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物聯網帶來時代巨變 華為5G領導全球?


華為想在5G 領域領導全球,但做不到。圖為2018年12月20日,上海一個中國移動5G體驗中心的華為展位。(AFP)

各國對將目標瞄準物聯網和5G領域的華為保持警惕,並非害怕競爭、被中國超越,而是因其間諜風險。

事實上,5G設備的核心組件複雜,其中天線列陣、數據轉換器和FPGA等核心技術方面,都可能卡住華為的脖子。

文 _ 王淨文

物聯網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

1995年,比爾蓋茲在《未來之路》中,描述了他的智慧家居狂想;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主任愛斯頓(Kevin Ashton)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簡單地說,IoT就是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路。

如果說我們現在處於互聯網時代,互聯的只是計算機,而且計算機的所有信息都需要人工鍵盤輸入或掃描讀取,而物聯網把我們身邊的所有物體,通過無線電裝置、寬頻網帶等,自動與電腦相連,電腦中心再通過電子元件實施各類偵測、識別、控制等,而且電腦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和處理各類問題。

如果說互聯網顛覆了零售、教育、金融、旅遊與交通等各個行業,那物聯網時代又將重新定義運輸物流、工業製造、健康醫療、智慧型環境(家庭、辦公、工廠)等產業的疆界。其中,智慧家庭領域進入門檻較低,競爭最激烈,而智慧運輸領域則是成長最快的,Tesla等智慧車顛覆了汽車產業。物聯網也將顛覆金融產業,比如AllState保險公司利用汽車感測器蒐集駕駛人資料,能準確地判斷駕車風險高低,從而制定不同的保費。

1998年IoT概念被提出,但直到2007年,iPhone的出現才為物聯網拉開了序幕,因為手機是物聯網裝置的操控中樞,通過手機我們可以控制智慧車、智慧家庭等設備。這10年中各類感測器價格從1.3美元滑落到0.6美元,RFID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價格也下滑到0.1美元。全球家庭Wi-Fi通訊協定覆蓋率已達25%,更省電的ZigBee進入一般家庭。


物聯網時代,舉凡家庭、辦公、工廠智慧型環境,都須應用5G服務才能推動發展。圖為2018年10月25日新德里「印度移動裝置展」。(AFP)

比如,如果我們家的空調、冰箱、電飯鍋都通過RFID標籤、感測器和Wi-Fi與我的手機相連,我走出辦公室準備回家時,就可給我家的電子設備發出指令,它們會根據我回家時間以及路面交通情況,精準地、自動地把空調打開,把飯做好,假如冰箱裡雞蛋或牛奶、蔬菜快用光了,冰箱會自動生成一個購物清單,並自動發送到超市,到時超市就會自動送貨上門。假如身體裝置發現我的血壓升高,就會自動購買降壓食品或降壓藥。

物聯網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

理想中的物聯網時代,各類電器都會變得「有意識」且善解人意,物聯網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也帶來更多的安全。例如英特爾在物聯網論壇曾展示輸油管檢測系統,漏油時感測器會發出訊號,可以避免氣爆事件重演。

據Harbor Research調查,2020年將有100億個以上的連網物體,潛在商機超過1兆美元。

如今,全球科技巨頭都在搶奪物聯網高地。比如,Google與蘋果在爭奪智慧車、智慧家庭、健康醫療等領域的客戶。但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預測,至2017年,50%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將源自創業三年以內的新創公司,因為他們善於以低成本的電子產品、3D列印工具以及開放硬體,創造物聯網裝置。

與傳統的以及互聯網盈利模式不同,物聯網開創了很多新型商業模式。第一種是以數據資料為核心的模式,俗稱「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例如Nest Labs與電力公司Electric Ireland達成協議,只要民眾和該電廠簽署兩年合約,就可以獲得免費的Nest溫控器,讓原本售價為250美元的溫控器變成0元。本來由民眾買單的Nest溫控器硬體改由電力公司買單,而電力公司則享有Nest使用者的用電大數據,這些數據能讓電力公司有效地節約發電。

