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唐詩中虔誠禮佛的身影——孟浩然


孟浩然虔誠向佛,心向修煉,曾在石城寺的彌勒佛像前虔誠禮拜。圖為石城寺(浙江新昌大佛寺)入口。(大紀元資料室)

悠悠千古歲月,彈指一揮間,遙想當年大詩人孟浩然虔誠在佛像前禮拜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

詩人用他的妙筆提醒著世人,不要忘記來到世間的初衷, 淨化身心,洗滌心中的污塵蒙垢,才能撥雲見日,踏上歸途,這是期盼已久的宿願。

文 _ 秦山

石雕彌勒大佛 歷經三位高僧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虔誠向佛,心向修煉,曾在石城寺的彌勒佛像前虔誠禮拜。他的詩作〈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就是這段心路歷程的見證。

石城寺,又名寶相寺,又稱新昌大佛寺,前身為隱嶽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山清水秀,巖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風景幽奇。


新昌大佛寺石彌勒像。(三獵/維基百科)

新昌大佛寺,全寺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大佛寺裡最負盛名的文物是開鑿於峭壁內的石雕彌勒大佛,通高超過16米,兩膝相距超過10米。大佛寶像坐落於仙髻巖的石窟中,石窟之外為大雄寶殿,為大佛寺的核心區域。大佛造像座高約2米,整個造像宏偉壯麗,被稱為「江南第一大佛」。

據《新昌縣志》記載,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486至516年),前後營造30餘年。此佛像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幾尊石雕大佛之一。石彌勒像不僅以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著稱於世,而且在佛教造像藝術上也獨具特色。

石像盤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端莊慈祥。額部寬闊,鼻梁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頂有螺髻。身披袈裟,衣著皺摺自然流暢。

大佛寺的開山和尚是東晉名僧曇光。曇光是江蘇昆山人,自幼出家,拜訪名師,鑽研佛學,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僧人。東晉永和初年,曇光漫遊江左,宿石城山下,見這裡古木參天,石壁千仞,青藤繞石,環境十分清幽,就披荊斬棘,在此處山洞裡修行。

南齊永明年間,僧護來到石城山隱嶽寺,做了隱嶽寺的住持。據記載,南齊永明四年(486年),僧護見仙髻巖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現,而且每至此處能「聞管弦聲」,決心就在此巖壁上雕刻彌勒佛大像。

石壁堅硬,進展緩慢,至齊建武年間,僧護圓寂時,只粗粗鑿出頭部形象,臨終前仍發誓「來生再造成此佛」。其弟子僧淑等繼其業續鑿,但後來因為「資力莫由」而停工。

直到梁天監年間,齊梁時代名僧僧祐受建安王蕭偉之邀,專程來到隱嶽寺主持鑿刻石佛的工程。僧祐是律學大師,也是古代傑出的佛教文史學家、雕刻家。

僧祐來到隱嶽寺,見僧護和僧淑所鑿的石佛「失在浮淺」,於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張,因舊功鏟入五丈」,「捫虛梯漢,構立棧道,狀奇肱之飛車,類仙腹之懸閣,高張圖範」,造成極精美的石彌勒佛坐像。石雕彌勒大佛終於在天監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

南朝梁著名文藝評論家劉勰,特為之作了〈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讚譽這座石彌勒像是:「不世之寶,無等之業。」

這座「命世之壯觀,曠代之鴻作」是經過僧護、僧淑、僧祐三人相繼建造而成的,主體工程的設計和完成者是僧祐。在大佛寺大雄寶殿的三層樓閣上,立有「三生聖跡」的匾額,就是指這三位法師鍥而不捨地雕鑿石佛的歷史。

至盛唐開元廿年(公元732年)前後,玄儼律師對石像作了重大修整,施以「七寶、八珍」,石胎金身,煥然一新,寺宇殿堂也整修一新。

石城寺禮拜

回顧了石城寺的石雕彌勒大佛的歷史淵源,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孟浩然的詩作〈石城寺禮拜〉。

盼得彌勒大佛的度化


清幽古禪庭院,一片莊嚴肅穆。「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是孟浩然內心最深刻的拜佛感受。(大紀元)

晨鐘暮鼓,天香裊裊,天樂縈繞,清幽古禪庭院,一片莊嚴肅穆。當目睹了彌勒佛像,可以想見作者心中升起無限敬仰和感動的情懷,這是多麼神聖的佛門之地啊!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這是作者內心最深刻的拜佛感受。深受佛法的薰陶,詩人早已被佛法的博大精深所震撼,而當親眼目睹了石雕彌勒大佛的莊嚴法相,更是下定決心,用心修行,希望得到彌勒大佛的度化。

「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表現了詩人堅定對佛法修煉的決心和意志。塵世中的繁華和一切功名利祿,以及讓自己牽掛的恩恩怨怨,在這時都顯得那樣的渺小呀!只要心中裝著佛法,不斷的在法中精進,思想中的不好念頭以及執著的各種人心一定都會去掉。

悠悠千古歲月,彈指一揮間,遙想當年大詩人孟浩然虔誠在佛像前禮拜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詩人用妙筆提醒世人,不要忘記來到世間的初衷,淨化身心,洗滌心中的污塵蒙垢,才能撥雲見日,踏上歸途,這是期盼已久的宿願。◇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