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俄併吞克里米亞美俄新冷戰開始

?"
面對俄羅斯侵略克里米亞,美國除了展開經濟制裁與外交磋商外,是否會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處理不慎,雙方可能會重回當年美蘇尖銳對抗的冷戰局面。圖為3月22日入侵克里米亞一處空軍基地的俄軍士兵。(AFP)

相信事先沒有多少人能預料得到,烏克蘭的局勢竟然會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出現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罷免、烏克蘭的國會準備倒向西方、克里米亞公投脫離烏克蘭、俄國總統普京正式併吞克里米亞,而且俄羅斯還有數萬大軍直逼烏國東境,似乎隨時準備全面入侵烏克蘭甚至周邊小國。

面對克里米亞的變局,美國與西歐各國大為震驚,連忙祭出了各種各樣的制裁手段,而且警告如果普京膽敢得寸進尺,他將會面臨更為嚴厲的制裁。美國高階國家安全官員已經公開揚言,華盛頓將會重新檢視其與莫斯科的關係,而且可能出現戰略層次的轉變。面對這種空前緊張的態勢,全世界的人都不禁會問:俄國下一步會幹什麼?美俄之間新一輪的冷戰是否就此開始?它對國際局勢又會帶來如何的影響?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野心舉世皆知,普京(左)這種藉口保護克里米亞俄裔人民而出兵「收復失土」的作為,和當年希特勒作法如出一轍。如果美國總統奧巴馬(右)回應不力,則未來數年內可能會重演當年納粹擴張的故事。(AFP)

文 _ 明居正

事件爆發的近因

自1991年從崩潰的蘇聯中獨立出來後,烏克蘭內部一直有親西方與親俄羅斯兩派之爭。今年年初,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總統拒絕簽署歐盟協議一事,引起親歐派的不滿,一些激進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發起了大規模的反俄示威遊行。2月下旬,烏克蘭的國會投票罷黜了亞努科維奇,另行選出國會議長暫代;而亞氏行蹤一度成謎,直到2月28日在俄羅斯露面並發表挑釁性講話,烏克蘭的社會緊張情勢陡然升高。在街頭,對立的兩派紛紛遊行示威,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衝突。更糟糕的是,在克里米亞首府辛費羅波竟然有親俄羅斯的民兵攻擊議會及政府單位,甚至升起了俄羅斯國旗。

3月初,情況更形惡化。首先是俄國國會議長說,他們應該派出「有限的」武裝力量到克里米亞半島,以保衛當地俄裔居民以及俄國黑海艦隊的安全。幾乎就在同時,有數十名身著軍服但是並無明確標誌的蒙面槍手,強行占領了克里米亞共和國議會大樓。另有消息指出,普京已經祕密派遣數十輛裝甲運兵車以及數千名部隊進入克里米亞。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壓力,烏克蘭當局迅速回應。但是雪上加霜的是,他們新任命的海軍總司令在剛上任後,立即宣布倒戈效忠親俄的克里米亞政府。

克里米亞半島位於黑海北岸,向南伸入黑海,戰略地位重要,自古即是兵家必爭之地。1850年代,沙皇俄國推行帝國主義政策,曾在此地與鄂圖曼帝國、英國及法國等打過一場克里米亞戰爭。半島南端的塞凡堡,是俄國黑海艦隊的基地,也是俄國手中的深水不凍良港,是其進出地中海的要衝,更是它掌控巴爾幹半島與中東的要津。簡單的說,俄國在克里米亞有無法割捨的重大戰略利益。

幾天後,克里米亞議會通過議案,宣布脫離烏克蘭,而且把決定他們未來歸屬的公民投票提前到3月16日進行。克里米亞是烏克蘭境內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其人口中俄羅斯裔占了將近六成,烏克蘭裔只占24%,另外還有12%的蒙古裔。所以不必等到3月16日當天,全世界其實已經猜到了公投的結果;但是普京為求萬無一失,還在公投的選項上玩了花樣:你是要脫離烏克蘭呢?還是要加入俄羅斯?其他的選擇完全不存在。

毫不意外地,美國和其他六大工業國的領袖紛紛發言譴責普京此舉。3月中旬,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項動議,直指3月16日即將舉行的克里米亞公民投票根本就在作假,應該立刻停止。俄羅斯的代表動用否決權,封殺了這項提案。耐人尋味的是,中共的代表投下的是棄權票。事後,俄羅斯普京總統公開表示感謝中共的支持!3月21日,俄羅斯聯邦議會將其批准的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的條約送交總統府,普京在第一時間立刻簽字完成了全部的手續。

