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聽新聞 #28】林鄭被架空 中聯辦走上前台
10月19日,「紐約時報」發表「北京強化公開統治,香港中聯辦走向前台」文章,稱在香港這個半自治城市,中聯辦開始扮演愈發公開的角色。有評論稱,駱惠寧市香港書記,林鄭只是市長,還與中聯辦零接觸。
10月19日,「紐約時報」發表了「北京強化公開統治,香港中聯辦走向前台」的文章,稱在香港這個半自治城市,中聯辦開始扮演愈發公開的角色。有評論稱,駱惠寧市香港書記,林鄭只是市長,還與中聯辦零接觸。
中聯辦跳到了前台 到處發令
文章說,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是中國政府新控制行動的核心力量。
中聯辦在歷史上曾一直比較低調,只是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扮演聯絡人的角色,傳遞信息和要求。但近幾個月來,中聯辦已開始有規律地大聲發布命令和警告,突顯了其新地位。
比如,中聯辦指控一名教授煽動反對中共的造反;要求泛民主派政客取消非正式的初選;警告香港教師以確保他們向學生灌輸中國的愛國主義價值觀等。
對香港來說,國安法實施後,接受來自北京的更直接管轄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幾十年來,中共一直允許它在香港公務員和商業精英中的代理人,來管理這個英國前殖民地;
對北京而言,讓香港服從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習近平決意在全國範圍內擴大黨的主導地位,尤其是香港,這裡去年曾爆發抗議活動。
*駱惠寧表演親民秀
十一前後駱惠寧還模仿中共大陸官員,探訪低收入居民來顯示自己的親民態度。
據《文匯報》報道,駱惠寧來到7年前從大陸來到香港的徐天民廚師家。他們一家三口以 4500 元租住深水埗 70 呎唐四樓劏房,他說本來曾打算搬大的,但因看不慣有人燒國旗,「自發」舉五星旗上街,又「組織愛國力量」,出錢舉辦撐警、護旗、清連儂牆等活動,用光了 10多 萬積蓄,到今年初疫情爆發,他賣掉大陸的房子,用了幾十萬元買防疫物資捐給家鄉。
《文匯報》形容徐天民「對報效祖國從不吝嗇」,用畢生近百萬積蓄助內地抗疫,體現了駱惠寧所指「愛國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更是一條正道。」
當時駱惠寧告訴副手,要盡快幫徐天民實現就業,但幾週過去了,徐天民說自己還沒找到全職工作,仍然只能靠在工地打零工勉強度日。
他說,在他被探訪的消息傳開後,主動提供潛在工作機會的都是他的朋友——並不是中聯辦。
*中聯辦方方面面控制著香港
中聯辦控制著香港,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在輿論導向上,中聯辦擁有一家出版公司,主導著香港的書籍零售,還有兩家報紙,不斷體中共發聲。
這家出版公司叫聯合出版(Sino United)公司,在香港圖書零售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書店展桌上堆放著《香港跌蕩》之類的書籍,這是中共官方通訊社對2019年抗議活動的精選報道,還有描述國安法的《衝破香港暗夜的曙光》等書籍。
《大公報》和《文彙報》是聯辦旗下的兩家報紙,它們對去年導致香港動蕩的抗議活動一直持批評態度。這兩份報紙是港人用來分析北京在香港意圖的信號燈。
中聯辦日益提升的地位還可以從它擁有的物業增長看出來。
過去30年,中聯辦在香港擁有的物業數量增加了兩倍,包括數百處公寓樓、辦公室、零售單位和停車場。根據香港紀錄,其下屬的一個部門去年購買了至少20套住宅物業,這反映了其在香港的員工數量有所增加。
*林鄭被架空 只能算香港市長
中聯辦的強勢,還體現在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關係上。
10月12日,就在林鄭月娥原定宣讀年度施政報告日子的兩天前,她突然宣布,把宣讀報告推遲到她與中央的高層領導人就施政措施進行磋商之後。她說,她將去北京「親自解釋這些措施的重要性」。
此前新視角獲得知情人爆料說,現在中聯辦根本不把林鄭月娥放在眼裡。中聯辦從北京獲悉習近平將南下深圳時,並沒有通知林鄭,結果讓林鄭不得不公開推遲施政報告,招來香港民眾的批評說,香港的執政報告,為何必須得和北京磋商呢?
那這次國安法的通過來說,在幾乎沒有香港任何參與的情況下,北京就強行通過了國家安全法,據說基本沒有事先通知包括林鄭月娥在內的香港官員。
如今一些人半開玩笑地說駱惠寧是香港的中共黨委書記,而香港特首只是類似香港市長,駱惠寧管著林鄭月娥。在中國,中共黨務系統的書記地位,高於省長或市長等平級的政府官員。
*林鄭自爆在香港行事困難
這次港澳兩地的特首林鄭月娥與賀一誠出席深圳大會時,與一眾中央領導人可不戴口罩同坐於主席台。不過,坐在最後一排最右邊的林鄭月娥,與旁邊的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距離明顯寬闊,中間多了一張桌子,據說是隔離用的。
在台下,香港官員包括財政司長陳茂波、律政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等被鏡頭拍到,多人在習近平講話期間,不斷抄寫筆記。
林鄭月娥接受《深圳衛視》訪問時表示,不介意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被深圳超越的說法,因為深圳人口和土地比香港豐富。她的言論被香港反對派批評為自貶身價,自我削弱香港的優點去配合內地發展。
林鄭坦言,在香港行事困難,每次到深圳,該市領導都同情她,因為在內地說得出就會去做。
林鄭的這番話,印證了此前新視角節目報導了知情人爆料。爆料稱,中聯辦與林鄭是零接觸,很多時候對林鄭不理不睬的,而且北京隨時可能讓林鄭下台。
在深圳期間,林鄭沒有見到習近平。她表示,一年一度的香港《施政報告》,有一系列措施需要中央考慮和支持,由於涉及範圍廣泛,非單一部委能決定,所以她10月底會前往北京,爭取11月底前發表《施政報告》。
*習南巡:想讓深圳取代香港
習近平在深圳出席經濟特區40週年大會時,表態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將賦予深圳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有更多自主權,同時發展金融、航運業這些香港原本有優勢的行業。
習近平講話中形容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而沒有談到香港的重要性。有評論說,這可能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的不信任,有意加強發展深圳,對香港形成一定壓力。
中國獨立時政評論人吳強認為,要說特區,香港是比深圳更重要的一個的特區。
吳強對BBC表示,中共已經在放棄香港這樣一個最大的特區。香港特區的意義其實是中國內地最稀缺的一個東西,「是自由,以及民主的參與」。
習近平以深圳為主題談粵港澳大灣區,談改革開放,香港已經被他置之度外了。(ID 14257)
責任編輯:T so
點擊大圖,訂閱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