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美國醫學家首次證實健康與精神有關

?"
從祛病健身角度看,冥想可被視為一種腦體操,能夠健腦、延緩衰老;從西醫角度看,也具有抗炎和影響基因表達的功效。圖為法輪功靜功修煉。(Jeff Nenarella/Epoch Times)

醫學界首次找到證據,說明心理與健康之間確實存在著生物學聯繫,人類只要減低心理壓力,就可能減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此外,據一項最新醫學研究表明,打坐「片刻」即可減輕心理壓力。

編譯 _ 張秉開

美國醫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不良精神狀態和身體疾病存在聯繫。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人長期處於心理壓力時,大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區域表現出更活躍的狀態,它影響了免疫功能,進而造成心臟病。


心理壓力會使大腦中的杏仁核活躍,其血液中的炎症物質水平增高,而這些物質會造成血管壁發生炎症變化,最後導致心臟病。(Fotolia)

據美國之音1月11日報導,該研究負責人、哈佛大學醫學院心臟病學家阿姆德.塔瓦戈(Ahmed Tawakol)博士解釋,杏仁核對來自體外危險的反應最靈敏,在有心理壓力時,即使是在人休息狀態下,都比其他神經區域表現得更活躍。

塔瓦戈博士表示,在五年實驗期間,觀察近300名受試者的大腦活動成像圖,注意到其中有22名心臟病或中風患者的杏仁核的活動特點,表現出和疾病有關係:當杏仁核的活動增強時,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

塔瓦戈博士進一步解釋:「杏仁核的活動非常強時,說明人很快就會得病;其活動為中等強度時,人會在稍晚一些得病;而那些沒有得病的人,其杏仁核的活動程度相對來講總是很弱。所以,我們看到杏仁核的代謝活動程度和以後人是否得病存在一定的聯繫。」

杏仁核的活動非常強意味著人的心理壓力很大,其血液中的炎症物質水平也很高,而這些物質會造成血管壁發生炎症變化,最後導致心臟病。

報導說,雖然醫學界早已了解人的不良心理(或精神)狀態更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但是一直不能確定心理與健康與否的具體關係。

這項研究首次找到證據,說明心理與健康之間存在的生物學聯繫。因此,塔瓦戈博士表示,無論使用藥物或改變生活狀態,只要減低心理壓力,就可能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

該研究發表於近期的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

研究證實 打坐可減輕心理壓力

而據一項最新醫學研究表明,打坐「片刻」即可減輕心理壓力。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精神病學研究》中發表報告指出,與普通的改善睡眠等方法相比,打坐能「非常明顯地減少應激激素和炎症反應」,提高心理承受力。

據美國之音 1月25日報導,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系醫學博士伊麗莎白.霍格(Elizabeth A. Hoge)解釋:「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也稱為「正念冥想」)的打坐方法是一種相對便宜和低恥感(low-stigma)的治療方法,研究結果進一步有力說明,打坐可以提高對應激的耐受力。」

喬治城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89例焦慮症病人,嘗試使用正念禪修和普通減輕心理壓力兩種方法給予治療,對比療效是否相同。

普通減輕心理壓力療法為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及其他輔助方法。

研究人員監測參與試驗者的應激激素ACTH、炎症蛋白IL-6和TNF-α的水平,來衡量人對心理壓力的承受程度。「我們測試患者的耐受性。」霍格解釋說:「因為這是最根本的問題——我們能讓人提高心理承受力嗎?」

結果發現,正念禪修的打坐方法療效優於普通減輕心理壓力方法。研究人員描述,在接受普通的改善睡眠等減壓方法的試驗者中,他們的焦慮情況惡化了,無法承受心理壓力測試,而進行打坐冥想的試驗者卻能通過測驗。

這種明顯的療效差別說明,打坐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力,或者說,能夠減輕心理壓力。◇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