但是,隱藏在這些表面上看似合法程式背後的,卻是不折不扣的暴力脅迫。在這段期間內,有大量來路不明的所謂「親俄武裝分子」在克里米亞各地湧現,在俄羅斯正規軍以及裝甲車輛的協助下,強行攻入並占領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烏克蘭所有的軍事基地,後者的武力被完全癱瘓,海軍船艦被全數挾持,大量的軍隊包括部分高階軍官悉數被繳械俘虜。

以上的簡要回顧清楚地顯示,烏克蘭境內的激進民族主義者最初所採取的看似愛國的行動,反而為自己的國家帶來了多麼深重的禍害!除了上述明顯可見的損失之外,北約的歐洲聯軍總司令更憂心忡忡地表示,俄羅斯目前還集結了約十萬名大軍,裝備齊全蓄勢待發,不但直接威脅到烏克蘭東部,甚至還有可能威脅到周邊的其他小國,例如摩爾多瓦(摩達維亞)等。一旦噩夢成真,則不但這些小國命運難卜,美國在冷戰結束以來所苦心安排的國際秩序,也將遭逢前所未有的挑戰。

俄烏兩國的歷史糾葛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會搞到今天這種地步當然是其來有自。烏克蘭面積60萬平方公里,人口4500萬,是歐洲排名前列的大國。它的北部與東北部與俄羅斯接壤,南邊的克里米亞半島深入黑海中,是個天然不凍港,為帝俄、蘇聯以及今日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所在地。而且烏克蘭自然條件極佳,土地肥沃,是歐洲有名的穀倉;天然資源豐沛,盛產各種金屬礦物。此外,烏克蘭的科技十分進步,是蘇聯時代軍事科技重鎮,從核武、航空乃至重工業都相當發達,在蘇聯與美國的全球爭霸事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當年拿破崙就曾經盛讚烏克蘭戰略地位的重要,表示「只要掌握住基輔,就像是捉住了俄羅斯的雙腳。」


克里米亞數千億美金的資產,近兩百萬島民辛苦創造的國企家業,就這樣被入侵者以「保護俄裔」的名義,「保護」到自己的手中。圖為克里米亞名勝古蹟「燕子塔」。(大紀元)。

在歷史上,烏克蘭曾經被俄國統治過300年,在絕大多數俄國人的心目當中,烏克蘭早就是他們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91年烏克蘭趁著蘇聯瓦解之時宣告獨立,被許多俄羅斯人視為背叛。他們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把烏克蘭拿回來,普京總統就是其中的一位。

前面提到,烏克蘭內部有親俄羅斯與親西方兩派,雙方爭鬥至今已經超過20年。199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出於在戰略上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考慮,積極推動原蘇聯周邊衛星國家以及前加盟共和國參加北約,簡稱「北約東擴」,對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在過程中,包含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家先後成為北約的會員國,俄羅斯雖然懷恨在心但都並未大力阻止。然而當喬治亞與烏克蘭也準備提出申請時,莫斯科卻大發雷霆,揚言杯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雖說滿懷同情,但是面對暴跳如雷的北極熊也只好暫時鬆手。但是沒想到,2008年8月初,老謀深算的普京總統利用喬治亞發兵攻擊其叛離的兩個北方省分時,閃電般地調動大軍南下逆襲,不但全面奪取兩省,其軍隊更勢如破竹的攻入喬治亞,直逼首都。如果不是美國和西歐各國強力介入,喬治亞恐怕會「提前回歸」俄羅斯,而為世人所豔稱的「玫瑰革命」就被俄羅斯大兵的軍靴給踏扁了。


烏克蘭曾經被俄國統治300年,烏克蘭內部有親俄羅斯與親西方兩派,雙方爭鬥至今已超過20年。圖為3月31日莫斯科一壁畫以俄羅斯國旗的顏色塗滿克里米亞半島地圖。(AFP)

美國雖然在喬治亞問題上吃了悶虧,但是對烏克蘭的動向仍然十分關注。多年來,它不斷地使用各種公開或隱晦的手法,企圖掌握基輔的政治取向,與喬治亞「玫瑰革命」齊名的「橙色革命」即為著例。而俄羅斯在強人普京的領導下,則傾向於使用更直接、更強勢的手法來掌控烏克蘭。所以簡單的說,烏克蘭與喬治亞已經變成了俄羅斯與西方集團對抗中的兩個最突出的熱點。

美俄歐三方角力

一、俄羅斯的盤算與意圖

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野心固然舉世皆知,但是敢如此公然用兵的確讓西方各國大為吃驚。在國際政治當中,是否敢用兵以達成國家目標本來就是國力的重要指標。此次俄國的舉動一方面明確展示其決心與國力,另一方面就是藉著出兵造成既成事實;使得反對的各方,包括烏克蘭本身及西方各國,若欲做出改變就必須面對更高昂的代價。