第二種是產品即服務模式,透過軟體升級和大數據,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例如奇異公司在波音787飛機的GEnX引擎中裝設感測器,記錄每次飛行數據,藉此提前一個月預知飛機引擎需要維修;智慧車商Tesla則透過OTA(on-the-air)線上軟體升級,直接上門修復有問題的汽車,車主不需要跑維修廠。


物聯網時代,各類電器都會變得「有意識」且善解人意。智慧車商Tesla可透過線上軟體升級,直接上門修復有問題的汽車,車主不需要跑維修廠。(Getty Images)

第三種是產品共享模式,廠商擁有硬體產品,使用者依硬體使用量付費,知名案例:YouBike、Zipcar等。

當然,物聯網的方便,是以犧牲人們的隱私為前提的,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各式儀器記錄下來,存放在資料銀行,然後被打包成商品販售。另外,安全也成了關心的話題,而如何實施物聯網,就成了各國競爭的重點。

5G將在物聯網時代大放異彩

由於物聯網有大量數據需要傳送,這就對網路的速度、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代移動通信(5G)的高傳輸速度能在幾秒鐘就下載一個正規的電影,但這對無線網路的頻寬提出了高要求,同時,如何容納更多裝置連線也是研究重點。目前競爭主要分為兩大陣營:日韓為主的陣營強調是寬頻效能提升;而北美與歐洲則強調多裝置連線、非消費型與物聯網應用等。

PCMag網站報導指出,2018年2月平昌冬奧期間,韓國電信商KT Telecom利用28GHz頻段試辦了速度可達20Gbps、延遲不到1ms的5G網路。KT的5G測試內容包括用來追蹤越野滑雪的Omni-View App、可提供第一人稱視角的sync view、連網車展示、無人機傳遞聖火等。

5G標準基本確定 中國仍在追趕

關於5G,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和美國之爭,更具體一點則是華為和高通之爭。這種言論在2016年底華為主推的Polar碼被3GPP會議上決議成為5G eMBB 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後,更是甚囂塵上,國內無論是媒體還是公眾都一致歡呼「華為拿下5G」。

而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尤其是美國商務部對中興激活禁售令以來,這種言論忽然偃旗息鼓了,很少再有人提起,甚至華為也刻意迴避「與美國競爭」這樣的說法。

5G標準由一個複雜的體系組成,包括了基帶、控制、空口協議等等。在這個體系中,國家標準化組織、網路運營商(比如中國移動、NTT Docomo、Verizon)、設備製造商(比如高通、愛立信、華為、三星、Intel)等參與者都貢獻了一定的標準。

比如在5G新空口協議上,全球累計聲明標準專利總數高達5124項,其中,華為以1481項聲明專利排名第一,愛立信以1134項聲明專利排名第二,三星以1038項標聲明專利排名第三,體現了華為在網路空口協議上的優勢。

而高通則在基帶和控制上的專利優勢比較明顯,畢竟高通擁有壟斷性專利優勢的CDMA。總體而言,在5G專利擁有數量方面,高通占據15%的專利,三星擁有13%,諾基亞也坐擁11%,愛立信擁有8%,而以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合計獲得了全球5G基礎專利數量超過20%。

但是,雖然高通在5G專利的數量上並不是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但在專利的質量上,不能否認,高通還是處於霸主的地位。因為5G的專利分為必要標準專利和非必要專利,高通手握的15%的專利很多都是必要標準專利,而華為等中國廠商手握的20%的專利很多都是非必要專利。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必要專利是無法繞過的,要實現組網必須要用到,而非必要專利是可以繞過的,沒有它也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建一棟大樓,鋼筋、水泥、磚頭是必要的基礎專利,而至於樓裡用什麼樣的電梯,甚至屋子裡用什麼樣的窗簾,這些就是非必要專利。

正是由於高通在5G必要專利上的霸主地位,它制定了其5G專利費標準——完全使用高通移動網路核心專利:單模5G手機收取手機整機售價的2.275%,多模5G手機(3G/4G/5G)收取3.25%;非完全使用高通移動網路專利:單模5G手機收取4%,多模5G手機收取5%。這樣來算,目前大陸手機廠商大部分都要交5%的「高通稅」,預計將超過30億美元,而蘋果一年繳納的「高通稅」高達20億美元。


高通在5G必要專利上占有霸主地位,目前大陸手機廠商大多要交5%的「高通稅」。圖為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在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Getty Images)

2018年6月14 日,第五代移動通信(5G)獨立組網標準正式凍結,這意味著 5G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5G第一階段標準實現了對「增強移動寬帶」(eMBB)和「低時延高可靠物聯網」(URLLC)兩種重要場景的支持,剩下的一個場景「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的網路標準要等到2019年12月才能確定。但前兩個場景基本上實現了所有5G的新特性和新能力。

那在第一階段的5G標準中,中國擁有多少控制權?

