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留學生德國代購奶粉被遣返 網路聚焦

?"
在德國的一家藥局為了因應來自中國的搶購風,附上標示表示限制一人最多只能拿三瓶奶粉。(AFP)

5月1日,在德國的一名中國女留學生,由於代購奶粉行為遭到當地政府遣返回中國。海外代購,這項被認為易於操作、回報率高的生意,吸引了大批留學生趨之若鶩。而由代購引發的種種問題卻沒有引起留學生群體的足夠重視。

文 ◎ 宗和

5月1日,在德國的一名中國女留學生,由於代購奶粉行為遭到當地政府查處,直接被遣返回中國,不僅荒廢了學業,同時因為觸犯了當地法律而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是繼香港限制奶粉過海關風波後,歐洲地區也爆發了「奶粉限購」等與中國毒奶粉相關的風潮。

BBC報導,海外代購,這項被認為易於操作、投資額低、回報率高的生意,吸引了大批留學生趨之若鶩。而由代購引發的種種問題卻沒有引起留學生群體的足夠重視。

僅以目前銷售最為火爆的奶粉代購為例。最近半年來,留學生和海外華人的代購行為,直接導致英、法、德等西歐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奶粉供應商和零售商,不得不對當地奶粉銷售進行限購,代購留學生和華人也因為擾亂了當地的正常市場秩序而遭到輿論的譴責。

在英國代購會被遣返嗎?

報導說,先來分析這名代購留學生遭到德國政府遣返的原因。首先,作為留學生到海外主要的目的是學習,而代購則被認定為商業經營的一種模式,這本身已經超出了學生簽證所允許的範圍,主要目的為學習的行為範疇。這種情況一旦得到證實,移民部門有權利收回被濫用的簽證。

其次,在多次進行的商業代購過程中,代購者以自用名義,數次買入商品,卻以盈利為目的賣出商品,這樣的行為已經產生了偷逃稅和非法經營的問題,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構成走私,這已屬於刑事犯罪問題,除了可能受到當地法律制裁外,則更有風險被遣返回國。

據英國相關法律人士介紹,在英國讀書的海外留學生,從事代購活動,一旦被移民局查處,雖然移民局會具體個案具體分析,但都將面臨極高的被遣返回國的風險。

「中國人把我們的奶粉買空了!」
網民熱議


對此,居住德國的中國網民說,「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心裡不舒服,也說不出個到底是什麼不舒服,亂亂的。以前逛超市,看到擺奶粉的貨架空空的,我也會覺得心裡怪怪的,做淘寶的為了掙幾個錢都不留後路的。但是,能全怪做淘寶的嗎?!去年,我也幫家裡人買過兩次奶粉寄回去,到今年買不到了,家裡人也表示理解,沒有再要求寄奶粉回去。」

也有說:「自從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醜聞(2008年),中國人喜歡買德國的奶粉,並搶空了我們的貨架。」

「法蘭克福-德國的奶粉告急,憤怒的母親面對超市空空的貨架上!兩大德國著名品牌Milumil和Aptamil甚至很難得到。因為,中國人把我們的奶粉買空了!」

德國美樂寶發言人斯特凡.斯托爾曾表示:「我們不直接銷售給中國客戶,也沒有出口我們產品到中國。相反,我們也想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因此,中國人現在是到各大小超市自行散購奶粉,並郵寄或托帶回中國。」美樂寶總裁朱利.葛蘭說:「我們是專為德國的嬰兒和兒童生產的。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德國父母們的憤怒,我們正在努力加班工作,解決這個非同尋常的情況。」

「中國嬰兒們喝起了德國奶粉,各地貨架鬧饑荒,德國新媽媽們怒火高丈」已經成為在德國的中國網民聚會的首要話題:

「我的女友J的德國老公最積極,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告訴我們。因為如下,德國圖片報上說的,奶粉生產商美樂寶拒絕發放德國奶粉向中國的出口批發權,而蛇有蛇路鼠有鼠招,雕蟲小事難不倒智慧的中國人民,那個貌似無比壯觀的成千上萬居住德國的中國留學生螞蟻大搬家,向中國水陸空運輸奶粉,我的女友J也是一分子。三、四年來,她幾乎每個月都去周圍各個超市掃貨,然後用大紙箱包裝,郵寄給她在中國的新媽媽朋友們。」

「這兩個月好牌子奶粉,果然就脫銷了!」流言蜚語說,「今後德國超市奶粉要限量購買了。哈哈,有用麼,這裡買兩包,一小時後再買兩包,一天照樣是18包。除非他規定購買德國奶粉出示新嬰兒出生證。」

中國留學生的盲點誤區多

BBC報導,德國奶粉代購事件的主人翁,或許從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犯罪,原因是對當地法律法規完全不了解。這一現狀也是很大一部分中國留學生的真實思維寫照。

在海外,留學生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往往成為刑事犯罪的隱患。例如,在英國開車,車險和人險是完全分開的,也就是說駕駛員和車要分別購買保險,缺少哪一項都不能開車上路。

而留學生往往對這個細節並不了解,因而頻頻觸犯相關法律。這種案例多發生在租用車輛或朋友之間的借車行為。在確定了車險完備之後,還必須為駕駛員重新購買保險。如果只給車子購買了保險,臨時駕駛員卻沒有保險,一旦開車上路,就是犯罪。

另外很多留學生認為地方稅(council tax)、各種帳單,能逃就逃,催繳單找上門來仍然置若罔聞;還有一些留學生超速駕駛或違章停車之後,對罰單視而不見。

這些行為看似不是什麼大事情,但在英國都有可能被視為刑事犯罪而遭到起訴,甚至可能影響之後的簽證和永居申請。

英國法制健全,講求誠信,很多同學擔心自己平時的言行失當就會觸犯法律,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了解法律,不走捷徑,不貪便宜。

而一旦遇有緊急狀況,或者自己無法判斷是非的時候,最好求助法律專業人士來幫助解決。另外留學生遇事學會自我保護也很重要,在英國,配合刑事調查的過程中,留學生有權聘請律師,有權要求政府為自己聘請律師,有權要求母語翻譯配合案件調查的全過程。◇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