毛澤東豈不是異曲同工?無疑,查韋斯是深諳毛之反美真昧。

新政權在石油政策上或出現大轉向

在查韋斯統治時,全球石油公司採取了不同策略。埃克森美孚等企業不願屈服於查韋斯的國有化政策,而選擇離開。當埃克森美孚尋求120億美元賠償時,仲裁法官僅下令支付2.55億美元。但同時,中共則與委內瑞拉達成了石油換貸款協定。

在委內瑞拉,最具吸引力的地區是奧里諾科重油帶(Orinoco Belt)。2009年,歐佩克石油組織重新評估了該重油帶,認定委內瑞拉官方石油儲備為2970億桶,這超過了沙特2650億桶的探明儲量。

但是,該國有石油企業長期投資不足、敵視外資公司、腐敗和任人唯親等問題漸漸蠶食了這個國家的石油生產能力,給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卡德納斯(Jose Cardenas)認為,新政權可能在石油政策上出現大轉向。他分析,結果取決於由誰繼任查韋斯。在候選人中,希望最大的是與古巴關係親密的副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以及國民議會主席卡韋略(Diosdado Cabello)。

儘管國際石油公司一直覬覦委內瑞拉巨大的重油儲量,但外資公司被沒收財產的教訓,還是會壓制他們想迅速重返委內瑞拉的衝動。◇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