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國務院43號文件被否定

?"
《華爾街日報》稱,由於中共經濟大幅放緩加劇,迫使中共轉向,否定「43號文」,這將使地方債捲土重來。(大紀元資料室)

日前,中共三個部門聯合發文要求放鬆對地方政府融資限制,允許地方政府使用政府支持的融資平臺舉債。過去幾年,地方債的無序增長與地方融資平臺有相當的關係,融資平臺被認為是地方債飆升的「後門」。

今年4月底中共經濟會議上,由於受到經濟下滑的壓力,早前清理地方政府債務和地方融資平臺措施的「43號文」被否定。

《華爾街日報》稱,這顯示中共在整頓地方財務狀況的優先改革政策遭遇巨大挫折。這將使地方債飆升的「後門」融資平臺「正門」登場,地方債或捲土重來。

文 _ 林從孝

地方政府融資「後門」正門入場

5月15日,中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及銀監會2015年聯合發布《關於妥善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要求放鬆對地方政府融資的限制,允許地方政府使用政府支持融資平臺公司舉債。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博士對此發表研究報告,表示《意見》的出臺釋放了重要的政策寬鬆信號。

報告認為,造成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放緩的部分原因是中共國務院2014年底下達的「43號文」收緊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舉債的管理,新規將一定程度上放鬆「43號文」的約束。

報告分析稱,此項新規明確了針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的四點意見:

1. 對於在2014年12月31日前啟動的在建項目,銀行不得停貸。若在建項目有還貸困難,借款合同可協商延期;

2. 鼓勵引入社會資本補充在建項目的增量融資需求。對於建設資金不足的項目,其增量融資需求將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由地方政府發行政府債券解決;

3. 重點支持農田水利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交通等領域的在建項目;

4. 在地方債發行之前,地方政府將有更多職權來靈活運用財政資金。

然而,過去幾年,正是這些融資平臺造成了地方債的迅速增加。有評論認為,這是中共打算關閉地方債飆升「後門」政策的失敗,《意見》的出臺不僅使「後門」再度打開,更堂而皇之地作為「正門」登場。

中共放鬆「43號文」的約束

《新紀元》獲悉,今年4月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由於受到經濟下滑的壓力,習近平拍板推翻早前中共國務院清理地方政府債務和地方融資平臺的措施。

中共國務院5月15日轉發三部門關於地方融資平臺的聯合文件,推翻了當局此前為解決地方政府龐大的債務問題而採取的措施。《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這顯示旨在整頓地方財務狀況的優先改革政策遭遇巨大挫折。


中共國務院5月15日轉發三部門關於地方融資平臺的聯合文件,推翻了當局此前為解決地方政府兩顆「定時炸彈」——地方政府債務和地方融資平臺而採取的措施。(新紀元合成圖)

報導認為,中共這樣做可以為經濟帶來一定的短期幫助,卻再次打開了使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得以不斷攀升的後門。而正是地方債問題,在中共中央政府意圖尋求重振經濟途徑之際給經濟增長帶來拖累。

2014年10月,中共提出了一項意在限制這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行新債的政策。但是,由於放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債的新規,這個政策現在已被削弱。

經濟大幅放緩加劇迫使中共轉向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根據去年10月出臺的規定,地方融資平臺從2015年開始不得借入更多資金,中共中央政府設法關閉地方政府舉債的「後門」。所有舉債都須地方政府親自出面,且須在預算案中公布和體現,目的是遏制地方債的迅猛增長,讓地方政府的借貸更加透明。

而根據最新規定,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可繼續為在建項目從銀行貸款。規定稱,若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在償還銀行貸款方面遇到麻煩,應就貸款合同進行重新協商和展期。這個規定由中共財政部、人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

報導稱,出現這一重大轉變的背景是,長期以來中共政府一直企圖推進金融改革,減少經濟對大規模投資的依賴程度,擴大個人消費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然而這一措施與中共提振經濟增長的目標產生矛盾,而提振經濟對於中共顯得更加急迫。

新規出臺前,中共已經開始悄悄允許那些地方公司重新進入中短期債市。去年底,中共中央政府關閉了地方融資公司的銀行間債市(5年期以下債券可在這一市場出售),引發了中國證券的拋售。但知情人士稱,上月這一市場重新向那些公司開放,因經濟大幅放緩的擔心加劇。

穆迪投資者公司分析師Nicholas Zhu說,在地方政府融資體系結構改革的步調問題上,中共越來越顯示出一種實用主義的心態。

融資平臺獲輸血
恐致地方「加槓桿」


陸媒《經濟參考報》5月18日報導,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意見》的出臺可能導致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被進一步點燃,地方政府可能「加槓桿」,需警惕債券風險。北京大岳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不僅是存量專案,也會有部分增量專案搭便車。


陸媒報導,《意見》的出臺,融資平臺獲輸血,可能導致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被進一步點燃,地方政府可能「加槓桿」,需警惕債券風險。(大紀元資料室)

華創證券認為,自去年「43號文」發布後,地方政府融資管道就被關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投資增長。而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信用收縮導致經濟下滑的局面在加劇。但是《意見》無疑是在變相放鬆「43號文」的約束,強化後期地方政府「加槓桿」的趨勢。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從前期的信用收縮轉向信用擴張。一旦地方政府開始擴張信用,那麼信貸的速度,債券發行的速度都有可能加快,促使寬貨幣的局面轉向寬信貸的局面。

對債券而言,政府信用收縮期,經濟下滑、信貸和債券供給下降,資金都堆積在債券市場,對債券市場形成利好。但是一旦地方信用開始擴張,信貸投放、債券供給都會快速擴張,寬貨幣將向寬信貸轉變,自然對債券市場不利。

地方超額投資計畫 錢從哪裡來?

