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出現鼠疫的深層恐慌


中國北部傳出爆發鼠疫後,內蒙中部烏蘭察布市11月26日展開執行「滅絕老鼠與跳蚤任務」。圖為2017年中國山東檢疫人員進行鼠疫防範演練。(中央社)

大陸出現鼠疫,與其說中共擔心細菌和瘟疫蔓延,不如說政府更急於壓制公眾的反應。 令人恐慌的真正原因並非鼠疫本身,而是中共政府慣用的手法:掩蓋疫情真相。

編譯 _ 李清怡

11月傳出中國出現鼠疫死亡案例,中共對此事的反應頗為輕率,且有些恐懼。曾任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前高級研究員、也是普利策獎獲獎作家的加勒特(Laurie Garrett)在《外交政策》發文指,並非所有的恐懼都是一樣的,北京所害怕的東西似乎不太對頭。與其說中共擔心細菌和細菌的蔓延,不如說政府更在乎處理公眾的反應。但是,中共的種種努力都失敗了,目前公眾對鼠疫的反應正迅速轉向一種恐慌。

11月3日,北京朝陽醫院接診了一名呼吸困難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也呈現類似的症狀,發高燒,喘著粗氣。當醫生見到他們時,這對夫婦已經病了至少十天。在被送往北京之前,他們最初曾在北京以北約250英里處的內蒙古尋醫問診。

然而,更加語焉不詳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該醫生在微信中描述這對夫妻的帖子被迅速刪除。同時,政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要求,正式將這些病例通知WHO,但通知時間卻是在11月13日,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已經報導了此事。

如果中共這麼做的目的是避免在國內引發恐慌,那麼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由於訊息缺乏透明度,中國人一直在微博和其他社交媒體上發洩恐懼和擔憂。朝陽醫院的消息可能加劇了他們的恐懼。北京市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在2003年SARS蔓延期間,中共當局曾經將SARS病人藏在朝陽醫院,並否認當時病毒已經傳播至北京好幾個星期了。

抗生素也揮不去的瘟疫恐慌


1994年,在印度肺鼠疫爆發的中心古吉拉特邦發現,恐慌蔓延全國。圖為1994年9月28日,印度官員在孟買以北約240英里的蘇拉特向肺鼠疫患者分發藥品。(AFP)

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三次由鼠疫桿菌引起的瘟疫,從西伯利亞和蒙古擴散到整個亞洲,再到歐洲、中東和非洲。第一次發生在羅馬帝國,始於公元541年,歷時兩個世紀,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第二次是黑死病,於1346年從亞洲傳播到意大利,持續了400年,極具破壞性,感染了大多數歐洲人口:當時歐洲的8000萬人中5000萬人死於黑死病。第三次流行始於1850年代的中國,其肆虐席捲整個亞洲,僅印度就有2000萬人喪生。

自從抗生素問世以來,第四次肺炎性鼠疫大流行的威脅已經消失,但是鼠疫桿菌依舊引發公眾的極大恐懼。例如,1994年,在印度肺鼠疫爆發的中心古吉拉特邦發現,其實那裡確診的感染病例相對較少,但是恐慌還是蔓延全國,凡是發現咳嗽和發燒都被懷疑為鼠疫,患者擠滿了全國各地的醫院病床。從2010年至2015年,世界範圍報告了3248例鼠疫病例,其中584人死亡。2017年和2018年非洲馬達加斯加鼠疫暴發,感染的患者和死亡人數也隨之激增。

可悲的是,現代瘟疫的流行常常得不到重視,患者得不到治療,直到鼠疫桿菌嚴重地傷害人體,以致於抗生素都無法逆轉對肺、腎和心血管系統的損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鼠疫的死亡率是30~100%,其中血液性(敗血性)和肺炎性病例的死亡率最高。會染上哪一種形式的鼠疫——腺鼠疫、肺炎性鼠疫或敗血性鼠疫,通常取決於最初的感染方式。腺鼠疫通常是被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叮咬所致,更危險的肺炎性鼠疫通常是從感染者的咳嗽中吸入,然後迅速在肺內擴散,引起威脅生命的肺炎。比較少見的敗血性鼠疫是由細菌進入血液時誘發,有時通過皮膚上的傷口,迅速擴散至全身,如果不加治療,敗血性鼠疫幾乎是致命的。

公衛信息透明才能降低瘟疫風險

自1990年以來,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國每年都爆發腺鼠疫和肺炎性鼠疫,每年8月下旬至3月間季節性發作,平均每年200例,死亡率為四分之一。2017年,也就是所謂的「黑色年」,馬達加斯加有2400多起病例,儘管該細菌對抗生素的抵抗力極弱,但還是有200人死亡。

