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聽新聞 #85】「美國大選」上微博熱搜
11月5日,美國大選已完成絕大多數州的投票。在動盪不安的國際和國內形勢下,此次美國大選不僅可以創下美國100年來最高投票率,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選舉之一。對此,中國百姓和中共官方的評價和態度截然不同。
*官方報導稀少 微信信息多
據美國之音報導,一些觀察家指出,中共官方媒體對這次美國大選報導稀少,而且稀少的報導也多是按照其需要掐頭去尾地轉述美國媒體的報導。
中國退休資深記者高瑜說,跟以往一樣,雖然中共官方媒體對這次美國民主選舉報導稀少,但她認識和熟悉的許多人非常關心美國選舉;當今中國大部分人都是通過中國社交媒體來了解國內國際消息,微信因此成為關心美國總統選舉的中國人的主要消息來源。
高瑜說:「只要上微信可以了解美國大選。YouTube上的視頻也很快能轉到微信上來。轉不過來也可以變成音頻發送到微信裡。但是(文字、視頻、音頻)被封的也很多,只能保持很短時間。無論如何,了解美國大選人還很多。」
高瑜還說,使用微信的用戶是否了解美國大選也要看他們是在什麼群裡。如果是不關心這些事的,也就不了解了。她說,就她加入和觀察的微信群而言,自由知識分子群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是一邊倒都是挺特朗普的;紅二代,即中共高官後代的群和中共軍隊子弟的群,也都是壓倒性地支持特朗普。
*美國選民展現出截然不同觀點
中國法律學者、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兼職教授滕彪說,眾多美國選民在這次選舉中對特朗普總統本人和美國當下問題及今後走向,展示出截然不同的甚至是激烈衝突的觀點,在此之際,他本人也觀察到中國公眾和華人自由民主派、異議作家、人權活動人士在美國總統選舉問題上的觀點截然對立。
騰彪認為,關心美國政治和選舉的中國人展示出意見激烈對立,常常是由於他們過於看重美國公眾及特朗普對中國的影響。騰彪說,儘管特朗普常喜歡拿中國做文章,甚至在競選最後日子裡是這樣,但有民意測驗顯示,中國的政策問題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重要次序遠遠低於疫情、經濟、種族關係等問題,在他們的關心次序的前十之外。
騰彪接著說:「(在關心中國和美國政治的中國人當中)支持特朗普的人有很多不同的最重要理由。比如說,有很多基督徒是從基督教的角度支持特朗普。但是,民主派支持特朗普的最大的理由就是他對中國(中共)強硬,跟過去所有美國總統相比特朗普最強硬,這種強硬會給中國走向民主帶來轉機,或至少是有利於促進中國走向民主。」
*很多人因反對習才支持特朗普
騰彪在美國對中國觀察證實中國國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人士的一種說法,就是堅決支持特朗普連任總統的中國人大都有一種難言之隱。這位人士說,那些人大都是因反對習近平才支持特朗普;因在當今中國,習近平獨攬權力不可一世,但批評不得,他們認為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才能制約,乃至挫敗習近平。
習近平在當今中國這種批評不得的絕對獨尊地位,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也有一種在觀察家們看來滑稽,這就是,中國網民在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疫情問題上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詳細的批評也會被中共當局迅速封殺。
特朗普總統及美國國務卿強烈抨擊中共當局獨斷專行,在疫情最初出現時隱瞞和淡化疫情,導致疫情在武漢大爆發並最終對全世界造成現在還看不到盡頭的大禍害。
在中國公眾乃至世界各地的華人當中,看好和不看好特朗普的人雖觀點截然對立,但他們大都認為特朗普及其政府高級官員,尤其是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共政權公開和激烈的抨擊,扭轉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幾十年來對中共政權一味遷就、忍讓、縱容、綏靖局面。
