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艦南海險相撞內幕
12月5日中美軍艦在南海險些相撞,引發全球關注。江派體系的《環球時報》一再發社評挑釁中美關係,煽動「擦槍走火」,與中共軍方口徑大不同,外界認為,這是製造事端,刻意煽動國內「仇美」情緒,以轉移中共內部的巨大危機。
文 _ 黃清、孫芸
日前,美國導彈巡洋艦在南海險些被中共海軍戰艦撞上,致使在領海糾紛上持強硬立場的北京與周邊國家關係再次陷入緊張;外界認為,這是製造事端,與中共剛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類似,在刻意煽動國內「仇美」情緒,以轉移中共內部的巨大危機。不過,隨著北京挑釁升級,美國進軍東南亞的速度越來越快。近日,美國國務卿克里訪問越南和菲律賓,承諾提供數千萬美元軍援。
中共小艦險撞美國大艦 很不尋常
12月13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布消息,一艘中共海軍兩棲戰艦12月5日在南中國海險些與美海軍「考彭斯號」(USS Cowpens)導彈巡洋艦發生碰撞。
美太平洋艦隊發布的聲明中提到:「當時,『考彭斯號』正在南中國海國際水域合法航行,與一艘中共海軍戰艦相遇,後不得不進行機動,以避免與中方戰艦發生相撞。這次事件中,雙方艦員都具備極高的操艦水平,其中還包括保持兩艦間通信暢通,以緩和意外事故的危險性。」
美國《星條旗》報報導說,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軍官員證實了此事件,稱中方戰艦試圖在國際水域截停「考彭斯號」,雙方最近距離時僅為457米,並未發生交火。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軍官員提到,這次事件最終以一艘正在附近航行的中國航母與「考彭斯號」進行直接通信的方式順利解決。美方猜測,中方海軍人員或在通信中稱,「考彭斯號」的航線方向或會對該艦的航行安全造成威脅,但美軍官方並未公開具體通信內容。
美軍一名官員在接受《星條旗》報採訪時說:「我不知道這艘中國海軍戰艦到底要幹什麼,我只知道它差點與『考彭斯號』發生碰撞。以我的觀點看,中方此次在南中國海的行為似乎是表達要美軍『離開這片區域』的意圖,但要求美艦『停船』並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
還有美國官員說,事件發生時,中共登陸艦曾發出警告,要求「考彭斯號」停止前進。但美軍巡洋艦不予理會並繼續航行,因為美國軍艦是在國際公海航行。
一名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政府在華盛頓和北京,以外交和軍事兩個渠道向中共提出抗議。
華府智庫:
這是故意製造事件向美國施壓
對於中共小軍艦撞美國大軍艦,香港《明報》引述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15日表示,這次中方出動的坦克登陸艦,本來並不屬於遼寧號母艦作戰編隊,其排水量、武裝程度、機動性都遠低於「考彭斯號」。這是採用了不對稱作戰策略,十分不尋常。一旦出事,中方可以博取輿論優勢,但強行截停「考彭斯號」的舉動相當危險,很可能造成中美兩軍關係緊張。
華盛頓《美國自由燈塔》網則引述華府智庫「國際評估及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雪(Rick Fisher)表示,中共可能故意製造事件向華府施壓,表明中方不會接受美國軍事力量存在於東亞。
2009年3月,美國海軍「無瑕號」監聽艦(T-AGOS-23)曾在南中國海國際水域遭遇中方五艘艦艇(圖中小艦)堵截,「無瑕號」不得不進行緊急機動,以避免與中方艦艇發生碰撞。(AFP)
此次事件並不是美艦第一次遭遇中方戰艦的危險舉動。2009年3月,美國海軍「無瑕號」監聽艦曾在南中國海國際水域遭遇中方五艘艦艇堵截,「無瑕號」不得不進行緊急機動,以避免與中方艦艇發生碰撞。
針對中美雙方軍隊近年來這一系列「相撞或險些相撞」事件,美國之音也引述中國問題觀察評論人士說:有人提醒習近平「擦槍勿走火」。但是,軍中謀略家的方略恰恰可能是:擦槍為的就是走火。
江派《環球時報》
與中共軍方口徑大不同
12月18日,中共國防部首次為此發表聲明,低調證實中美軍艦曾在南海海域「相遇」,並在採取了「有效溝通」後,結束了對峙。