儘管俄羅斯當局對烏克蘭仍存在很大野心,不過俄羅斯人民卻並非很認同。3月15日,莫斯科爆發反對入侵烏克蘭的大型抗議活動,數萬人高喊「不要戰爭」和「俄羅斯不要普京」的口號。(AFP)

奪取克里米亞半島除了前述的戰略考量之外,俄羅斯更有進一步掌控黑海的意圖。即便不包含亞速海,黑海面積即將近44萬平方公里,周邊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喬治亞和土耳其等五個國家,向南穿過達達尼爾與博斯普魯斯兩道海峽即可進入地中海。自古以來,黑海與地中海航運便利,貿易發達,對周邊國家的經濟向來有重大價值,所以在19世紀以來一直就是英國與俄國等大國爭霸的場域之一。1991年蘇聯瓦解以後,承繼的俄羅斯國力頓挫,一度退縮,數年之後才有力量回到該地區。

這次的克里米亞事件,國際媒體的報導起初都說是「當地親俄武裝力量」所為,但是明眼人一看即知這必定是俄國正規部隊的「傑作」。果不其然,俄羅斯普京總統在3月底的一次講話當中,就公開讚揚俄正規部隊在這次克里米亞行動中的突出表現,毫不遮掩的證實了外間早先的猜測。普京的大膽行動及語言,釋放出了幾個重要的訊號:除了奪回克里米亞、削弱烏克蘭、重新掌控黑海地區、威懾周邊國家之外,他更想告訴全世界,俄羅斯已經不是20年前那個虛弱不堪的蘇聯敗家子,今天的俄羅斯已經重新崛起了!

這類的事件在國際政治上本非罕見,俄國自身的歷史中也早有先例:在被拿破崙入侵之後、在一次大戰失敗並爆發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後、在二次大戰被納粹德國侵略並反擊成功之後,世人親眼看到「俄羅斯」這個國家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如何一次又一次反敗為勝的表現。現在全世界提心吊膽地在問:普京下一步究竟想幹什麼?他會就此收手嗎?他會進一步侵掠、分割甚至併吞烏克蘭嗎?他會侵略摩爾多瓦嗎?還是他會回頭侵略喬治亞呢?而更令人憂慮的是,普京前首席經濟顧問伊拉里奧諾夫最近公開表示,普京過去曾經痛心地說:「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他並矢言收復蘇聯解體時失去的領土,這意味著過去的加盟共和國,甚至是外圍的前華沙公約成員國,都會是他覬覦的目標。伊拉里奧諾夫認為,俄國下個目標可能是曾為蘇聯附庸的芬蘭,而且普京在奪回白俄羅斯、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前「不會停止」。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他到底想幹什麼?西方集團擋得住他嗎?

二、歐洲國家的回應

一個崛起的大國原本就會引起周邊國家的警覺,更何況是一個歷史上「素行不良的」俄國?所以俄羅斯這次的舉動立刻引發了區域的騷動不安,除了首當其衝的烏克蘭與摩爾多瓦之外,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亞塞拜然),甚至距離較遠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匈牙利、捷克與斯洛伐克等國家無不發言重砲譴責,而且在3月份聯合國大會中都投票支持烏克蘭。在這些國家當中,有一部分是北約的成員國,還有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但是不在北約集團當中的摩爾多瓦、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四國就會感受到較大的威脅,所以他們要求的安全係數就要來得更高。

西歐各國,如英國、法國、德國與西班牙等,雖然自身安全無虞,但是在他們眼中,普京的動作不但侵犯了烏克蘭的主權,更破壞了歐洲地區的權力關係。如果不大力遏止,則無異鼓勵他繼續向外擴張,最終可能會釀成無人能夠預想的重大災難。所以,除了積極表態譴責俄羅斯之外,他們更配合美國採取經濟制裁。尷尬的是,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都高度倚賴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一旦動手制裁則必然會引發莫斯科的反彈,他們自身的經濟發展也必然會蒙受重大損失。所以,他們一方面出手制裁,一方面呼籲美國提高對他們的石油與天然氣的出口,以減輕其對於俄羅斯的能源倚賴。另外,他們還在尋求其他的手段以回應普京的挑戰。


鑒於俄羅斯出兵占領克里米亞,並沿烏克蘭邊境集結軍隊,今年G7集團領導人決議將俄羅斯逐出G7,並採取更嚴厲經濟制裁。(AFP)