在美國華人當中的親共勢力先前十分高調甚至囂張,自美國跟中共貿易戰以來,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疫情從中國傳出禍害全世界、禍害美國以來,在美國華人當中親共勢力一改往常囂張氣焰,變得十分低調甚至銷聲匿跡。
*選擇或屏蔽話題 中共塑造輿論
在中美兩國就貿易、技術、安全、南中國海、台灣、新疆、香港等諸多議題對峙之際,中共控制下的官方媒體對美國的大選不太報導,對候選人的評論也非常有限。與此同時,北京這一次似乎是對中國社交媒體當中傳播的美國選舉消息和視頻分享相當容忍。
在中國南方一所大學從事政治科學研究的一位學者表示,形成和引導輿論在傳播學中又名議程設置。議程設置既包括主動提出特定的話題,也包括封殺特定話題。他說,美國大選展示出海量的豐富多彩的話題,中共官方媒體報導稀少,實際上就意味著當局封殺海量話題。
他說,中共網絡輿論管制當局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斷封殺社交媒體當中的許多美國選舉消息和視頻,這也是另一種議程設置;總而言之,選擇提出什麼話題和屏蔽什麼話題都是輿論引導或塑造。
*盛雪:官媒迴避候選人施政陳述
中共控制下的官方媒體一直迴避詳細報導美國的選舉競選,尤其是迴避報導競選公職的美國人如何向選民陳述自己對國際國內大事和地方事務的意見,如何說服選民認同自己的意見並給予支持。
在居住在加拿大、來自中國的作家和民主人權活動人士盛雪看來,中共控制下的媒體可以鋪天蓋地地報導美國的災情,卻如此迴避詳細深入報導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以及先前的台灣、香港的民主選舉,這種做法明顯是出於中共基於一黨之私的戰略考慮。
盛雪說,中共沒有必要讓中國老百姓關注美國大選。不管中國人在這種事情上是以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去評論,都對中共沒有好處。因為顯然美國老百姓可以四年選一次美國總統,而習近平修改了憲法(恢復最高領導人職務終身制)。中國人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更不用說你選誰了。
盛雪還說,在評論外界的選舉問題上,中共也有多次尷尬的教訓;例如先前台灣的總統選舉就多次出現過中共明顯反對誰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幫助了它所反對的人贏得選舉的情況。
在當今中國,公民在公開陳述自己對一些公眾關心的話題的意見並以此爭取公眾的支持被稱作「尋釁滋事」。中共黨員或官員如此做則被稱作「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妄議中央」。
*開票中大陸很多民眾支持特朗普連任
大紀元記者發現,儘管中共官媒不報導,微博上,11月4日,「美國大選」上微博熱搜榜,大陸網民對此各持己見。尤其是美東時間11月4日凌晨,特朗普出來發表勝選講話後,大陸網民更是議論紛紛。
「從FOX新聞網的數據來看,特朗普贏定了,現有213票再加已經領先的州的票數是80票,而瞌睡喬才剩餘3票,那麼最終特朗普會以293票對拜登241票大勝,看來所有民調都不如人心,最準指標是義烏小商品市場指數,這次美國大選的確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政治課。」
註: 本文作者截稿時間是港台時間11月5日16:49
「所以主流媒體都是帶有傾向性的,即使展示給我們關於特朗普的消息都是負面的,人家照樣得票連任。」
「挺搞笑的,為啥感覺微博在罵他(特朗普),微博說推特上的人在罵他,但一投票就是特朗普優勢,所以到底美國多少人罵他?」「特朗普確實應該是贏了。」「民主黨自媒體基本上只發特朗普黑料給中國人看。」
「網友越罵票越高⋯⋯現在看川寶(特朗普)優勢太明顯了,希望之後能看到各種drama,就算贏也滿足一下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真的很喜歡他(特朗普),要是整個網絡公投一定會投票給他。」
「浮動州數據上看,特朗普肯定當選了」,「明明說今天(4日)中午就能定局,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個說法?我太累了。」
「有投票權的華人不少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他們在採訪中有幾個關鍵詞:我是美國人、美國優先、民主黨不幹事、特朗普犧牲自己為美國。」(ID 14834)
責任編輯:wym
點擊大圖,訂閱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