詭異的是,中共江派傳聲筒《環球時報》12月17日給出了另外一個版本的中美兩艦對峙事件。該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事發當天,美方軍艦已經闖入中國航母編隊的『內防區』。」
消息人士說,「當時正在南海某海域執行訓練任務的『遼寧艦』編隊發現了擅闖南海禁航區的美國海軍『考彭斯號』巡洋艦,『遼寧艦』編隊立即派出兩艘兩棲船塢登陸艦前去核實情況。」
《環球時報》還說,美國導彈巡洋艦「考彭斯號」艦長後來與「遼寧艦」艦長張崢進行了無線電通聯。在簡單的溝通與交流後,中國兩棲船塢登陸艦駛離現場,而「考彭斯號」也沒有繼續待在遼寧艦的訓練海域內。
而且,此事件發生後,《環球時報》一直煽風點火,挑釁美國,稱其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美艦責任第一」。但據法新社等媒體提供的圖片,事發地點在越南和菲律賓之間的公海上。
拜登訪華 午宴前神祕消失四分半鐘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戰艦險相撞的時間點,當時,美國副總統拜登正要出席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釣魚臺賓館主持的午宴。
中美戰艦險相撞的時間是,美國副總統拜登正要出席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釣魚臺賓館主持的午宴,曾突然轉身離開進入一個偏廳,消失了約四分半鐘,處理緊急電話。(Getty Images)
海外中文媒體稱,中美軍艦對峙當天中午,拜登與李源潮像老朋友走著閒談,兩人還沒走到正式握手地點,中午12時6分,拜登突然自己轉身離開進入一個偏廳,消失了約四分半鐘,只有保安人員隨行。隨後他幾乎小跑著趕回李源潮身邊,然後與李源潮握手供記者拍照。
現場人員猜測拜登是接聽一個重要電話。能緊急到拜登必須打破外交禮儀,作出讓主人獨自站在門口等候的失禮行為,肯定是關係到突發性的中美兩國重要事務或嚴重的美國國家大事。拜登的電話是否涉及中美軍艦在南海的緊張情況,或是來自白宮及軍方,無從得知。
而此前一天,12月4日,拜登和習近平之間有過數次晤面機會,雙方交流的時間加起來長達五個半小時,二人閉門會談原本計畫45分鐘,但延長到兩小時。
外媒報導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北京與習近平密談數小時後「神情嚴峻」;拜登之前在日本時透露「習正處非常艱難時刻,我不能給習添麻煩」,意味深長,被外界廣泛報導。
兩人的對話正值北京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後美中緊張升高的時刻。美國和其盟友拒絕中共的要求並繼續派出軍事飛機飛入該領域,包括中日之間爭議的釣魚島。
挑釁內幕:內部混亂轉移內政危機
中共18屆三中全會後單方面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促發東中國海局勢緊張。與此同時,中共外交部的聲明「掌嘴」國防部此前的強硬,江派背景的《環球時報》鼓譟戰爭,與其他官媒要求「克制」大相逕庭。由此曝光,中共內部已經先亂作一團。
在此之際,外媒紛紛聚焦,中共當局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刻意煽動對外民族主義的「仇視」情緒,以轉移中共內部的巨大危機和長期積累的民怨一觸即發。
中共近期的軍事行動頻頻被認為是為了解決內部危機。特別處於非常危機的關鍵時刻,《大紀元》曾報導,中共轉嫁危機主要不是針對美日,而是為煽動仇恨激起民眾所謂的愛國情緒,以轉移內部危機。習近平目前的壓力和威脅不只是來自江派,還來自其太子黨同盟。
此前的三中全會期間《大紀元》獲得消息顯示,中共為轉移內部巨大的危機和民怨四起,正在全面布署樹敵美國。過往,每當中共政權面臨危機時,常利用挑動「恨美國」、「恨日本」等,以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的要求來達到所謂的內部團結,藉樹立假想敵來苟延殘喘,並轉移內部無法調和的巨大矛盾衝突。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指出,中美海軍對峙還不會輕易「擦槍走火」,即使中共海軍真的想撞美國軍艦,還要經過好幾道關卡才能開火,而空軍要是對峙,就太容易「擦槍走火」了,因為飛行員自己就可能不小心開火,說出問題就出問題。而中共軍方的「鷹派」都在空軍,這才是潛在的危險。
