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GDP將降至3% 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大
中國過度依賴投資和債務,「低消費高投資」的經濟增長是一龐大騙局,使中國經濟面臨崩潰。
北京希望重新平衡,增加消費來驅動經濟。有分析指出GDP下滑的風險不容忽視,但也有分析說中國經濟放緩對於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將是好事。
文 ◎ 秦雨霏
巴克萊經濟學家近日檢視稱,如果中國增長在未來三年裡下跌到3%,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將發生什麼情形?他們認為,銅價將劇跌超過60%,鋅價下跌50%,油價下跌到70美元一桶。而他們不是唯一的預測中國經濟增長急劇下滑的人。
野村證券估計,有三分之一的機會2014年底之前中國經濟急劇下滑;法國興業銀行則認為,今年的增長低於6%的風險不容忽視。但是也有分析指出,中國經濟放緩對於全世界和中國人民將是好事。
CNN:中國故事發生嚴重惡化轉折
CNN
7月29日報導說,在經過許多年對中國快速增長的沉醉以及這個國家似乎不可避免的成為經濟大國之後,中國故事發生了一個嚴重的惡化性轉折。中國經濟現在似乎將要崩潰,並且它可能也將帶動世界沉沒。
中國經濟模式一直嚴重依賴於投資和債務。在經過許多年的大幅增長之後,不出乎意外,中國基礎設施的支出和製造業產能在放緩。
同時,隨著借貸的資金流入超過可以有效利用的高速公路、機場、煉鋼廠、造船廠、高速鐵路和公寓以及辦公大樓,債務水平飆升。
早在2006年幾名經濟學家就預測,中國將面臨一個嚴重的債務問題。到2010年,即使對中國最興奮的人也明顯看到這個問題在發生。
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債務危機的風險,中共必須停止支出。北京現在希望重新平衡經濟,遠離過度依賴投資和債務,增加消費的角色來驅動經濟。但是除非放緩增長速度,否則這個將無法發生。
增長速度將低於3~4%
CNN報導說,因此下一步將發生什麼?可能在未來幾年,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將繼續下滑,隨著這個國家聚焦於刺激消費。如果經濟重新平衡得到很好的管理,習近平政府期間的增長速度不太可能超過3~4%。
這種放緩的增長速度對中國將是一個災難嗎?當然,它將與30年來10%的增長大為不同。這種低得多的增長速度將製造高失業和巨大的經濟混亂?一些人擔憂這樣的情形。
北京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中國的增長一直是大型企業,國家和權貴富有精英的福音。中共政府需要做的是重新調整經濟增長使家庭平均收入可以增加,消費者有更多的錢支出。這將不是容易的事。
預測增長更大放緩硬著陸風險大
彭博社7月29日報導說,中共總理李克強努力遏制史無前例的信貸熱潮,避免房價泡沫和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令中國放緩的風險加深並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負重。
隨著增長已經走向23年來最低點,一個硬著陸將重創商品市場,損害礦產出口國比如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非,以及礦產公司比如必和必拓、力拓。
巴克萊分析家Sudakshina Unnikrishnan和常健在7月5日的報告中概述了增長風險的情形,指出工業產出放緩,由於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積累導致金融壓力增加。
雖然巴克萊說,未來三年某個時間點季度增長將短暫下跌到3%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是它對於今年增長的基線預測是7.4%。
野村證券對於2014年的基線預測是6.9%。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說,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在2014年第四季度之前GDP將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到5%以下。
最近的經濟數據暗示,放緩在繼續,給是否政府將達到它的年度增長目標投下疑雲。出口6月份同比下降3.1%,這是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工業產出的增長比預期緩慢。
「中國是一隻灰天鵝,而不是黑天鵝。因為硬著陸將不是完全出乎預料的,可能早晚將有一個大衰退。」位於悉尼的穆迪經濟學家Alaistair
Chan說,「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商品出口商短期內將不會好看。」(註:黑天鵝指的是低概率事件。)
CNN: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有益
CNN報導說,至於世界其它地方,沒有理由對於中國經濟放緩感到驚慌。不同於一般的認識,中國不是全球增長引擎,它只是全球增長最大的運算成分。驅動全球增長的是需求。中國,有很大的貿易順差,並不向世界提供淨需求。
換句話說,對於世界來說重要的不是中國增長有多快,而是它跟世界夥伴之間的貿易演變。如果中國以一個有序的方式重新平衡,它對製造產品和服務的進口應該比出口上升得更快。這將對世界是有益的。
而且,全世界在出口方面輸給中國的製造業將受益。當中國人的工資上漲,以便他們有更多錢在國內購買商品和服務,這意味著其它發展中國家將有機會競爭出口,如果他們提供較低的勞工工資。
在管理巨大的經濟方面,無疑北京的前方有一條漫長的路,但是對於中國增長放緩,迄今應該沒有什麼令人驚訝或出乎意外的事情。它將可能有利於中國人民和全球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