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WTO過渡期滿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被否定

?"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於2016年12月11日屆滿15年。(AFP)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近日屆滿15年,奧巴馬政府已正式決定不會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候任總統川普在愛荷華州的集會上也表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體、也沒有遵守規則,現在是讓中國服從規則辦事的時候了。

文 _ 蘇晨

儘管中國認為美國和其他WTO成員國應從2016年12月11日起給予其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歐盟和日本相繼宣布拒絕履行承諾,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醞釀在多個行業加收懲罰性關稅措施。

美國拒絕在12月自動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方認為,其一,時間到期並不意味著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自動授予;其二,中國市場經濟改革尚未達到預期,特別是在鋁業和鋼鐵行業,還存在著產能過剩等問題。

歐盟也不準備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指,中國市場經濟最大的阻礙即是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另外,歐盟也認為,中國沒有達到歐盟界定的市場經濟的五個標準。

日本12月8日宣布,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這意味著日本將繼續維持被它認定為傾銷的中國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

川普:中共不按規矩辦事

川普12月8日晚間在愛荷華州的謝票集會上表示,中國導致了美國幾乎一半的貿易赤字,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中國仍然需要很多的說明,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將中國定為非市場經濟,這是大事。他們不按照規矩辦事,而現在到了他們服從規則的時候了。

川普指責北京稱,中國對美國企業不公平徵稅,偷竊大量的知識產權,還操控貨幣貶值、產品傾銷,在北韓核議題上也沒善盡其應負的責任協助。


川普指責北京偷竊大量的知識產權。圖為北京攤販賣盜版DVD。(AFP)

另外,在北卡羅萊納州演講中,川普甚至怒批中國是「史上最大工作小偷」。川普稱,「自從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損失117萬個工廠,損失慘重。我們活在世界上、史上最大的工作小偷之下。」

中共被視為規矩破壞者

過去15年,美中貿易逆差累計達到3萬5000億美元。前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正是當年與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進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者。作為把中國引入世貿組織的關鍵人物,白茜芙認為,中共並未履行自己的入世承諾,即讓市場在經濟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白茜芙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模式目前面臨很大壓力,伴隨外部需求減緩和出口萎縮,中國需要從依賴出口轉為擴大內需。而產能過剩危機、環境污染、貧富懸殊以及GDP持續增長的政治壓力,讓中國經濟情況十分複雜而不穩定。

她認為2007至2008年左右,跨國企業在中國曾有過黃金期,但中共視美中商貿為零和遊戲,對美國企業逐步採取歧視政策,尤其是以信息和通信產業為目標。這傷害了美中經濟關係,也讓中國自己受損。現在很多企業都對中國的商業環境感到悲觀。中國經濟增長緩慢,對外資不友善,讓中國缺少先進技術。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在11月發表的2016年度報告中,對中國的評估結論是,「中國不是市場經濟,近期內也不會向此方向發展」。

該委員會委員、前參議員Jim Talent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整合國有企業,給他們更多貸款,不允許私有銀行,沒有真正的貨幣改革,這些讓我們認為中國的改革不會到來。」

過去15年,中國分享到世貿紅利,但中共種種違反世貿原則的做法卻令西方企業日益不滿和失望。川普新政府上臺後,美中之間的貿易關係很可能被重整。

中國輸掉WTO大部分訴訟

在入世15年期滿的同時,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著諸多挑戰:它正在經歷25年來最慢的經濟增速。而在此前的許多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後每年經濟增長都達到兩位數。


中國若能取得市場經濟地位,除了贏得聲譽和地位外,並能大大地減輕針對中國貿易的抵制和反傾銷關稅。(AFP)

市場經濟地位對於中國而言非常重要,除了隨之而來的聲譽和地位外,還能很大程度上地減輕針對中國貿易的抵制和反傾銷關稅。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政府毫無疑問地在大量補貼國有企業,鼓勵國企降低產品價格、向世界各地傾銷。不過北京反對這一說法,並稱中國公司是在沒有政府的支援下自由運營的。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項目副主任斯科特.甘迺迪(Scott Kennedy)說:「評判中國是否遵守入世承諾最中立的裁判就是WTO自己。」

甘迺迪說,目前中國輸掉了在WTO的大部分訴訟。在24個與中國有關的WTO案件中,有16個已經下了判決。

甘迺迪表示,「根據我的統計,中國輸了其中的13個案子,另3個輸贏各半。針對中國的訴訟,大部分與中國工業政策有關,WTO一再發現中國在這方面沒有遵守承諾。」

就美國等國家否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自由亞洲電臺引述胡少江的評論指,各國對中共政府操控市場的批評大體上是站得住腳的。中國執政黨和政府的操控既不受市場制約,也不受法律制約,這是中國的市場化改革無法深入的最主要障礙。

胡少江表示,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加入全球化所帶來的正面效應能夠消化許多政府操控經濟的負面效應,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深化和中國市場的擴大,這種操控的負面效應越來越大,且負面效應的主要承擔者是中國的底層民眾。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國際關係問題,更是中國能否真正深入改革的內政問題。

12月12日,針對美國、歐盟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中共商務部在其網站上發布聲明,表示將訴諸世界貿易組織。

甘迺迪認為,美中不必要爆發全面貿易戰,但未來幾個月貿易關係會變得緊張。「解決爭端需要雙方的政治意願,一部分會通過WTO爭端顯示出來,如我們看到中國今早提出的訴訟;一部分會通過談判解決,如雙邊投資協議;還有一些川普競選中提出的問題。我們有很多雙邊和多邊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但他也表示,根本的改變還是來自中國自身。◇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