陸媒華爾街見聞5月21日報導稱,最近,中共政府密集出臺政策緩解地方債壓力,放鬆基礎設施融資限制,這背後似乎折射出監管層態度已經發生巨大轉變。分析師認為,當前中共政府的當務之急不再是改革,而是穩增長。

客觀的因素還是經濟下滑壓力的劇增。經濟增長一直是中共維持政權的最大指望,在經濟持續蕭條之際,穩增長是中共最本能的反應。因此,中國省級地方政府不約而同紛紛發布巨額投資計畫,試圖依靠提高基礎設施支出和放寬信貸等方式來拉升經濟增長。

在2015年重慶市和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當地政府明確表示將把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推手,其核心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從目前已公布投資規模的省市來看,各地安排的投資計畫規模已達20萬億元。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分析稱,當前中國整個實體經濟的狀況較差,短期內難以改善,還是要依靠政府主導的投資專案來穩定經濟。

劉勝軍表示,「但是這些項目最終能不能落實還是一個未知數,主要在於,無論是銀行、政府還是企業,目前投資的意願和能力都不夠。政府可能有意願但現在政府缺錢,地方財政普遍的壓力又非常大。」


目前已公布各省安排的投資計畫規模已達20萬億元。中歐陸家嘴劉勝軍表示:「政府可能有意願但現在政府缺錢,錢從哪裡來?這些計畫最終能不能落實還是一個未知數」。(AFP)

受經濟整體下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告別了往年高速增長,開始步入「個位數」增長期。根據中共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6%,而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9%,2013年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率為12.9%。

劉勝軍說,「地方政府既不能靠自己的錢,又不能靠銀行的錢,那你投資從哪來呢?目前多地主推的PPP模式(政府和私人資本合作模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民營資本要看好這些項目,如果民營資本認為某些領域已經是過多投資了,那政府還去投這些項目,估計市場的回應也不會很強烈。」

但他擔憂,巨額投資計畫對實體經濟的拉動效果很小,其中的過度投資和浪費性投資反而可能導致地方政府債務上升和經濟增長環境惡化。

瑞銀(UBS)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中國地方政府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應該有下行的壓力,因為資金很難得以保證。地方政府以往依靠賣地和房地產相關收入來進行投資和建設的「土地財政」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劉勝軍說:「PPP模式的效果會怎麼樣,能帶來多大的資金投入,還是需要觀察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要通過大規模的減稅,恢復市場信心,讓民間能夠進行更多的消費和投資。」

地方債新一輪融資模式將開啟

在地方財政收入下降,民間資本對中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回報效果表示懷疑而卻步不前的情況下,中共似乎只有再度打開地方債融資的口子。


在地方財政收入下降,民間資本對中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回報效果表示懷疑而卻步不前的情況下,中共再度打開地方債融資的口子,地方債或捲土重來。(Getty Images)

陸媒《經濟參考報》5月19日報導,中共發改委日前向各地方發改委下發《專案收益債試點管理辦法(試行)》方案。業內人士稱,受經濟下行和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影響,新一輪地方政府融資模式將全面開啟。

中東部省分某地市級城投人士表示,最近因中共政策鬆動,其所在省分的融資平臺正在忙碌即將到來的發債工作。該人士表示,除發行省政府下發給該市近百億一般債券外,聽說發改委今日也將放鬆專案收益債的相關要求。

該城投人士所說的專案收益債政策的寬鬆,根據中共發改委下發各地方發改委在《專案收益債試點管理辦法(試行)》,專案收益債中的項目收益可以包含50%的財政補貼。

地方債或捲土重來

對於地方債風險的控制,中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2013年12月已經提出「修明渠、堵暗道」的說法。

中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表示,在他看來,「修明渠、堵暗道」意味著要正式啟動地方債,以政府直接債務取代現在的地方通過平臺、企業借債等形式形成的政府性債務。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副主任錢立說,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結構非常複雜。「預算法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一些地方政府就創造了很多融資工具來借債」,「很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除了向銀行貸款外,現在又搞集資、搞信託,帶動了銀行、財政、土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目前,地方融資平臺的功能再度被認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打破了中共《預演算法》不允許地方政府直接發行債券的框框,表明中共此前「修明渠、堵暗道」的措施已經失去作用,地方債或捲土重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