在「增強移動寬帶」(eMBB)場景的網路接口協議,早在2016年凍結的非獨立組網的5G標準中已經進行了明確——美國運營商和企業(主要是高通)主推的LDPC碼被採納為5G eMBB場景的數據信道的數據信道編碼;中國通信企業(主要是華為)主推的Polar碼被採納為5G 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Polar碼不是華為提出的,只是華為在Polar碼的研究上比較深入,擁有的專利比較多,畢竟華為在這上面花了8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的研究投入。

在當前已確定的5G標準中,中國的主導權有多少了?「我們很難說『中國已經處於領導地位』,甚至我們也很難說『與美國平分秋色』,事實是,中國仍然走在追趕的路上。」搜狐科技這樣評論說。

若無美國技術 華為很難發展

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副總裁、資深網路安全研究員詹姆斯.路易斯(James Lewis)日前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各國對華為、中興的5G開發保持警惕,並非害怕競爭、被中國超越,而是因為中共對內監控民眾的事實,讓各國無法緩解中國電訊企業帶來的真實間諜風險。

路易斯在最新研究報告《5G將如何塑造創新和安全——入門書》(How 5G Will Shape Innovation and Security: A Primer)中,詳細介紹了5G重要技術背後的企業排名、技術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中共目前發展5G在技術上遭遇的卡脖子情況。

5G涉及的設備廣泛,核心組件大致包括八個:小型天線列陣、數據轉換器芯片、小型芯片組、以太網交換機芯片、小型功率放大器、網路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服務器。在這些核心組件中,歐美企業,尤其是美國大科技公司是5G技術發展和部署上最有力的參與者;同時,在天線列陣、數據轉換器和FPGA等核心技術方面,更可能卡住華為和中興的脖子。

目前,天線陣列技術是歐盟的Alpha Wireless與愛立信最強,隨後是美國的Galtronics。數據轉換器芯片就只有兩家美國公司獨占鰲頭,分別是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Analog Devices。

路易斯的報告尤其指出,中共曾試圖建立自己的數據轉換器,但沒有成功,這可能是未來中共卡脖子的技術之一。

再次,低噪聲功率晶體管和功率放大器也是另一個關鍵部件,可用於放大小型天線接收到的信號。這一領域也幾乎被四家美國公司以及一家歐盟公司壟斷。

在5G的具體應用上,小型天線還需要「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來連接基帶單元和傳輸網路,而FPGA的兩家主要供應商都來自美國,分別是英特爾以及賽林恩(Xilinx)。

最後,這些許多的組件將組合成「芯片組」。從小型芯片組的製造商來看,雖然有一家中國企業係華為所有,但其餘都是美國的高通、英特爾和Cavium,以及歐盟的恩智浦(NXP)和愛立信。華為並不占據這一市場的主要地位,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公司在這些芯片組的零部件供應方面都已經占據主導地位。


雖然華為能製造小型芯片組,但並不占據這一市場的主要地位。圖為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2018年2月25日在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展示首款5G商用晶片。(AFP)

「在5G關係網中的大部分模塊裡,美國和歐盟仍占據主要份額。」路易斯的報告總結說,不容忽視的是,美國和歐盟也必須在某些方面面對中國公司的挑戰。

美國芯片製造商博通對華為的5G目標尤其重要,它提供支持電信網路的網路處理器。華為的5G基站是連接移動網路的信號處理中心,採用FPGA。

路易斯表示,5G供應鏈具有複雜的內部關聯性,目前的情況就是,沒有關鍵的美國組件,中國的5G生產就無法運作,但美國的關鍵組件又在使用中國產的部件。

另外有資料顯示,華為很多設備的關鍵原件,有40%來自美國進口,一旦特朗普總統宣布對華為實施出口禁令,那華為也就垮了。

官方推進 大陸物聯網發展迅速

由於中共把物聯網相關產業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2025規劃,因此,中國物聯網的應用方面發展比較快。


