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網路戰 誰高誰低?
斯諾登說美國偷了中國多少多少簡訊,其實那些簡訊裡可能大多都是黃段子和紅段子,有啥用?當然,什麼東西都是情報,至少反映民情。可是,相比中共偷的東西而言,價值可謂天壤之別。
文 ◎ 司馬泰
中美網路戰,誰高誰低?技術上來說,在尖端方面當然美國技高一籌(比如用隔山打牛的方式傳遞病毒,據說正在研發中),但是,大規模集團軍作戰,中共的實戰經驗應該更豐富,當然美國也沒有閒著。最近幾年美國媒體報導了很多中共駭客(黑客)攻擊導致美國機構中招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共在網路戰中占有優勢,美國人哇哇叫,是因為他們被中共偷去的都是值錢的東西,如中共夢寐以求的航母戰機的發動機技術等,而美國駭客從中共那裡偷來的,大多是些沒用的,如有關「三個代表」的黃段子之類的。畢竟中共沒有什麼獨家的先進的東西值得偷。
網路駭客從電腦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但都是個人愛好或者惡意而為。政府參與大規模駭客攻擊而且持續多年,這方面應該是中共開的頭。
一、中共方面
據知情人介紹,中共的網路駭客行為主要是從1999年鎮壓法輪功以後開始的。因為美國的網路正迅猛發展,而中共在這方面還很滯後,而法輪功當時在網路上擁有廣泛的陣地。中共人民大學有個課題組,專門研究法輪功的網路戰,認為中共輸了第一回合。接著,中共對法輪功的封網、過濾日益加劇,而中共政府的駭客攻擊正式成為打擊法輪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持續的行為中,逐漸地,中共對「網路戰爭」有了比較清楚的輪廓。
在外界只關注其防火牆、金盾工程的時候,中共的網路部隊開始成形。中共的常規網路駭客對象當然是法輪功、人權活動人士和藏人等其他組織。
不過後來,中共發現了網路駭客的許多用途而動力大增:可以從軍事角度攻擊美國的網路系統,包括電網、金融等,顯然,中共的認識很快上升到了一定的戰略高度,因為常規戰爭中美差距很大,而「網路戰爭」中美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先跑,誰就有優勢。中共的「藍軍」(網路部隊)由此成立,開啟國家戰略行為的網路駭客時代。
這時候中共還發現了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這個餡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那就是利用駭客盜取美國各大公司的工業機密、知識產權。這為原本抽象的、著眼於未來的、甚至費力不討好的網路戰爭,注入了現實的、經濟的、戰略的、無以倫比的巨大動力,一發而不可收拾,為縮短中美科技差距找到了一條從來沒敢夢想過的捷徑。
這些年中共政府主導的集團軍駭客作戰愈演愈烈,與中共把盜取知識產權當作基本國策有關。太空船、航空母艦、通訊技術等方面,中共都有著迫切燃眉之急的技術難題。過去面對相差數十年的中美科技鴻溝,中共原本很消極,駭客盜竊知識產權這一新戰場的開闢,為中共注入了更多自信的活力。當然,另一種盜取技術成果的渠道,就是發動群眾戰爭,讓海外的許多從事高科技、敏感技術的華人為中共直接偷取技術,換取金錢。中共這幾年在太空和航母等關鍵領域的突破性發展,與採用這兩種手段盜竊美國高科技無不有關。
二、美國方面
美國軍方一直有獨立的網路系統,與公眾網路public Internet隔開的,叫SIPRNET(Secret Internet Protocol router
Network),情報系統有更高級的JWICS(Joint Worldwide Intellige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系統,國務院傳輸機密文件也用這些系統。所以,就軍方而言,遭到駭客攻擊的可能性很小,應該還沒聽說過(就算有,大概也不會承認)。洩密的都是內鬼,如維基解密(Wikileaks)的曼寧(Manning),這一次的斯諾登(Snowden)。
美國對「網路戰」的認識還是很早的,在打伊拉克之前,2002年布希(Bush)總統就要求軍方研究用網路攻擊癱瘓地方重要基礎設施,當時,媒體還炒作了一通。不過畢竟美國人還是迷信飛機大砲,幾個月之後,伊戰開打。
真正觸動美國人再一次反思「網路戰」的是來自中共不斷的挑釁,特別是竊取軍事和工業機密。大概在2008年,據稱中共駭了一個DOD承包商,把有關F-35的東西偷走了。美國人夢醒時分到了。2009年人們在媒體上看到了DHS(國土安全部)計劃招募1000名網路安全專家的報導,同時,國安局(NSA)也在策劃網路部隊。在2010年10月1日,美軍網路司令部(Cyber
Command)正式成立,也叫「第二軍」,負責人就是NSA的總裁,總部在維吉尼亞州的Fort Belvior。從分工上講,美軍網路司令部負責軍方,DHS負責民用;是從技術水平來看,DHS很難招募到高手,當時媒體報導招募工作進展比較慢,人才比較缺乏,而NSA動手比較早,應該是網羅了不少技術精英。
三、中美對比
從2009年到現在,中共網路攻擊的規模越來越大,範圍也幾乎遍及各個領域。從攻擊法輪功學員、異議人士到國會議員,再到偷取知識產權,幾乎可以說是在發動一場對美國的網路戰。偷的任何東西,對中共不是有政治意義,就是有經濟意義,甚至戰略意義。所以,一偷而不可收拾,想停都停不下來。
技術上來說,美國也可以攻擊中國,但是,偷的東西並不是很給力。中共政治局的祕密會議不會放在網路上。中共的核心技術等領域,數位化、上網的程度也不如美國高。所以,美國偷的東西,價值不大。說句笑話,斯諾登說美國偷了中國多少多少簡訊,其實那些簡訊裡可能大多都是黃段子和紅段子,有啥用?當然,什麼東西都是情報,至少反映民情。可是,相比中共偷的東西而言,價值可謂天壤之別。
說到美國的尖端技術,美國和以色列曾用電腦病毒癱瘓伊朗的封閉的核設施系統(這次攻擊稱作「Olympic
Games」),不過還是通過收買內部的一個人,把一個隨身碟插入了電腦系統才讓病毒發作的,目前美國還在研究通過電磁場無接觸傳染病毒、利用無線電頻率植入數據等。概括地說,技術上美國遙遙領先中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