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4. 壓抑房價 國五條假熱

?"
新政策對於資金雄厚的炒房客來說作用不大,但卻會大大增加一般老百姓的負擔。(Getty Images)

兩會伊始,「新國五條」細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選在3月1日發布,細則中包括對個人售房將徵收20%個稅;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可提高二套房首付;明確房價調控目標;對執行調控政策不力省市約談問責等嚴厲措施。外界分析,細則將令中國樓市受到重大打擊。

3月4日,大陸A股受樓市調控新政影響暴跌,滬指跌3.65%擊穿2300點整數關口,創出近20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也跌逾5%。

大陸民眾紛紛發帖表示,「二手房徵20%個稅讓人傷不起!」除了熱議「新國五條」可能帶來的影響外,還出現了諸多「避稅攻略」。

民間房產保值攻略

攻略一:零增值

「把以前50萬元買的房子過戶給兒子,過戶不走網簽,但標價100萬,兒子轉手賣房,再標價100萬,這樣無增值部分,不交20%個稅。」

攻略二:抵押房產

「買方先把房款給賣方,賣方按房款打欠條給買方,以房產做抵押。然後買方以賣方欠款不還起訴到法院,賣方承認欠款,表示無力償還,願意以房產抵償,最後買方拿著法院判決書去房產中心過戶,不論是否限購,都可以過戶!」

攻略三:離婚換房

「第一步,上家離婚,準備出售的房產歸於上家男;第二步,下家離婚,房產歸於下家男(如果有房產的話);第三步,上家男攜房產和下家女結婚,房產共同擁有;第四步,上家男和下家女離婚,房產歸下家女;第五步,各自復婚!」

新「國五條」掀二手房過戶潮

新「國五條」也引爆民間避稅潮,紛紛搶搭末班車赴房產交易中心趕辦過戶,或到地稅廳辦過戶交稅。

據《旺報》報導,上海浦西臺商聚集最多的閔行區,房產交易中心玻璃大門更遭民眾擠破;另上海交易量最熱絡之一的浦東房交中心,排隊過戶的人潮,更是排到5日凌晨兩點,還是萬頭攢動。

浦東房交中心內,民眾每天即使上午九點到,都要下午甚至晚上才能辦理登記,5日凌晨兩點,還有3000多位民眾在等。一名徐姓民眾硬是不走。他說,只要省下「國五條」20%的房產所得稅,即使要等幾天幾夜,他也值得。

而在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暴漲。據《京華時報》報導,朝陽區辦理房屋過戶的第六稅務所辦稅大廳,工作人員現在最忙時從早七點準時到崗,在中午不休息的情況下,要一直加班到第二天凌晨的兩點多。原來每日只能為200多位納稅人辦理相關業務,現在一天就辦理了596份納稅過戶的手續。

南京離婚人數翻番

據《現代快報》報導,南京市民政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下午五點,全市協議離婚的夫妻達294對,是平時的兩倍,絕大多數人是為了房子。

南京鼓樓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夏主任說,離婚夫妻一對接一對衝過來,「他們非常著急,不停催工作人員快辦手續,還有人一來就坦言,是為了房子離婚的。」單身證明的業務量也已遠遠超過婚姻登記,有人才辦完離婚登記,就要開單身證明,5日一天,南京就開出了1600多張單身證明。

官方中新網發表評論說,這次新國五條看似有點狠,但仔細一分析就可以看出這個狠招並沒有打準房價過快上漲的「七寸」,板子沒有對準在房地產市場中已攫取暴利的大大小小的開發商的屁股,卻對準了個人售房者的屁股。當然對於投機炒房者來說,徵20%的個稅不冤,但一般改善居住條件者就有苦難言了。

姜部長:饒了我吧

房地產調控政策「新國五條」出臺,做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政協駐地賓館露面遭大批媒體圍堵,雙手抱拳求饒記者「不要再問了」的新聞畫面,讓姜部長成為兩會花絮的話題人物,部長避答問題也讓外界產生聯想。

有網民在微博表示:「房地產調控的出臺,對二手房增值部分狂斂20%的重稅,記者追問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姜偉新抱拳求饒,求大家別問了……這麼大的事兒,怎麼可能不問?不解決政府高價賣地,導致房價過高的問題,卻反過來推高二手房購房成本,讓更多人買不起房,不治本倒也罷了,反過來割百姓的肉,這事怎麼可能不問?」

不少分析認為,新政策對於資金雄厚的炒房客來說作用不大,但卻會大大增加一般老百姓的負擔。日前《南方都市報》採訪部分業內人士的意見顯示,多數認為在買房成本提高下,新政策將反而促使房價上漲。

著名財經評論人、企業家朱大鳴在姜部長避答提問的新聞圖片下發微博表示,二手房交易不管自住房還是多套房,「一律交溢價的20%個人所得稅,特別是對僅此一套自住房交易的百姓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如果管理層缺少常識,可以學習與借鑒西方成熟國家的房地產交易規則,對自住房交易是如何區別對待的。」朱大鳴並稱,政府的許多政策法規,包括首付款政策「都是短命政策。」

姜部長在眾媒體追問下的作揖求饒,「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謙遜,是讓民眾高抬貴手放一馬,實際上卻是將民眾的期待,攔在了門外。」直接讓老百姓對政府的誠意和底氣打折扣。從這個角度講,新國五條是個官方不負責的兩會假熱點。◇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