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總司令」出任副市長 臺北都更房價受矚目
「房價已高到不合理,遲早要掉下來。」2008年提出警訊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成了建商與投資客的眼中釘而被冠以「空頭總司令」名號。而今出任臺北副市長,能否一舉解決懸宕多時的「文林苑」都更爭議及協助房價趨向合理,市民拭目以待。
文 ◎ 趙芷菱
臺北市長郝龍斌邀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4月1日起出任副市長職務,希望藉由張金鶚的專業能力,協助臺北市府實行都市更新再造,解決懸宕多時的「文林苑」都更爭議;還有,臺北市房價太高,青年居大不易,需要靠學界的專業,以及市府的執行力,讓房價趨向合理。
自從2008年起張金鶚公開提出:「房價已高到不合理,遲早要掉下來。」的房市泡沫化警訊後,成了建商與投資客的眼中釘,建商就給他冠上了「空頭總司令」的名號。而且他從2010年就開始呼籲,現在是賣房子的好時機!
但張金鶚本人駁斥道,「我對房地產沒有偏見,看多看空不是我的本業,20多年來,我只是告訴大眾我的研究結果。」
臺北市都更新貌 看「文林苑」有解
「文林苑」都更爭議是一項發生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的都市更新爭議,事件始於王家不同意所擁有的兩塊土地和建物,被包含在臺北市政府核定的都市更新範圍內,交由樂揚建設實施興建「文林苑」住宅大樓;是由被強拆戶王家、同意戶、建商、市政府、和各方支持者之間所引發的爭議。
王家要求政府在原址重建家園,並提供相應的賠償。但市府發言人表示,於此無法源依據;再說,建商已將計畫修建的樓盤賣了出去,產權關係已發生變化,很難恢復原狀。觀察人士表示,市府只能夠在權力範圍內為王家遷移他處提供可接受的補償而已。
此案讓許多建商與民眾對市府都更案充滿疑慮,導致多項都更計畫懸宕。張金鶚接任副市長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文林苑都更案,他表示,「臺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房子占了38%,都更案再不做,無法美化市容、造福市民,臺北市會愈來愈衰退,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張金鶚在2012年4月間應郝龍斌之邀,出任「臺北市都市更新顧問小組」召集人,對文林苑都更案推動進程相當了解,他認為應由第三方專業組織協調相關權利人(王家、同意戶、樂揚建設)取得共識,讓這件都更案能早日圓滿完成。
張金鶚在其臉書上曾公開12點都更條例,對比行政院通過版本的修法參考,已獲不少回應,張金鶚表示,「文林苑」爭議倘若任其私法解決,恐怕至少要再拖個十年八年,各方自持立場、抗爭行為不斷,造成社會資源嚴重虛耗。
兩岸「釘子戶」對比
以「文林苑」案,對比大陸拒絕拆遷的「釘子戶」問題;強行拆遷在中國大陸各地已經是見多不怪了;在大陸被強拆的住戶大多是無可奈何,甚至有悲觀絕望的只能以跳樓、自焚來抗議。
略舉一二事例,2012年3月,河南省區委為建設京沙快速路實施非法強制拆遷,採取了恐嚇、威脅、暴力等手段,對「釘子戶」常古生的威脅道:「不同意就強拆,如果你走極端,拆遷人員死了是烈士,而你是犯罪分子。區委領導已經開會給你定了兩條罪,一是妨礙政府拆遷罪(法律上根本沒有這個罪名),二是危害社會安全罪。」
在「釘子戶」據理抗爭時,他們威脅說:「……你要是跑了,就上網全國通緝你,誰要是抓住你就獎勵5000塊錢, 抓住了以後連鄭州都不關你,直接把你關在外地,讓你家人找都找不到你。你的房子已經算好是250多萬,多一分都沒有。」雖然,「釘子戶」期間曾身潑汽油,以自焚方式予以抗爭,但最後,還是遭遇了暴力強拆,「釘子戶」只能偷偷錄下了強拆的場景。
舉另一起事例,2013年1月8日元旦期間,陝西省西安市潘家村再次遭遇政府強拆,最後的30多維權戶被徹底蕩平。有村民抱著煤氣罐站在樓頂上,和強拆人員、警察對峙,準備以死抗爭,現在音訊全無。還有村民因抵制強拆被打傷、拘留。
村民朱先生認為,目前的補償費太低,「無法在合法的基礎上,得到我們合理的補償。」西安市維權人士馬曉明先生一直關注各地的強拆事件,他說,潘家村位於在西安市主城區,離市中心非常近,附近的交通條件很好,「是令開發商和政府非常垂涎的一塊地方。」
曾有幾十個村民同時給馬曉明講過這件事:「有一個拆遷辦的頭目,指使打手進村打村民的時候,當著村民的面公開叫囂,『不用怕,區長說了,潘家村改造,有四個死人名額,你們只管給我上,誰不老實就打,打死、打傷、打殘沒有人追究。』」
不少帖子諷刺中國沒有人權,甚至直指「黨」是黑社會。「中國有人權麼?我都這麼老了,還沒有見過人權長什麼樣兒呢!」「法律也是黨制定的,是為了黨的利益服務的,黨不代表國家,黨的利益不是國家利益,也不代表人民的利益,黨卻成了黑社會……中國人民到底該指望誰呢?」
各國打房出招 張金鶚:奢侈稅有效
近期香港、新加坡與中國為了抑制房價不正常飆漲,新增打房政策,中國實施限購限貸令,香港、新加坡也都施行奢侈稅,且更為嚴格;然而,臺灣卻因奢侈稅即將屆滿兩年,出現了存廢之爭;張金鶚認為,這樣的反彈就是因為奢侈稅有效,從房價調查來看,實價登錄後房價其實有跌,若臺灣沒有奢侈稅,房市炒作將更嚴重。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近半數民眾認為奢侈稅有助平抑房價,並反對廢除奢侈稅。目前各國有許多嚴厲打房政策,如德國規定售屋價大於地區合理房價20%,處以五萬歐元罰款,相當於新臺幣193萬元,若大於合理房價50%,更觸犯《刑法》中的房價暴利,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形之下,臺灣的打房政策顯得輕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