三、美國的制裁與作為

所以上述分析已經清楚指明,面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侵略行動,美國是唯一有能力制止它的國家,現在全世界都在屏息等待奧巴馬總統的決定。因為他回應的力度與效果,就會直接決定美國這20年來所建立的國際秩序,究竟是否得以維護,更何況國際社會上已經有人直指,普京這種藉口保護俄裔人民而出兵「收復失土」的作為,和當年希特勒的作法如出一轍。如果回應不力,則國際社會在未來的數年內,可能就會重演當年納粹擴張的故事。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華盛頓的回應應該不出軍事、經濟及外交等三個方面。現在由於烏克蘭仍然處於俄羅斯大軍的威脅之下,奧巴馬第一個具體動作就是宣布北約組織中止與俄羅斯所有的軍事交流與合作計畫,並且對於俄羅斯高階官員個人進行經濟制裁。接著,美國與俄羅斯進行外交磋商,要求後者退兵並恢復3月上旬以前的狀態。這個目標目前看來相當困難,也就是說,外交磋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如果其結果不能令西方集團或烏克蘭本身接受的話,則美國將被迫採取進一步軍事性質的行動。

美國可以考慮如下的選擇:應烏克蘭政府的要求,由歐洲的北約部隊出兵進駐烏克蘭;或應烏克蘭或周邊國家,例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喬治亞、亞美尼亞或是土耳其的要求,派出海軍艦隊進駐這些國家的港口。美國如果採取這類行動,會產生正負兩方面的效應。正面部分就是會大幅提振當地國家的士氣,對俄羅斯產生威懾;而其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就是反而刺激了俄羅斯,兩大強國在此地尖銳對立,如果情勢激化,甚至可能爆發兩強後冷戰時期的第一次軍事衝突。這不是美國所想要看到的局面,當然也不會是俄羅斯所樂見的。當然,長遠來看,美國應該會有意願在黑海地區派駐特遣艦隊,這支艦隊未必會有航母,但是會有足夠的打擊力或威懾力,以嚇阻俄羅斯未來的冒險行動。

另一個較不正規的作法就是提供傭兵。近年來,美國在世界各地安全維護的責任日益加重,但是由於受到國會監督以及預算的限制,白宮勢必不可能隨心所欲的派遣正規部隊介入全球熱點。因此,許多提供傭兵服務的私人機構便應運而生,其中較為有名的就是黑水公司(目前更名為Academi)。這個公司基本上由美國的退伍軍人所組成,他們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熟悉多個國家的戰場環境,所以只要裝備得宜,他們的確可以發揮相當的效應;至少在美國派出正規的戰鬥部隊之前,可以發揮阻滯敵人的作用。再加上因為他們不具備官方身分,所以使用這支武力就較不容易將美國的正規部隊捲入像烏克蘭這種敏感的戰場。當然使用這類武力也不是全無風險,畢竟他們最後所需要面對的是訓練精良的俄羅斯正規軍隊。長遠來說,最根本而最有效的軍事作為,應該是為烏克蘭建立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在經濟方面,西方集團已經採取了目前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對烏克蘭提供巨額貸款。然而由於烏國對於俄羅斯能源的高度依賴,而且俄國幾乎可以隨時任意調高天然氣與石油的價格,就像最近一樣,這使得西方的貸款就會投入一個無底的深淵。所以最快速而有效的方式,不外乎由美國、加拿大或是中東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足夠的替代能源。除此之外,西方國家恐怕必須在多個層面,加強與烏克蘭的經濟合作關係,如此烏國的經濟才有自主性與可延續性,也才真正有對抗俄羅斯的條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項援助貸款協定表明今後兩年內烏克蘭將獲得國際社會規模達27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受此刺激,烏克蘭股市跳漲,貨幣升值。圖為基輔市中心的一處外匯兌換窗口。(AFP)

在政治方面,美國與西方各國除了加強對俄羅斯的警告與制裁之外,他們還可以進一步對烏克蘭的國家安全提出口頭保證。當然,如果此舉仍然不能遏止莫斯科的野心,則他們手中最後的王牌,就是宣布接納烏克蘭參加北約,並且迅速派出北約武裝部隊進駐,以保障其國家安全。或者更有甚者,如果要更加強硬地回應普京:他們可以宣布讓烏克蘭與喬治亞同時加入北約。但是如此一來,莫斯科的反應必然會無比激烈,除了可以預期一定程度的軍事衝突之外,美國與俄羅斯勢必會重回當年美蘇尖銳對抗的冷戰局面。