鼠疫桿菌在蒙古的大部分地區和中亞的前蘇聯國家中一直存在。中共大饑荒期間,為了消除瘟疫,大規模的農民運動中殺死了超過15億隻老鼠。20世紀中葉,蘇聯搞了數百項計畫,僱用了數萬人,以期消滅攜帶鼠疫桿菌的囓齒動物和跳蚤,但都沒有得到長期的成功效果。

4月下旬,蒙古一對夫婦在吃了被感染的土撥鼠的生肉後,染上了鼠疫。這對夫婦居住在烏爾吉(Ulgii)附近,離俄羅斯邊境不遠。這對夫婦死後,實驗室的結果證實這對夫婦患有瘟疫,於是,對150人進行了隔離。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細菌性疾病處處長米德(Paul Mead)表示,有幾種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預防感染。如果在感染後的頭幾個小時內加以處理,可以通過藥物非常成功地治療。通過洗手和使用基本口罩也可輕易地防止人與人之間傳染鼠疫桿菌。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廉價的措施(低成本的預防性抗生素、手部清潔和遮戴口罩),只要靠近咳嗽的肺鼠疫患者,這種細菌會很容易傳染。

若想降低瘟疫風險,需要公共衛生當局保持信息透明。中共國家衛生委員會曾向世衛組織保證,正在努力尋找和追蹤與這對在北京問診的夫婦接觸過的所有人。但是,考慮到中共公衛部門曾經的所作所為——2003年,即使SARS已經傳播到了其他30個國家,中共還是否認危險的H5N1流感已在中國傳播多年,因此,對待中共衛生部門的信息,還是應該持謹慎和懷疑態度。

17世紀以來鼠疫的肆虐與消失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介紹,對青銅器時代人類牙齒DNA的分析,表明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前800年間,鼠疫桿菌就已經出現在亞洲和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瘟疫發生時,基督教作家例如以弗所的約翰長老將瘟疫歸因於上帝對罪惡世界的憤怒。第二次瘟疫是14世紀可怕的歐洲黑死病。死亡人數巨大。

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中,整個歐洲大陸和英國不列顛群島頻繁爆發鼠疫,1664至1666年,倫敦大瘟疫造成約46萬人口中7萬5000至10萬人死亡。1666年至1670年,瘟疫在科隆和萊茵河肆虐,1667年至1669年在荷蘭肆虐,但此後似乎在西歐逐漸消退。

1675年至1684年間,疫情向北發展,出現在北非、土耳其、波蘭、匈牙利、奧地利和德國。馬耳他1675年有1萬1000人喪生,維也納1679年至少7萬6000人喪生,布拉格1681年8萬3000人喪生。在此期間,德國北部許多城市也遭受波及,但1683年,瘟疫從德國消失了。法國1668年經歷了最後一場瘟疫,直到1720年瘟疫再次出現在港口城市馬賽,4萬人喪生。

最後那幾次疫情爆發後,瘟疫似乎已從歐洲消失了(高加索邊境地區除外)。人們對此做出各種解釋:衛生、醫院治療的進步;住房的改善,將老鼠排除在了人類住所之外。儘管上述一些因素可能起了作用,但很難解釋為何瘟疫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消失,但是老鼠仍然存在。

18世紀以及19世紀初期,瘟疫發生在土耳其、北非、埃及、敘利亞和希臘。在19世紀,瘟疫肆虐印度多個地區:1815年的古吉拉特邦、1815年的信德省、1823年的喜馬拉雅山麓和1836年的拉賈斯坦邦。這些瘟疫爆發僅僅是第三次瘟疫大流行的前兆。人們認為第三次大瘟疫於1850年代發生在雲南省,並於1894年傳播至廣州和香港。這些港口城市成了鼠疫的散布中心,1894至1922年間,瘟疫蔓延至全世界,比以往任何一次傳播的面積都更為廣泛,造成超過1000萬人死亡。

長期以來,人們注意到,在許多流行病爆發的地區,老鼠群出現非正常死亡之後,都會爆發人類的瘟疫,二者之間的聯繫在印度和中國爆發的瘟疫中表現尤其明顯。因為鼠跳蚤通過叮咬人類傳播鼠疫,因此,世界各地的海船和港口設施中都採取了大規模的防鼠措施,在爆發過鼠疫的地區都使用殺蟲劑。從1930年代開始,磺胺類藥物以及諸如鏈黴素之類的抗生素為醫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直接攻擊鼠疫桿菌。

1907年瘟疫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之後陸續遞減,到1919至1928年間,每年平均死亡人數約為17萬,1929至1938年為9萬2000人,1939至1948年為2萬2000人,1949至1953年為4600人。近年來,全世界每年約有1000至3000人感染上瘟疫,其中約200人死亡。隨著全球恐怖主義的抬頭,瘟疫已被視為生物戰的潛在武器。作為應對措施,一些政府制定計畫,並儲存了用於對付鼠疫疫情的藥物。◇

新紀元周刊第665期

新紀元周刊電子雜誌一年訂閱(點擊進入)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徑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叢書》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