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收購日本品牌 大陸山寨vs.日本模仿


收購東芝家電的美的集團高層透露,該公司是為了「TOSHIBA(東芝)」的品牌使用權而收購。(AFP)

日本的統計數據顯示,僅4月就有五家日企被中資收入旗下。 中資為何熱中於收購日企?收購東芝家電的美的集團高層透露, 該公司是為了「TOSHIBA(東芝)」的品牌使用權而收購。

中國如欲擺脫山寨王國惡名,或許應學習日本的「匠人精神」, 重樹「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傳統文化,方能有機會打造中國品牌。

文 _ 趙彬

日本併購統計網站4月22日的報告顯示,日本在中國子公司被收購的件數急速增加,4月已有五家日企被收入中資旗下,包括:住宅開發公司Tamahome、時裝公司TSI等,加上近年夏普、東芝家電、先鋒音響等科技大公司相繼被中資和臺資收購,中資為何熱中於收購日企成了日本業界的關注話題。

為了品牌 中資收購日企

《日經新聞》曾對收購東芝家電的美的集團高層做了一次採訪。採訪前,美的集團提了一個條件,「可以接受採訪,但迴避有關東芝的話題」,並解釋,中日之間的收購案件,由於參雜了磕磕絆絆的中日關係,是個敏感的問題。

不過,在採訪進行一個多小時後,記者還是拋出了「敏感」問題,「貴公司最希望得到東芝的什麼?技術?人才?還是品牌?」

一直很融洽的採訪氛圍為之一變。負責東芝收購案的經營高層沉默了片刻,靜靜地注視了一下記者,猶豫片刻之後說:「最想得到品牌。」

「為了『TOSHIBA(東芝)』的品牌使用權」,這位美的高層接著說,「如果無法使用東芝品牌,我們根本沒必要收購東芝的家電業務。」此言道破了美的集團收購的謎底。

另一家很響亮的日本家電公司「Pioneer(先鋒)」由於對等離子電視進行大規模投資而陷入經營困境,2009年為獲得資金,將「Pioneer」品牌使用權有償地出售給當時的中國蘇寧電器。

品牌被喻為企業「靈魂」,是企業經過多年努力而建立的信用和品質。對於深陷經營困境的企業來說,出售品牌係出於捨車保帥的無奈之舉。

近年,不少日本企業相繼跌入經營困境,它們的品牌成了中資的搶購目標。每當日本企業出現經營問題,最先表示出資收購的總少不了中國企業,中資把得到日本品牌作為迅速提升自己名號的捷徑。

中國企業為何無法創出品牌

中共推行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約40年,國內總產值GDP名列世界第二。然而,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其面臨的現實卻是嚴峻和尷尬的。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被無情地視為「山寨」偽劣品的代名詞,中國沒有一個為人稱道的品牌,其原因有表面和深層兩種。

表面原因是,中國40年的經濟發展中並未建立市場經濟的機制和環境,包括:公平競爭、司法公正、媒體監督等要素,這與中共的體質有關係。中共推行的經濟發展路線只是單純地引進市場經濟技術部分,卻放棄這些技術能枝繁葉茂、不斷發展的土壤環境,使一時的技術發展很快就遭遇瓶頸。

在目前的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指出中美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其實質是指明中國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中國企業缺乏技術開發的環境和意識,而且中共政府政策性地採取竊取知識產權和強行外企轉讓技術的方式來獲取技術,使中國企業在技術開發方面始終無法真正成熟起來。

深層原因是,中共執政的70年中,傳統的道德理念被破壞,造成人文素質缺失,職業操守低下,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錢和利益成了很多中國人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而不去思考採用的手段是否有道德。

馬雲打造的阿里巴巴可謂中國走向世界的代表企業,但其旗下的淘寶網山寨品泛濫,時常引來爭議,對此馬雲曾振振有詞地回應,「很多山寨品比正品還好」,讓歐美社會大跌眼鏡,但很多中國人對馬雲的回應表示認可,甚至按讚。

日本的模仿

近年來,中國的山寨偽劣品備受批評時,有中國學者表示,日本能發展到今天也是在山寨他國的商品,對此很多日本學者並不否認。不過,日本的山寨手法,正確地說是「模仿」,與中國的「山寨」完全不同,這種模仿包括:「大化革新」時期模仿唐朝的制度、「明治維新」時模仿歐美制度和科技。

日本學者井上達彥在其著書《模仿的經營學--實力公司從模仿中誕生》中指,多數企業是在模仿現存的經營和商業模式,挖掘科技成果的潛力,打造企業的實力產品和技術。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得不承認日本是個模仿高手。

圍繞半導體技術,上世紀60年代左右,日本與美國之間展開的商業競爭就充分體現了日本的模仿實力。

美國雖然發明了半導體,包括奠定了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理論等,但日本在生產加工及產品的生產製造工藝上很快就超過了美國,日本企業如東芝、索尼、日本電器等在80年代幾乎壟斷了半導體產業。儘管半導體產業現在成了韓國、中國、臺灣企業的天下,但是生產半導體的設備依然離不開「日本製造」。

對此,電子器件集成電路的發明者之一、被稱為矽谷之父的諾伊斯(Robert Norton Noyce)與日企在半導體產業競爭中交手後表示,「日本模仿美國的最新技術,通過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製造出高品質、低價格的半導體製品,成為美國強力的競爭對手。」他說,「雖然半導體理論和技術誕生在美國,但不得不說日本企業摘取了最甜美的果實。」

索尼原技術顧問菊池誠對此表示認同,並強調,「日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地實現了半導體的商業價值。」

日本的「匠人精神」

在技術更新換代突飛猛進的競爭環境中,有研究證實日本企業普遍「長壽」。據悉,日本的百年企業數量占全球第一,200年以上歷史的日企有3246家,居世界首位,遠多於排名第二的德國837家。

很多學者在研究日企長壽的訣竅時注意到,日企在創業時都有被稱為「社訓」的公司理念,這些「社訓」通常涉及公司的社會責任,員工的職業操守等內容。分析稱,這樣的理念很容易扎根社會,生命力強。


豐田汽車把通過公平競爭、力爭成為國際社會信賴的「企業市民」作為發展目標,為社會發展做貢獻,要求員工的職業操守和團隊精神。(AFP)

豐田汽車把通過公平競爭、力爭成為國際社會信賴的「企業市民」作為發展目標,為社會發展做貢獻,要求員工的職業操守和團隊精神。這代表很多日本企業的創業理念。

松下電器的「社訓」尤為強調「光明正大做人」、「禮節謙讓」、「感恩向上」等精神。


日企在創業時都有被稱為「社訓」的公司理念,松下電器的「社訓」尤為強調「光明正大做人」、「禮節謙讓」、「感恩向上」等精神。(AFP)

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父的稻盛和夫談及經營理念時曾表示:「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員工的幸福,不應該直接為利益而來。」他說,根本目的是為了員工的幸福,這是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把這樣的理念與員工共享,能得到正面回應,就自然帶來利益上漲和企業的發展。」

此外,日本人的敬業精神是創立企業品牌的關鍵要素。日本人做事精益求精,把工作比喻是「人生的修行」。日本有許多公司商號都是用家族姓氏命名,如豐田汽車、高島屋、吉野家等,這意味著產品好壞、服務評價直接關係到家族的榮辱信譽。

日本「匠人精神」的原點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息息相關,重樹傳統文化,或許是打造中國品牌的捷徑。◇

新紀元周刊 第632期

新紀元周刊 電子雜誌 一年訂閱 ( 點擊進入 )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世局突變在即,且看中國企業家們如何保財保命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