分析至此,可能許多人會認為這絕不可能發生。但是我們卻要提問:當普京在2008年閃擊喬治亞以及這次奪取克里米亞時,他難道不擔心重新挑起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間的冷戰嗎?答案是:他或許不擔心,因為除了手上的武力牌與能源牌之外,他認為只要造成既成事實之後,無論是前面的小布希還是現在的奧巴馬總統,應該都無餘力或者無膽量和他對抗,這才是使得他敢如此大膽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奧巴馬總統這次真的擺出不惜撕破臉的姿態,讓烏克蘭與喬治亞兩國加入北約,或許反而會達到震懾普京的效果,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決心與意志的問題。

對中共的衝擊與可能選項

普京併吞克里米亞這件事情,對於中共的衝擊相當嚴重,它其實已經觸及國家戰略的層面。


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事件的核心——烏克蘭問題,對於中共衝擊嚴重,觸及國家戰略層面。圖為2013年12月5日亞努科維奇在烏克蘭國內政治矛盾尖銳之際訪中,天安門懸掛烏克蘭國旗。(AFP)

首先要討論的就是它與美國的關係。中共高呼崛起已經超過十年,其正面效果就是蠱惑中國人的民心,使得它更容易統治;但是負面效果就是引發世界各國對它的疑慮。例如美國近年來不斷說要重返亞太或是再平衡,實質上也都是針對中共而來。而這次的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使得美國必須將注意力從亞太地區轉到黑海地區,意外地給了中共一個喘息的契機。

而且,如果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或者僅僅是持續緊張,這都會讓中共在整個局勢當中的操縱空間增大,因為美國與俄羅斯勢必都需要爭取北京的支援。

次論中共與俄羅斯的關係。從表面來看,因為自從蘇聯崩潰以後,美國以獨霸之姿睥睨全球,中共與俄羅斯同樣感受到威脅,所以在戰略上有相當大的合作空間。這就使得一些人認為,在此情況下,中共一定會希望俄羅斯能夠盡快強大起來,好聯手抗美。其實不然。中國在最近兩百年來飽受俄羅斯這個民族的欺壓,直到蘇聯瓦解以後,中共才公開說「來自北方的壓力頓時減輕。」所以說到底,中共畢竟不願意看見俄羅斯的全面復興。今天爆發的烏克蘭衝突,表面看來俄羅斯雖然占了上風,但是其實蘊含了俄羅斯與美國及西方各國的重大矛盾。莫斯科勢必要投注許多心力於此,它對中共所產生的戰略壓力必然亦會因此而有其限度。更進一步說,在面臨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俄羅斯同樣也有拉攏中共的需要,這使得中共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享有巨大的左右逢源的機會。

當然,如果我們細究此次事件的核心,也就是烏克蘭問題,是會讓中共十分尷尬的。因為事情的源起是烏克蘭的總統與國會之爭,雖有缺陷,但這畢竟是個民主制度下的問題。中共在高壓執政多年之後,所面臨的各種社會壓力愈來愈嚴重,迫使它每次都要使用極端暴力的手法來進行維穩,而黨內外的有識之士早已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結束一黨專政並建立民主的問題。所以中共的官方媒體在報導烏克蘭此事時,只能不斷強調民主的缺點,而不敢面對問題的真正核心。中共所擔心的是,只要操作稍有不慎,則人民會從反面來理解中共的宣傳,從而激發他們起而反抗中共暴政的怒火。所以即便他在大國政治中有所斬獲,但是它的一點所得可能反而會引爆全盤皆輸的危險。這就是中共在此一事件當中最尷尬而且最危險之處。

目前的初步觀察

俄羅斯總統普京利用烏克蘭的內部紛爭強占克里米亞,使得美國與西方各國陷入被動,固然一時占了先機,但是目前看來莫斯科在經濟與政治上都將付出極高的代價。美國與西方各國近年來低估了普京的野心,在他2008年侵略喬治亞時反擊不夠有力,在其後幾年又沒有做好足夠的防範措施,以致於今天釀成了克里米亞危機。現在雖然採取各種措施亡羊補牢,但是如果手段不夠有力,未能真正打到普京的痛處,則必定會被他輕視,反而會激發他更大的野心。

烏克蘭事件的爆發,在國際政治層面上,固然會使得中共除了能從美國的戰略壓力下暫時獲得喘息;然而在內政的部分,反而增加了中共社會控制的風險。

目前,直接捲在事件當中的俄羅斯、烏克蘭、美國及歐洲看來都沒有後退的打算,現在所進行的外交磋商應該只是各方在盤算下一步時的預備而已。不論如何,新冷戰的陰影,必然已經在華盛頓與莫斯科的心中浮現;至於是否會全面爆發出來,就要看普京的選擇與奧巴馬的意志力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