如果說此前,美國國防部還猶豫,小心翼翼的進軍亞太地區,如今中共在東海、南海不斷挑釁,美軍得到菲律賓、越南等國的邀請,可以「大張旗鼓」的重返亞太,而中共目前的內鬥空前激烈也是中南海的「軟肋」,要說中共現在計畫打仗,應該沒有人相信,世人都知道北京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對內而不是對外。
美國關注「航海權」
而對於美國來說,關注的是「航海權」。北京政府宣布南海為其領海,但美國及周邊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這種說法。美國認為南海是公海,強調航行自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前往波斯灣和中東,大搖大擺從南中國海穿過,這是西太平洋到中東的最近路線;不僅如此,美國軍方在該海域進行的海洋氣象和水文地質勘測從未停止。
而中國也從未對該海域實施過實際的管制。不僅各國商船、軍艦隨意進出,周邊國家漁業在這一海域中的作業從未停息,同時在這一海域中發生的刑事和民事糾紛,也不由中國的法院裁決。
此次中共海軍戰艦試圖截停美軍戰艦的行動,似乎是要表達中方對該海域擁有主權採取行動。近年來,中共開始對南海有所動作,但遭多方抵制。例如,2012年11月28日中共曾宣布,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將登船檢查進入有爭議南海海域的外國船隻,並且可以要求外國船隻改變航向或停止航行。
越南隨後便簽署在南海加派巡邏船的命令。菲律賓外交部認為此舉侵犯南海周邊國家的領海權,危害航行自由,而且違反國際法,並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中共的登船檢查計畫。印度海軍總司令尤希上將(Admiral DK Joshi)則表示,已準備好在南海布署海軍艦艇,以保護其在南海的石油探勘利益。
美國太平洋司令洛克里爾上將(Adm. Locklear)也隨即在五角大樓聲明,對於南中國海地區的糾紛,美國不會在主權爭議上有偏袒立場。美國呼籲各方冷靜,如有必要,美國不排除使用戰爭裝備來解決糾紛。
石藏山表示,在南中國海領海的問題上,中國的立場顯然缺乏聯合國海洋公約的支持。因為中國可以把島嶼周邊12海里範圍宣布為領海,但卻不能就此把整個南中國海囊括在內。否則美國可以同樣理由,把半個太平洋宣布為領海,而英國則可以把大半個大西洋宣布為領海。
中共宣示「主權」
美國趁機重返東南亞
長期以來,中共都是「擱置主權」,但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實力增強,中共開始越來越強硬的宣示「主權」,令周邊國家緊張。本來美國已基本被「趕出」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但近一、二年開始被「請」回來。
去年4月的中菲黃岩島之爭,中共不僅派出兩艘大型執法漁政船與菲對峙,且鼓動傳媒大造文章宣示主權。美國被「逼」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趁機重返東南亞。(AFP)
例如,去年4月的中菲黃岩島之爭。往年一到春汛時,總有不少中國漁船冒險到黃岩島一帶捕魚。菲律賓總會派出軍艦驅趕中國漁船,而北京基本上是視而不見或發表一下官樣講話,重申南海是中國主權,但從未出動過象徵主權的執法船隊。
但去年卻一反往常,不僅派出兩艘大型執法漁政船與菲律賓海軍艦艇對峙,而且鼓動傳媒大造文章,擺出一副誓死捍衛主權的架式。面對北京突如其來的強硬姿態,菲律賓完全沒有準備,但也無法後退,只得以小抗大,絕不示弱。
而美國被「逼得」再次重申,依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任何一方若有需要,另一方將會提供國防援助。菲外長、防長也紛紛赴美參加兩國戰略會談,藉著美菲舉行的「肩並肩」聯合軍演機會,美軍已在靠近菲律賓周圍海域布署了一定實力的海軍力量。美國航母則「名正言順」地在菲律賓附近海域「保航」。