由於中共把物聯網相關產業列入2025規劃,中國物聯網的應用發展較快。截至2017年底,中國聯通的物聯網平臺已接入近2萬家行業客戶,目前月增長超過400萬。(AFP)

科技新報報導了拓撲產業研究院對日本、美國、中國、韓國在5G應用上的發展情況。

早在2015年,中國電信的物聯網連接數僅為98萬戶,然而只用了短短兩年,這個數字就增長了45倍,在2017年達到4430萬戶。在2017年初,中國移動內部曾預計,全年的物聯網連接數量將淨增6000萬至7000萬,然而最終的完成情況,卻是淨增了1.1億。

截止2017年底,中國聯通的物聯網平臺也接入了近2萬家行業客戶,目前月增長超過400萬。這還僅僅只是開始。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連接總數將超過人的連接數。人們相信,在未來10年至15年內,每一個人的連接,都將撬動數十個甚至上百個物理連接。這些天文數字的物聯網設備,將讓傳統行業之中,許多幾十年都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比如在香港,空調通過物聯網獲得大量數據,連到雲上,通過人工智能就能更有效的節約能源。香港機場一年的耗電花費高達3億港幣,節約15%就意味著節省了4500萬港幣的真金白銀。

2018年5月,據中共官媒報導,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積極推進物聯網在市政工程、社會民生、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的應用,率先在福建建成了首張全覆蓋窄帶物聯網(NB-IoT)網路。「城市井蓋破損、井下水位變化信息自動實時獲取,取代人工巡查;出門在外,用手機就能與家裡的訪客視訊對講、解鎖門禁;家中發生火情,第一時間將警報傳送至業主及消防部門……」

2018年4月,浙江在線報導了坐落於蕭山聞堰街的一個安置房小區——相墅花園小區,擁有浙江首個「8+N」智慧安全平臺系統,包括智慧消防系統、智慧租房管理、智慧物業系統、智能門禁系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人臉識別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智慧社區服務系統等。

國開行貸款加低價 華為全球擴張

華為不光在國內大力推廣5G 物聯網,在海外也大力擴張。大陸媒體匯整如下:

1998年,華為開始向歐美市場進軍,並且在2001年與俄羅斯國家電信部門簽署上千萬美元的GSM設備供應合同。

2003年,華為在獨聯體國家的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位居獨聯體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前列。

2005年,華為與英國電信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正式供貨合同,並且其海外的銷售合同首次超過國內。

2008年,華為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路,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

2009年,北歐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宣布簽署了兩項4G LTE商用網路合同,中國華為和瑞典愛立信將在歐洲建設LTE移動寬帶。

2011年,華為與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Everything Everywhere(簡稱EE)簽署合同,全面升級EE在英國的GSM 2G網路。

2014年,華為在全球建立9個5G創新研究中心,480多個數據中心,加入全球177個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

2015年,華為與歐洲運營商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張1T OTN網路,與英國電信合作完成業界最高速率3Tbps光傳輸現網測試。

2016年6月22日,華為和西班牙電信在深圳簽署了5G&NG-RAN聯合創新協議。這是雙方繼2015年11月5日於香港簽署戰略備忘錄之後,在5G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2016年12月6日,烏克蘭移動運營商LIFECELL與華為、愛立信兩家公司簽署開發烏克蘭第五代移動通信合作備忘錄。

2017年2月,奧地利T-Mobile與華為簽署了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基於4.5G技術進行網路的端到端升級,在WTTx(Wireless To The x)等業務上展開更緊密的合作。

2017年3月1日,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上,華為聯合德國最大的移動網路服務提供商德國電信,展示了基於全面雲化的5G端到端網路切片技術。

2017年4月14日,印尼Telkomsel宣布與華為攜手完成印尼首個FDD Massive MIMO測試,正式拉開了印尼Telkomsel網路向5G的演進之路。

