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神農嚐百草 中華農業和醫藥鼻祖

?"
神農氏嚐遍百草,最終找出了365種藥材,可以治病。他來人世間為中國人建立了相當完整的醫藥基礎,後世幾千年來中藥發展,都是建立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大紀元)

自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後,天上又下來了一些神,教人掌握各種基本的生活技能與知識,開始了神與人同在的遠古時期。

神農氏就是其中一個來到人間的神,他是中國古代三皇之一,他教人類種稻穀、認識草藥,被稱為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祖。

文 _ 周慧心

「三黃」之一 神農氏

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三皇」意指「天皇、地皇、人皇」,他們分別是女媧、伏羲、神農。三人分別被尊稱為「女媧氏、伏羲氏、神農氏」,而「氏」的原始意義是神祇之意,三人皆有神通法力。

關於神農氏,《史記‧補三皇本紀》中記載,炎帝神農氏姓姜,他的母親叫女登,是有媧氏的女兒,少典的妃子。因感應神龍之氣而生下炎帝。《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面龍顏」,出生就有個水晶肚,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


神農氏像東漢畫像石(拓片)。(維基百科)

他砍削木頭做成犁頭,彎曲木頭製成了犁柄。這種農具給耕田除草帶來便利,他就用它來教導天下民眾,所以號稱神農氏。神農氏開始蠟祭,用紅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並品嚐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味,才有醫藥;又製作了五條弦的瑟;在中午時分設置市集,使他們相互交換貨物。神農氏將八卦重疊推演成為六十四卦。

神農氏起初定都於陳,後來遷於曲阜,在位一百二十年去世,埋葬在長沙。

神農嚐百草

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很艱苦,由於各種疾病的侵襲,人們又不知道如何治療,因此很多人只能等死。炎帝看在眼裡,非常著急,決定要找尋治病的方法。《史記‧補三皇本紀》記載:「神農氏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嚐百草,始有醫藥。」

神農踏遍三山五嶽,採集天下異草,用赭鞭逐一抽打,藥草經過鞭撻,無論有毒無毒,或寒或熱,各種性質都會呈露出來。為了進一步辨識藥物的性味和功能,神農又親嚐百草,以身試藥。

神農每天都堅持品嚐各種各樣的草木,然後記下各種草藥的藥性、氣味與種類,及適合治療哪些疾病。為了盡快掌握各種藥性,他每天都日以繼夜地工作,幾乎每天要嚐百種草藥,甚至曾經「一日而遇七十毒」。幸虧他的身體是玲瓏透明的,從外面就可看清五臟六腑,所以能夠知曉中毒部位,馬上找到解救的方法。

一天,他嚐了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嫩葉後,這種植物就在肚子裡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到處流動洗滌,好似在肚子裡檢查什麼。於是他就把這種綠葉稱為查,後來人們又把查叫成茶。神農長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嚐試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幾次,全靠茶來解救。

就這樣,神農一次次冒險、一次次品嚐,終於掌握了大部分草藥的性能。他總結了許多用什麼藥可以治什麼病的經驗。最終神農氏找出了365種藥材,可以治病。他來人世間為中國人建立了相當完整的醫藥基礎,後世幾千年來中藥發展,都是建立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

《神農本草經》將百草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種,可以養命、輕身、延年。中品一百二十種,可以養性、補虛、益氣。下品一百二十五種,可以治病。

神農架的傳說

傳說神農為了找尋草藥,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曆山出發,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歷經千辛萬苦,趕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虎豹蟒蟲,來到一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的地方。此地長滿了奇花異草,異香撲鼻。

神農站在山腳下仰望高山。怎樣才能上去呢?忽然,幾隻猴子順著高懸的古籐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他靈機一動,讓臣民們砍木桿、割籐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層。春去夏來,秋去冬至,整整搭了一年,搭了360層,才搭到山頂。傳說,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的辦法。

神農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白天,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嚐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藉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飢,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神農踏遍了每一座山嶺,嚐出了麥、稻、穀子、豆子、高粱能充飢,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嚐遍了各種草木,將毒草和藥草加以區別,發現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能治一百種以上的病,寫成《神農本草》,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

神農準備下山回去時,放眼望去,發現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桿,落地生根,淋雨吐芽,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為難,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庭去了。

為了紀念神農氏嚐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始種五穀 開啟農業

人類逐漸繁衍,遊牧、狩獵所獲得的糧食已不能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神農便找尋其他食糧的方法。據說,有一天從天上降下穀米(一說丹雀銜來九穗禾),他嚐了一下,覺得很香,便命百姓把穀種收集,然後播種在開墾過的黃土上,引水灌溉,使得五穀順利成長。百姓獲得充足的食物。

還有另外一個傳說。一天,神農在找尋食糧的路上累了,便在一棵樹下睡著了。睡夢中,受神女的點化,醒來後在山洞附近找到了一株能供人類食用的稻穗。神農在一片水田裡試種了一年,秋後果然收穫了一擔金燦燦的果實,他給果實取了個名叫稻穀,給花草也取了個名叫禾苗。然後,他將種植方法教授給人們。

為使耕種更方便,神農氏「斫木為耜,揉木為耒」(《易‧繫辭》)發明了翻土用的耒耜、鋤頭等農具,提升耕種的效率。正是在神農時代,中華民族開始進入了農業部落社會。人們為了感激神農給人類帶來的幸福,尊崇他為農業之神。


臺灣竹南鎮五穀先帝聖像。(Taiwania Justo/維基百科)

建市場 教養蠶製陶器

此外,神農氏還「治麻為布,以禦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削桐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場,以利民生;剡木為矢,以安民居」,完成了從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田耕的轉變,實踐了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跨越。

神農教人們養蠶吐絲,織麻為布,此後人們才有了衣裳,可以抵禦寒冷的天氣。

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食物。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

作五絃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娛百姓之情。

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以日中為市,鼓勵大家互通有無,首辟市場,倡貿易,以提高生活質量,開了經商的先河。

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防止野獸的襲擊,以及外來部落的侵犯。

神農是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者,完成了教授人類衣食住行的使命。◇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