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從納什經濟學看人類社會的前景 --淺說「納什經濟學」


(Pixabay.com)

文 _ 林川

在科幻片《第十三層樓》(The Thirteenth Floor)中,幾名科學家在電腦中模擬了1937年的洛杉磯。按照他們的說法,之所以選擇這個年代,是因為「這是人類的青年時代」。

的確,當時人類從中世紀走出,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無論在文化上,或是在物質上,都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人類,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相信,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能夠確保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保障經濟的健康發展。而民主的政治體系,則能帶來有效和廉潔的政府。

根據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價格的漲跌反映了物質資源的稀缺程度。一種物品價格高,說明它供不應求。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會增加這種商品的產量,同時減少這種商品的需求。這種供求關係,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給整個社會帶來最優化的資源配置。因此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無意間給整個社會帶來了福祉。憑藉這隻「看不見的手」,只要允許經濟「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就可以自動達到經濟的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在政治制度上,人們認為自由選舉能夠把最有能力的人推舉為政治領袖,再加上民主監督,就能夠保障政府的廉潔。這樣看來,似乎政治體制,也能自動保持在最佳狀態。

有了這兩個保障,似乎一切困苦,都已經成為歷史,人類沈浸在希望和樂觀之中。

然而,博弈論的發展給這種樂觀情緒潑了一瓢冷水。在著名的囚徒兩難問題遊戲中,兩名囚徒是一個案件的同犯。他們兩人被分別審訊。任何一個囚徒,如果招供,就會得到減刑的獎勵。但不同決定導致的刑罰年數不同:

狀況一:囚徒甲招供,囚徒乙招供:甲判刑2年,乙判刑2年;

狀況二:囚徒甲招供,囚徒乙不招供:甲判刑0年,乙判刑3年;

狀況三:囚徒甲不招供,囚徒乙招供:甲判刑3年,乙判刑0年;

狀況四:囚徒甲不招供,囚徒乙不招供:甲判刑1年,乙判刑1年;

可以看出,不論囚徒乙做出什麼選擇,囚徒甲選擇招供都要比不招供對自己更有利。同樣,不論囚徒甲做出什麼選擇,囚徒乙招供都比不招供對自己更加有利。因此雙方都會選擇招供,這是這個遊戲的穩定點(又稱均衡點):也就是,每個人各判2年徒刑,雙方加起來一共遭到4年徒刑。可是如果雙方都不招供,每個人只會遭到1年徒刑,兩個人加起來一共2年徒刑。因此,雙方都不招供,對每個人和整個團體都有更大的好處。但是隨著個人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每個人和整個團體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失。這個結果,和亞當.斯密的觀點相反。

囚徒兩難問題,是非合作博弈中的一個重要例子。電影《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中的主人翁,約翰.納什對非合作博弈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指出,非合作遊戲中存在均衡點(均衡點是指博弈中的穩定對策,雙方一旦選擇這套對策,任何一方都沒有改變對策的動機)。這一發現,是博弈論中的一大進步。由於這項研究意義重大,他僅憑28頁的論文,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1950年)。1994年,他又憑借這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囚徒兩難問題中,雙方都會選擇「不合作」的策略。這給人類社會的前景,投下了一絲陰影。為了找到激勵人們互相合作的動機,學者們研究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博弈模式。

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有學者問到,如果囚徒兩難問題多次重複,參與者是否就會採取合作策略呢?因為如果一方採取不合作的策略,作為報復,下次另一方也會採取不合作的策略。為了吸引對方的合作,雙方會不會選擇合作呢?

假如說,這個遊戲重複10次。在玩第10次時,由於沒有第11次了,雙方不必考慮下一局,因此都會採取不合作的策略。逆推到第9次。雙方都知道對方在第10次反正也要採取不合作的策略,因此在第9次就會採取不合作的策略。依次類推,雙方在第一次就會選擇不合作的策略。因此即便在多次遊戲的情況下,博弈的穩定點,也是不合作策略。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辦法讓參與者互相合作了呢?根據定義,非合作博弈,是無法實施法規的博弈。而合作博奕,則是能夠以法規確保合作行為的博弈。只有遊戲的法規能夠維持,才能保證參與者的合作行為。這是確保合作的關鍵!

那麼我們的現實生活,是合作博弈,還是非合作博弈呢?應該是兩者兼而有之。然而隨著社會道德的下滑,不合作的行為,已經越來越多。法律並不能保證民眾不做壞事。過份的監督,也只能帶來官僚主義的氾濫,其結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當警察看不見時,還是有人要做壞事的。

回想從前,人們相信神的存在,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才能主動不做壞事。這或許是人類博弈的最根本法規。

如果說,1937年是人類的青年時代,那麼到了今天,人類社會已經到了衰老的時候了。人心冷漠,貪汙腐化盛行,恐怖主義猖獗。人沒有神的指引時,人類文明到底能維持多久?神的存在,對人類不是束縛,而是福祉。◇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