2017年7月3日,華為宣布與阿曼電信公司合作,部署中東地區首個G.fast網路。華為將提供技術支持,協助阿曼電信公司引領中東地區邁入5G時代。

2017年11月,沃達豐Vodafone聯合華為在米蘭完成了在意大利的首個5G新空口連接測試。

華為在海外奪標,不是因為其技術先進,而是報價很低。比如說,一個工程,美國公司報價2億美金,華為的競爭對手中興報價3000萬,而華為只報價800萬。

華為低價競標,早在2008年中國電信CDMA網路設備招標中就曾經震動各界,一個100多億的項目,華為只報價6.9億元,被大陸媒體稱為「地獄瘋狂價」。華為的野心是想與中國電信捆綁在一起,為了日後謀發展。

時事評論員陳思敏在〈國開行助推華為全球擴張的背後〉一文,剖析了任正非與江澤民、陳元的特殊關係。

文章稱,2005年是華為的一個分水嶺,當年度,華為來自海外市場的營收已經超越了國內營收。到了2008年,華為銷售額的75%都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

原因是,2004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國開行)同意向華為的海外客戶提供10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到了2009年,這一信貸額度提升至300億美元。

背靠國開行300億美元授信額度,華為「賣方融資」的採購合同,為海外客戶提供了「巨額、低息、長期」的貸款,買方自己不出錢,這讓華為的出價無人可比。

踩著「六四」血跡上位的江澤民,政治上回報當年陳雲在鄧小平面前保護了江,於是1998年由陳雲之子陳元出面組建了國開行,在成立之初即被確立為正部級機構,而當年央行還只是副部級機構。


江澤民為回報陳雲曾在鄧小平面前的保護,1998年讓陳雲之子陳元出面組建了國開行。國開行助推華為全球擴張,則源於任正非與江澤民、陳元的特殊關係。(新紀元合成圖)

國開行助推華為全球擴張,源於任正非與江澤民、陳元的特殊關係。

國開行幫華為客戶出錢購買華為設備,任正非給了陳元多少回扣,外界不得而知。這裡面當然也有中共官方對華為這個間諜特務機構的財政扶持。

華為把5G當成武器 攻擊他國

華為雖然依靠低價格、低成本,搶占了中共「一帶一路」所經過國家的部分5G業務,但移動通信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相比於價格,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5G之戰不僅僅是一場企業的巔峰對決,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國家利益的博弈。由於華為的中共軍方背景和已經發現的間諜行為,很多國家擔心它會配合中共特務機構監視客戶,一旦使用它的設備或產品,會帶來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華爾街日報》2018年12月8日報導稱,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試圖阻止華為的擴張,因為種種跡象表明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華為的擔憂在今年變得至關重要,因為無線服務即將升級到5G技術,這將使許多硬件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上。與電腦和手機等相比,很多聯網設備的安全措施不夠,更容易遭受黑客攻擊和操控,從而帶來更嚴重的安全問題。

與個人和家庭遭受的威脅相比,工業物聯網面臨的問題更大,因為工業物聯網的節點永遠在線,被木馬控制的機會更大。被操控的殭屍物聯網會自動搜索聯網節點,永不停息的搜尋路由器、信號燈、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漏洞。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提到,目前網路的蜂窩塔設備很大程度上與核心系統隔離,這些系統可以傳輸大部分網路語音和數據流量。而5G技術中蜂窩塔硬件將代替核心系統接管任務,這意味著這種硬件如果被武器化,可能會破壞整個網路。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今年的最新調查報告中說,中共已經將「對物聯網漏洞的利用」武器化。

目前電腦操作系統由微軟和蘋果壟斷,移動設備則是安卓和iOS兩大陣營,中共很難插手。但物聯網是個新興事物,中共正在極力切入。目前阿里巴巴和華為這兩大巨頭都在力推各自的物聯網操作系統。

USCC報告披露,今年3月分「中國標準2035」計畫已經正式在中國工程院啟動,中共試圖從中國的內需市場建立產業生態系,制定自己的技術標準,然後通過「一帶一路」推向全世界。其中包括,中共正積極地在物聯網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委員會」中尋求更大影響力。
報告陳述了中共在過去10年大舉投資物聯網技術,並試圖藉此攻擊軍事與民用目標。報告總結,中共試圖控制物聯網的舉措,威脅著美國國家的安全和經濟利益,因此敦促美國政府就此威脅提出解決之道。

