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北戴河會議兩個重點

根據各種資訊來看,今年北戴河會議主要兩個內容,一個是薄熙來案,一個是為秋季召開的18屆三中全會做準備,其中最主要的是經濟改革的內容。在前鐵道部長劉志軍判處死緩以後,薄熙來保住一條命已經成為定局;如果連劉志軍都要保,怎麼可能不保薄熙來?因為薄熙來是「紅色血統」。在大幅減少劉志軍貪污款項以後,對薄熙來也如法炮製,而且減得更多。然而這點做得很蠢,那就是只計算他在東北期間的貪污與受賄,到北京出任商務部長,與到重慶出任市委書記的封疆大吏以後,他反而變得清廉了,一毛不貪?

薄熙來撈得最多的其實是重慶「唱紅打黑」中的「打黑」,大批民企老闆被當黑幫沒收財產,少說有千百億,難道全部繳公,沒有到自己手裡?當局沒有追究,想來因為這種以革命名義的搶劫是革命傳統。從紅軍「打土豪,分田地」、「打土豪,分浮財」,以及1966年開始的文革「抄家」,就是革命名義下的打劫。如果追究薄熙來,那麼還要追究毛澤東與包括薄熙來在內的文革紅衛兵嗎?

至於經濟改革,應該說,現任總理李克強比前任的溫家寶務實。喜歡作秀的溫家寶,在經濟工作中自然也難逃浮誇,具體就是泡沫的出現。李克強要承擔這個泡沫,並且來處理這個泡沫。

擠破泡沫不容易,因為要推翻並且糾正前任的政策;但是更大的困難,在於李是科班出身,而且信奉自由經濟,自然要改革目前中國的權貴經濟,這就是要犧牲特權集團的某些利益,等於要這些人的命。李克強有沒有這樣的膽子,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得罪太子黨的利益,就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了,因此有人說,「李克強經濟學」成敗的關鍵還在於「習近平政治學」。

兩會以後,中國的外貿數字就出現真假之爭,似乎體現李克強務實的一面。6月初,中國出現錢荒,波及全球經濟。錢荒的內幕至今沒有披露,估計主要三個原因:一,對中國的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二,擠壓泡沫經濟;三,推行金融改革的預演。這時的李克強,似乎對GDP數字的下調也不在乎,因為這是收緊信貸的必然結果。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錢荒的最大受害者是權貴集團,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因為他們借貸容易,便於大事投資與投機炒作,不但利息低負擔也低,更是貪污腐敗的溫床。因此錢荒鬧了一陣,銀行又放寬信貸,接著房市再度活蹦亂跳,李克強也為經濟增長制定7%的「穩增長」。

可是國內外的專家,都在警告12兆以上的地方債務將給中國帶來泡沫,中國將出現許多像美國底特律那樣的破產城市,直接受影響的是中國的國有銀行了。會不會帶來金融危機,且看三中全會如何定奪了。

看來,這次北戴河會議將決定習李體制的未來命運了。(轉自自由亞洲電臺)X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