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已逝,夢已醒」旅居中國17年英商黯然揮別
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曾熱愛中國,在旅居中國17年之後,他表示:再也無法忍受一個沒法治、沒思想自由、食物安全無保障的社會,為了下一代,他已決定舉家搬回英國。
文 ◎ 岳青
「你一定知道這樣一句諺語:生命中什麼都不是必然的,除了死亡和納稅。但我想加上這第三條必然:你永遠無法成為中國人,不論你多麼努力、多麼渴望、多麼自命不凡。」這是馬克.基多中國告別信〈你永遠無法成為中國人〉(You'll
never be Chinese)中的開場。
從中國夢中醒來
近日,旅居中國17年、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Mark Kitto)決然高呼:「我的愛已逝,我的中國之夢已醒(I have fallen out
of love, woken from my China Dream)。」
曾熱愛中國的基多,表示再也無法忍受一個沒法治、沒思想自由、食物安全無保障的社會,更為了下一代,他早前已決定舉家搬回英國家鄉。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距離上海三小時車程的浙江莫干山,基多居住了多年的家中,家具已經搬走,他的妻子則在整理咖啡店的生意。
他向一些前來參觀的遊客展示地方當局正在修建中的寺廟,但那裡根本沒有僧人,「從來中國人只歡迎外國商人,所有事物只為眼前利益。」
基多2012年8月曾在英國《Prospect》雜誌投稿〈你永遠無法成為中國人〉一文透露:今年將會與廣東妻子,帶著兩個分別8歲和10歲的子女回英國。「我也不會很快回來。我已經失去了對它的愛,從我的中國之夢中醒來。」
傳統文化改變為「利己」文化
他哀嘆自己熱愛中國的夢已醒,因為中國人見錢眼開,只追求物質財富,政府只擔心人民是不是控制在其股掌之中。
他說,當代的中國大陸社會見錢眼開,人們只關注錢,以及憑藉錢而獲得的物質財富。在中國,「經濟利益」是一條政治正確的術語。這個國家和她的人民,從平均值來看,比起25年前要富裕得多。由於60年自私自利的社會主義以及30年的計畫生育,傳統家庭文化已經改變為「利己」文化。
而且,拜共產主義60年所賜,在中國文化中如此重要的社會地位,現在被定義為了炫富。汽車、公寓、個人珠寶、服裝、寵物……,一切都必須燦然一新,而且得打上外國名牌的標籤。
拜共產主義60年所賜,中國文化成了炫富文化。汽車、公寓、個人珠寶、服裝、寵物……,一切都必須燦然一新,而且得打上外國名牌的標籤。(Getty Images)
中國越來越有可能在近年內劇變
他認為,中國越來越有可能在未來幾年中因房地產崩潰而引發劇變。劇變的發生將會是突如其來的,如同其他類似的事件。孫中山的1911年革命始於有人意外引爆了炸彈。一些評論人士預測劇變將導致革命,或者國家的分崩離析。這些預測並不是空穴來風。他表示只希望,如果劇變來臨,能夠是和平的。
他在文中多次強調:選擇說再見,更多是源於對當下許多浮躁社會現象的憂慮。「當今中國社會只聚焦於一個方面:金錢以及獲取金錢。」據他講述,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們不問我身體如何,也不問候我的家人,而是問我的生意能掙多少錢,我們車值多少錢,我們的狗是花多少錢買的。」
此外,基多的憂慮還有:「我可以在一個規範的環境下運營我的生意,不會再為了某天我的生意被奪走而擔驚受怕,不用為我的家庭所呼吸到的空氣和傷身體的食物而過分憂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壓倒一切的原因讓我離開中國——我想給我的孩子們像樣的教育。」
中國教育系統「不教書育人」
基多表示,無法容忍子女在一個充滿考試壓力,以及虛假歷史宣傳的教學環境下成長。
在他看來,中國的教育系統「不教書育人,那兒只是一個考試中心。課程被設計為只為了讓孩子們通過考試……他們只培養出兩種人:贏家和輸家。贏家去大學學習『商科』。輸家回家種地,或者去他們父母本不希望他們去的當地工廠。」
中國的教育系統「不教書育人」,學校只是一個考試中心。課程被設計為只為了讓孩子們通過考試。(Getty Images)
「幾乎沒有什麼體育和課外活動。一些運動型的孩子被選拔到特殊的學校,好贏得奧林匹克金牌。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們進入了音樂學院,那些天賦的熱情和快樂在那兒都被慢慢消磨殆盡。(我妻子是後者之一)。」
基多的孩子在中共洗腦教育制度下,上學第一天就被迫看歌頌解放軍的宣傳電影,還得持續接受宣揚共黨精神的「雷鋒」故事。
出於這些關乎未來的擔心,基多和他的中國妻子幾經考慮,最終決定帶著兩個孩子回到英國。
當地政府不斷騷擾他全家
基多透露離華意向後,浙江地方政府深怕他的文章會打擊外國投資,在他去美國期間不斷騷擾他的妻子,甚至在他一周後返家時仍質問他的意圖,結果只是令基多對中國更失望。
基多曾成功打造《That's
Shanghai》系列英語雜誌。但2004年基多的雜誌王國被政府查封,失去價值幾百萬美元的雜誌商標,舉家退隱浙江莫干山,開咖啡店和小旅館。雖然只是小小生意,基多每三年也為繼續經營許可牌照和租約而提心吊膽,不管他付出多少努力,仍活在一個費錢、費時、勞神、不穩定的投資環境中。
今年夏天,基多將會回到英國老家寧靜的郊區安居,「那邊假日較多遊人,平時十分悠閒。」基多打算為當地公司開發市場並翻譯中文書。他表示:大批於2008年奧運期間來華的外國商人,都無法忍受空氣污染、食物和飲水安全問題而撤走,「我不認為中國是能長遠發展事業與定居的地方」。
馬克.基多簡介
曾在白金漢宮侍衛隊任職的英國上尉馬克.基多(Mark Kitto),在倫敦念大學就是中文本科,1986年到北京進修,之後曾經在中國經商,最近16年完全在中國生活,娶妻生子。他在中國的老外圈子裡小有名氣,曾在北京、上海、廣州發行《That's
Beijing》、《That's Shanghai》、《That's
Guangzhou》等英文雜誌,但被當局查封。2009年,他還寫了一本名為《中國杜鵑》(China Cuckoo)的書,美國版名為《追逐中國》(Chasing
China),深情講述他對中國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