美國政府公開表示,反對華為是因為這家公司可能讓北京在國外成為「老大哥」。一些美國官員擔心,一旦發生戰爭,華為產品可能帶來的後果。比如,如果發生中美南海武裝衝突,北京可能會要求華為中斷或破壞在一個機場或其他戰略位置的通信,還可以通過士兵的個人手機收集有關基地運作的情報。

美國官員強調,華為問題在美中關係中,是一個獨立於貿易戰的國家安全問題。美國擔憂的核心是,中共可能會利用華為的電子設備進行間諜活動,破壞通信或進行其他類型的網路攻擊。

外交部被打臉 幾天內就少了2個

2018年12月10日,就在孟晚舟被加拿大法庭宣布可以保釋的前一天,在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表示,已經有20多個國家的企業已經與華為簽署了5G商用合作,他們分部在歐洲、中東、亞洲和美洲,包括: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德國、意大利、法國、瑞士、英國,土耳其、俄羅斯、馬耳他、摩納哥、拉托維亞、葡萄牙、黎巴嫩、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中國(包括香港)、印尼、巴西簽訂商業合作。

但是,陸慷話音剛落,英國、法國就宣布禁止華為參與本國的5G建設。這無疑讓中共很失顏面。

目前華為在法國市場銷售智能手機和網路設備,如天線、路由器和虛擬網路軟件等。2017年,歐洲、中東和非洲貢獻了華為總銷售額的27%,是美洲地區(6.5%)的4倍多。

2018年11月,任正非的二女兒Annabel Yao在巴黎參加了世界名媛舞會。一向低調的任正非卻高調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法國著名的時政類新聞周刊《巴黎競賽畫報》為其刊登了6頁相關內容。

然而,華為的軟外交還是失敗了。

據彭博社12月14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要求大幅加強網路監管,目前法國正在通過修訂法律和監管規則(許多是保密的),將華為排除在該國電信基礎設施的部分建設之外,儘管此前法國已為電信網路的關鍵零部件設置了很多防範措施。

另外,英國最大通信營運商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已經宣布將華為排除在5G網之外,並在2年內將該公司4G移動網路核心中所有華為的設備拆除。


英國最大通信營運商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已經宣布將華為排除在5G網之外,並在2年內將該公司4G移動網路核心中所有華為的設備拆除。圖為英國電信塔。(Getty Images)

據路透社報導,華為與英國當局的關係從11月起降至冰點,當時在一場華為高管與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的會晤中,一名英國高級官員由於華為無法解決產品安全性漏洞問題,退出該會議。

BBC 12月14日報導稱,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議員敦促英國大學接受華為資金時要「特別小心」。目前華為同意向包括劍橋、牛津、曼徹斯特和約克等大學投入600萬英鎊的科研資金,但英國安全與情報研究中心認為,華為在英國高校贊助研究是「軍工行動」。

華為在德國也面臨更嚴格審查。美國之音報導稱,歐洲最大電信公司德國電信12月14日也表示,該公司對國際上有關中國網路設備安全性的討論十分重視,正在重新審議公司的網路產品供應商策略。

德國電信是華為最大的客戶之一,目前在成千上萬的電話信號塔中使用了華為產品,並在雲端產品的核心網使用華為的技術。

儘管2018年3月,《紐約時報》還稱「5G時代大幕將啟,華為瞄準領袖地位」,但隨著孟晚舟的被抓,華為已經基本上被西方國家所拋棄,誰敢貪圖便宜而冒險把整個國家的安全委託給一個流氓間諜公司呢?

現在,華為做夢也不敢想成為「全球5G領袖」了,最多只能在中共勢力範圍內撈錢而已。◇

新紀元周刊 第614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中美貿易戰迄今,牽動中共面向國際局勢變化後的政治佈局,以及一步步走向國進民退的收緊手段。

四中全會推遲,內幕如何?全中國的下一步在何處?且看分曉: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