再如今年11月,中共再次大動作,宣布在東海上空設置防空識別區,而這片空域在周邊國家看來應屬於國際空域。北京要求進入該區域的外國飛機要預先提交飛行航線信息。美日韓戰機隨即飛入「防空區」抗議。12月12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則在新聞發布會上再強調:「中國目前的舉動只會加劇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並有引發區域對抗的危險。」而美國由此加強了與日本及韓國在東海的軍事聯繫。
美國向東南亞提供3200萬軍援
可見,中共不顧國際公約,單方面挑釁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軍事紐帶,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國務卿克里日前在河內的一次記者會上批評中共最近在東海與日本有爭議的島嶼上空設立防空識別區。他警告北京不要在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其他地區採取類似的單方面行動。
克里宣布,美國將提供3200萬美元的額外援助,幫助這個地區的國家在南海進行領海巡邏。越南將獲得其中大約1800萬美元。
12月18日,正在菲律賓訪問的克里,親臨不久前被颶風海燕襲擊的重災區後表示,美國將追加2460萬美元人道主義援助,幫助菲律賓人重建家園。這將使美國對菲援助金達到8600萬美元。克里說:「看看這裡的滿目瘡痍,你就清楚這是自然界對人類發出的警告。我們必須擔負起保護未來的責任。」
國際聚焦中美南海2001撞機翻版
對於中美軍艦12月5日在南海險些擦槍走火,引發全球關注。有美國智庫認為中共想「開戰」,也有很多聲音認為,中美或再現2001年南海撞機危機。
中共江派傳聲筒《環時》社評就威脅稱「2001年發生中美撞機,就是中美海、空軍反覆對峙,而很難避免的意外事件。」
2001年4月1日上午8時55分,一架美國EP-3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偵查時,兩架中國殲-8戰機起飛監視。9時7分,其中一架殲-8與美偵察機碰撞後墜海,駕駛員王偉後來證實死亡。美機迫降海南島陵水軍用機場。中美互批對方「違規」,釀成外交危機。
事件發生後,時任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這件事情上保持罕見的沉默,江澤民卻高高興興地出訪,種種跡象表明其中有蹊蹺。
2001年4月21日,中國大陸民間新聞網路上出現了一篇「奇文」,其主題是:「撞機事件是『事故』還是精心設計的公海劫機事件?」文章引述了中美兩國的官方言論和各國傳媒的資訊和評述之後,寫道:「中共軍方高層有意設計的撞機事件。」
當時有分析稱,江澤民這樣做可以一石三鳥:其一,轉移「六四」真相出版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統治危機;其二轉移國內國外對日內瓦人權會議譴責江澤民迫害人權(法輪功)的注意力;其三,打出民族主義的牌,轉移民怨沸騰的沸點,轉移百姓反對江獨裁的視線。
此外,撞機案發生後,軍中強硬派得勢,江澤民的軍委主席位置得到了鞏固。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的頭11天中,江澤民罕見地表現出不惜犧牲中美關係的「強硬」,而其他政治局常委幾乎患了「失語症」,喪失了「發言權」,實際上是江在向軍方進行交易的同時,並充分利用這一事件作為中共軍隊「缺少不了他」的籌碼,達到進一步鞏固自己軍權並拒絕在「16大」交出軍權的目的。
中共前黨魁江澤民自1999年7月20日發動對法輪功的迫害,曾經叫囂「三個月內消滅」,並動用整部國家機器對付一群信仰「真善忍」的好人。但出乎江的意料,法輪功不但沒被「消滅」,反而得到國際社會的褒獎,而江本人因為這場愚蠢的迫害而被國際輿論譴責。在這樣的危機下,江的鐵桿--時任中共政法委書記羅幹於2001年1月23日,用暗殺方式製造「天安門自焚偽案」,企圖掀起一場全民仇視法輪功的運動。
在此背景下,江澤民利用製造「中美撞機」事件轉移國內對法輪功殘酷迫害所激發的民怨,打「民族主義」愛國牌轉移視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