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逼政 能促成中國網路自由嗎?
要想改變中國的網路封鎖狀況,美國應把重點放在為美國在中國商貿活動爭取安全的網路環境,讓中國人民可以搭上順風車,逐漸擴大影響面,從而帶動整個網路的自由。
編譯 _ 李清怡
美國人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認為,幫助中國實現網路自由,應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先以實現美商公司網路自由為目標,從點打成面,從而最終帶動整個互聯網自由。羅賓遜是一家諮詢公司的負責人,也是調查報告「附屬自由」(Collateral Freedom)的作者之一,該報告介紹了中國網路用戶規避網路審查的情況。
封閉的中國網路
令美國商業利益受損
中國網路正在成為一個圍著高牆的花園——一個被嚴格控制而失去人性的社會,一個從全球網路環境中剝離出來的社會。在這裡,政府不喜歡的信息都會消失、公眾的評論受到密探的監控、最大的網站服務器上安裝著審查和監控程序。
對於美國來說,這套系統很糟糕,不只是因為它與美國的價值觀相反,以及對中國政治自由的阻礙,同時也是因為它傷害了美國的商業利益,因為中國網民無法登錄美國的網路服務器,諸如臉書和推特,然而,更大的問題在於:每一個在華的美國公司都需要有一個安全的、快速的、可信任的網路環境,但是中共的審查系統使這些網路通道充滿風險。
美國開發的翻牆軟體成效有限
中共國家防火牆的網路審查系統,使中國大陸用戶無法接觸到大部分的世界網路,同時把中國用戶導向有審查系統的國內網站。
在全球「網路自由」議題下,美國投資網路自由計畫,開發了特殊軟體工具幫助中國異議人士、新聞工作者,以及那些重視個人隱私的人翻牆。這些重點鎖定在人權、高風險用戶以及客製化軟體的策略在一些國家是有效的,但是對於中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需要有更廣闊的眼界。
現有的美國網路工具主要是提供高風險用戶所需的保護軟件,其保護能力遠高於一些主流電腦工具。但是這種匕首藏在袍子下的自衛方式的確是太慢了,而且這些工具每次升級後,北京的審查大軍也會做出相應的應對方法。
同時,美國忽略了一個更大的中國網路用戶群。大多數中國公民使用網路是為了個人需求,比如,中國大學生就需要一個不受限制的網路環境。
美國應將談判重點
放在商貿網路自由
要想改變中國的網路封鎖狀況,美國的決策者們應把重點放在保護美國在華的商貿活動上。一個允許自由和個人交流的網路環境不僅對中國用戶(異議人士或是其他人)很重要,對美國商業人士也同樣重要。
每一家在中國運作的海外公司都需要與本國公司進行安全、迅速、可信任、無審查的網路聯繫。每天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網路信息連接工具在突破「防火牆」,包括虛擬專用網(VPN)的連接,以及雲端商務服務的加密連接,如存放公司文件的安全網站。正是越來越多這些類型的網路連接,提供了中國用戶自由網路的最佳選擇。
中國的網路審查部門只能看到有用戶登錄了VPN或是雲端服務器,但是看不到具體所要訪問的網站。他們可以隨時攔阻所有這樣的連接,但是他們寧可不這樣做,因為要阻止所有加密流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公司用戶),所附帶的經濟成本實在太高。
相反,中共當局採取了一種折中方案,間續性的降低這種連接,但是總體上允許它們通過。然而,由於防火牆的存在,美國公司蒙受重大成本消耗和挫敗。據近期一項對在華美國公司高管人員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人表示:網路審查傷害了他們公司在中國運作的能力,但這些公司的網路狀況已經比普通中國公民好很多了。
中國用戶已經懂得利用商業平臺
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在利用這種趨勢,使用最初為了商業用途而設計的平臺,在商業信息交換的掩護下進行活動。有64%的問卷回覆者就是依賴此類平臺。僅就使用量最大的工具GoAgent而言,該系統原本是為軟體開發者專用,但是GoAgent使任何一個中國網路用戶都可將其作為個人代理服務器使用,從而能夠登錄被屏蔽的網站、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
中共政府的反應則是試圖將公司用戶與個人用戶分離,比如去年末出臺一個新法令,要求提供「網站訪問服務」(包括VPNs)的公司,收集每個註冊用戶的真實姓名。據說美國大使館在幕後支持美國公司拒絕配合任何此類要求。
如果華盛頓能夠將焦點放在保護美國公司獲得迅速、可靠、安全的網路環境的合法利益上,最終也一定能夠使更多的中國用戶共享這樣的網路渠道。
美國對中談判應聚焦兩點訴求
中共當然清楚一點:若想實現經濟增長,一定得為外國公司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
美國應提醒中國,確保可靠的網路是關鍵之一。
自從防火牆阻止美國網路公司谷哥直接向中國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後,華盛頓曾就此向中共政府提出指責,表示中國作為世貿成員承諾保證自由貿易,但是,中國的網路審查制度卻與此承諾不相符,是非法的貿易壁壘。
第二個要素就是,這種商業用途的網路自由應當特別強調在中國從事貿易活動的小型美國公司之需求。一個總部設在上海的五百強公司,可以投資建立自己的專線互聯網通道,直達香港。
如果美國可以突破中共防火牆,確保一個迅速、可靠、安全的網路信息交換,那麼中國用戶一定會聰明的搭上這班順風車。
最終,一個更為自由的網路將拉近中國與世界的距離,也將為中國的政改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對於許多專制政權下的異議人士和弱勢群體來說,美國網路自由計畫意義重大,應該堅持下去;而透過商業用途擴大網路自由的方式,也不失為極具可行性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