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內部分歧大 城鎮化規劃恐難產

?"
地方政府狂建新區,致使空蕩蕩的「鬼城」遍地,地方債務也不斷攀升。圖為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一空城。(AFP)

因涉及多方利益調整,備受關注的中國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召開時間一推再推,《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至今尚未出臺。同時在地方政府看來,城鎮化又是創造政績的好機會,狂建新區致「鬼城」遍地,地方債務也不斷攀升。

文 _ 任義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反映城鎮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為城鎮化率,即一個地區常住於城鎮的人口占該地區總人口的比例。

涉多方利益 城鎮化規畫「難產」

10月22日,在中共官媒主辦的「農村談」報告會上,中共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國力稱,中國此前的城填化呈現三個不同於其它國家的問題: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重視速度、土地而非重視人、質量、效益。

高國力表示,這是帶有泡沫的城鎮化,並且中國的人口城鎮化慢於土地城鎮化,導致很多城市建成之後沒有起到集聚人口的作用。中共官方數據顯示,1996年以來,中國城鎮面積從1.3萬平方公里,擴大到2011年的5.3萬平方公里,15年時間增長了3.1倍。而同期的城鎮人口從3億增加到6.9億,僅增長了1.1倍。

因為涉及多方利益調整,備受關注的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召開時間一推再推,《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至今尚未出臺。此前,中共發改委表示規畫將對未來新型城鎮化做一攬子的政策安排。

對此高國力解釋稱,一再推遲的原因在於中央和地方理解的尺度不一。地方是要加快、要建新城新區。直白一些就是要更多的政績工程。這直接導致新城新區的建設過多、過濫、過熱,「鬼城」、「睡城」層出不窮。

據中共官方數據,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2.6%,過去34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提高34.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但人口的城鎮化率僅在30%左右。這中間的差距就是2.6億不能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的農民工。

推進城鎮化應廢除戶籍制度

大量的農民工進行城市建設卻不能享有城市居民待遇,源於中共的戶籍制度。正如《九評共產黨》一書中寫道:這是極不公正的制度,強行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一個國家無端製造出兩級分裂和對立。農民的子女只能再做農民,農村戶口持有者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


因中共的戶籍制度,大量的農民工不能享有城市居民待遇,農村戶口持有者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圖為農民工在施工現場午休。(AFP)

如何促進城鎮化,經濟學家許小年表示,首先,取消戶籍制度而不是改革戶籍制度,讓城市的農民工真正享受和城裡人一樣的各項待遇,人口自由流動,這樣會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化的問題。

其次,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給農民的土地進行確權,農民有了確權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財富,農民個人和集體土地直接入市,自然會降低地價和房價。第三,進行財政改革,降低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放鬆和解除管制,創造投資與就業機會。

城鎮化成為中共地方政府 融資新博奕

為創造政績,中共地方政府藉城鎮化的名義大舉投資。一邊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另一邊是地方債務風險的不斷攀升,中共地方政府融資也面臨新的博奕。

10月中旬舉辦的「2013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市長論壇」上,安徽省滁州市市長張祥安表達地方政府錢緊的窘境:缺錢缺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央出臺了很多約束性的措施。這種單一的政策安排、體制安排,有可能造成突然的斷裂,從而加劇潛在的危機爆發。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估算整個政府性債務占比時表示,中央政府的負債、國債,大概只占到GDP的15.5%,但加上隱性債務,如地方政府債務、養老金缺口和銀行壞帳等,這一比例有可能在100%左右。

債務高企的中共政府推出的城鎮化,導致大陸更多出現的是孤零零的大城市,大城市周邊富含經濟發展能力的小城鎮卻是鮮見。

典型如環繞著北京市的河北省,除了燕郊、香河、固安這幾個北京的睡城,還沒出現一座依靠北京而經濟騰飛的城市,大量的河北人進京務工,卻無法帶活自己家鄉城市的發展。◇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