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腳蹤|羅馬,擁有不同靈魂的「永恆之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她有著許多不同的面孔,古代的、現代的、巴洛克的、文藝復興的。威尼斯廣場、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和壁畫、貝爾尼尼的聖天使橋……羅馬的名勝有如天上的繁星,一磚一瓦、一泉一石都帶來不經意的驚喜。
文 ◎ 王穎 攝影 ◎ Sunny
世界上,有些城市是不適合團旅,羅馬就是其中之一。親身遊歷幾世紀前的景物,思緒馳騁在遠古和現實之間,若想細細揣摩而不被導遊或同行人驚擾,就只能自己計畫行程。
而世界上,有些城市總讓人希望能待個一年半載的,羅馬就是其中之一。
古城創建傳說 披上神話彩衣
羅馬人一直認為自己是特洛伊勇將伊尼亞斯(Aeneas)的後代。伊尼亞斯是女神維納斯的兒子、特洛伊國王的女婿。木馬屠城時,他在一片烽火殺戮中帶著父親、兒子逃出。在維納斯的保護下,他們最後抵達意大利,安居在臺伯河畔。
幾個世紀過去了,伊尼亞斯的後代、其中一名國王死後被弟弟阿穆留斯篡位。阿穆留斯為了斷絕王位被奪回的威脅,強迫國王的女兒西爾維亞公主擔任終生不能結婚的聖女。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公主與戰神瑪爾斯(Mars)邂逅,並生下一對雙胞胎羅慕勒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
狠心的阿穆留斯囚禁了公主,將嬰兒丟入臺伯河。裝著嬰兒的籃子順流而下,在草叢擱淺被一隻母狼發現,將籃子銜回狼窩,並用狼乳喂哺。後來被一名牧羊人收養。18年後,孿生兄弟得知身世,率人攻入王宮,殺死篡位的阿穆留斯,奪回王位。羅馬的創建被賦予了很多神話色彩
圖左至右 / 雕塑中的母狼育人傳說。殘留的高大門柱。古羅馬主要由磚和石頭建造而成。
意大利「母狼哺育孿生兄弟」的雕塑與銅像,代表羅馬的圖騰,象徵著羅馬創建的傳說。兄弟倆復仇後在七丘山建造新城,根據神的旨意,哥哥羅慕勒斯建城在帕拉提諾山丘,弟弟雷穆斯則選擇了阿凡提諾山丘。羅慕勒斯根據他的名字,將城起名羅馬,據說那一天是西元前753年4月21日。
海拔只有50米的帕拉提諾山丘,遺留的古蹟多是古羅馬帝國繁榮時期所建,它曾是古羅馬最高權力中心,這裡的帝王們,叱吒歐洲幾世紀。豎立風中的斷壁殘垣,只能從千年流傳的隻言片語中捕捉些許歷史的蹤跡。
羅馬市場:繁華風逝
羅馬市場(Roman Forum)是古羅馬城市的中心,多數建築是以磚和石頭建造。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城被重建時,這裡成了尋找建築材料的熱點,門、柱、雕塑,成噸的大理石被用於建築。如今,殘留的高大門柱和散落各處的精雕細琢的大理石殘塊,向人們訴說這裡曾經的富庶繁華。
以帕拉提諾為中心的古羅馬城市復原圖,可一窺巨大的競技場與劇場、近千座公共和私人浴場、幾千處噴泉、無數的宮室神殿、星羅棋布的廣場和集市……無法想像2000年前如此恢弘的古羅馬,竟在無數的戰爭和破壞中遭到毀滅。
角鬥場、凱旋門、萬神殿
帕拉提諾山腳下龐大的圓形建築就是著名的角鬥場。它曾代表著殘暴和血腥。在角鬥場裡大批奴隸曾被搏鬥至死,基督徒被餵了獅子,戰爭中擄來的婦女遭集體強姦,還有無數的囚犯被公開斬首和閹割。看臺上冷血的觀眾則用大拇指決定角鬥士或生或死的命運。
角鬥場旁是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馬可森提統一羅馬帝國而建造,之後成為羅馬皇帝戰爭獲勝歸來必經之地。凱旋門雄偉大氣,其上雕刻了羅馬帝國重要時期的歷史事件。
古羅馬建築中保留最完整的要數萬神殿。其穹頂是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品,米開朗基羅在這醞釀了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現代的工程師們也一直在探究古羅馬人是如何完成這不可想像的任務。穹頂的直徑達43.3米,高也是43.3米,頂部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是唯一的採光點,陽光射入後,殿內非常明亮。完美的力學原理、獨家發明的混凝土、優秀的工程師,讓這神奇的建築經歷了近2000年歲月的沖刷而屹立不倒。
古羅馬曾有百萬人口,但暴力不斷,從235年到285年的50年間,古羅馬換了20餘位皇帝,均死於暗殺。
表面上是蠻族入侵毀滅了羅馬城,實際是羅馬帝國自己葬送了自己。古神學家聖奧古斯丁《上帝之城》一書中寫道:「從羅馬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僅看到物質崩潰,也看到道德、精神和尊嚴的淪亡。他們心中燃燒的奢慾,比焚毀他們家園的大火更為致命可怕。」
一千年的時間裡,古羅馬文明不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羅馬的魅力漸增,它是一杯舊醅陳釀,時間長了才能品出那極致的滋味。
梵蒂岡:言語乏力的壯觀
羅馬的藝術品中最讓人震撼的是梵蒂岡建築和藝術群。如果不是身臨其境,無法了解它們是多麼壯觀,因為它們超出了人類語言所能描繪的程度。
早晨聖彼得廣場遊人很少,兩個莊嚴巨大的弧狀長廊,四排共284根廊柱向外迤邐排開,突顯廣場氣勢之雄偉。這是貝爾尼尼的傳世傑作。廣場上的方尖碑據說曾見證了尼祿對基督徒的殺戮。
與世界上多數教堂不同,聖彼得大教堂恢宏明亮,有一種耀眼的華麗,似乎能激發出人們所有正的覺受,讓人心情愉快,有神賜的幸福感,恍若在無比美好神的世界中。
深邃的教堂內保留著140座聖徒、殉道者以及天使的雕像,教堂足以容納六萬人。其中最讓人動容的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聖殤》,當時年僅24歲的米開朗基羅用他神奇的手告訴了人們一個歷史上最悲痛的故事之一——耶穌受難。
除了聖彼得大教堂外,梵蒂岡博物院也收藏了眾多絕世之藝術珍寶,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西斯廷小教堂米開朗基羅的壁畫,這幅濕壁畫讓全世界的人在梵蒂岡排起了長龍。小教堂裡大多數參觀者必須站著抬頭看才行,但人們總認為:「應該的。這些東西就是需要仰視。」當年米開朗基羅用難以想像的毅力,身體向後彎曲得像弓一樣在腳手架上作畫四年才完成了《創世紀》,讓參觀者心生無限敬仰。
貝爾尼尼:重建羅馬的奇才
教堂、雕塑和廣場構成了羅馬,「重建羅馬的奇才」——貝爾尼尼。除了聖彼得廣場以及教堂內的華蓋和聖鑾外,他還建造了許多教堂、雕塑和噴泉,而這些地方都成了旅遊熱點。
其中納沃納廣場上的四河噴泉歌頌古老世界的四大河流:尼羅河、恆河、多瑙河與拉普拉塔河。像流水一樣,雕塑也動感十足。
《羅馬假日》中的奧黛麗‧赫本讓西班牙廣場成為浪漫的代名詞。廣場上的臺階堪稱世界上最美麗的臺階,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少男少女。每年夏天,這裡會舉行頂級的時裝秀,臺階用鮮花裝飾,夜晚多彩的燈光將西班牙廣場照射得如夢似幻。
特萊維噴泉:巴洛克的經典
羅馬最賞心悅目的噴泉要數特萊維噴泉。海神神態自若地站在貝殼狀的戰車裡,駿馬奮蹄前奔,隨從吹響螺號。光彩照人的雕塑和浮雕、波光淋漓的流水──尼古拉‧薩爾維把特萊維噴泉設計成了巴洛克的經典。
丟一枚硬幣,可以讓你故地重遊呢。
威尼斯廣場、米開朗基羅的卡比托利歐廣場、貝爾尼尼的聖天使橋……羅馬的名勝有如天上的繁星。一磚一瓦、一泉一石都會帶給人不經意的驚喜。
這裡有著許多不同的面孔,古代的、現代的、巴洛克的、文藝復興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用一天能看完的。羅馬,是一座有著不同靈魂的「永恆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