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病毒變異 印度掀疫情海嘯

印度疫情持續飆升,單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圖為臨時火葬場。(Anindito Mukherjee/Getty Images)
印度疫情持續飆升,單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圖為臨時火葬場。(Anindito Mukherjee/Getty Images)

13億人口的印度4月爆發了新一輪疫情海嘯,每秒約有5人染疫。印度疫情的關鍵問題,不是舊病毒的簡單轉移,而是新變種病毒在新的中心的大爆發,且這種大爆發正在向全球蔓延。

印度爆發前所未有的疫情已給周邊許多其他國家造成衝擊,一直被認為是防疫模範的臺灣也出現感染病例激增的局面。

文 _ 王淨文

印度每分鐘疫歿近3人

3月下旬以來,印度疫情突然開始飆升,5月1日起,每天新增感染人數約40萬,每天死亡人數約4千,相當於每分鐘有2.7人死亡,而且疫情還在惡化。

印度疫情從3月下旬突然開始飆升,5月起每天新增40萬人確診。(worldometers網頁擷圖/新紀元製圖)
印度疫情從3月下旬突然開始飆升,5月起每天新增40萬人確診。(worldometers網頁擷圖/新紀元製圖)

印度疫情從3月下旬突然開始飆升,5月起每天約4千人死亡,相當於每分鐘2.7人死亡。(worldometers網頁擷圖/新紀元製圖)
印度疫情從3月下旬突然開始飆升,5月起每天約4千人死亡,相當於每分鐘2.7人死亡。(worldometers網頁擷圖/新紀元製圖)

印度疫情失控,最直觀的原因是,人們放鬆了警惕。去年9月印度有過一輪疫情高峰,最高時每天感染10萬人,今年1月後,基本降到每天一萬以下,於是人們開始恢復了大規模的宗教聚會,政府也鼓勵人們參加地方選舉,而且不戴口罩、也沒有保持社交距離。

這次印度疫情並不是由一地慢慢擴散到各地,而是很多地區同時爆發,令印度原本匱乏的醫療設施更加短缺,很多人因為得不到氧氣輸入而窒息身亡。

更多年輕人染疫 說明毒性更強了

此前印度疫情的死亡病例都是老年人居多,但這一次不但病毒傳播加速,而且4月底開始明顯出現年輕人感染、死亡雙數據都迅速飆升的趨勢。

還有報導說,住院患者中的年輕人比例有所提高,他們雖然不發燒咳嗽等,好像是無症狀感染者,但出現了呼吸急促的問題,不得不尋求住院輸氧。據悉,醫用氧氣的需求是上一輪疫情的6倍以上,在黑市,一瓶氧氣罐被炒作到600美金。

印度對醫用氧氣的需求是上一輪疫情的6倍以上,在黑市,一瓶氧氣罐被炒作到600美金。(Sanjay Kanojia/AFP)
印度對醫用氧氣的需求是上一輪疫情的6倍以上,在黑市,一瓶氧氣罐被炒作到600美金。(Sanjay Kanojia/AFP)

專家介紹,年輕人感染率增加,是一個很可怕的趨勢,表明病毒的毒力增強,即使年輕人有強盛的免疫系統都無法阻擋新變種的侵襲。

這令人想起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其前所未有的第二波死亡大流行,主體就是年輕人。

據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ANI)報導,德里赫爾維蒂婭(Helvetia)醫療中心顧問醫生錢德拉(Chandra)表示,除了中共病毒(COVID-19)患者通常都會出現的喉嚨痛、身體酸痛、發燒、嗅覺味覺不靈外,這一波疫情中的患者還出現了新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皮疹、結膜炎、意識模糊,甚至口鼻流血等。

錢德拉指出,這些新症狀可能是由印度發現的「雙突變」毒株B.1.617和「三突變」B.1.618的新病毒株所致。

PCR核酸檢測不到 病毒更具隱蔽欺騙性

最令人苦惱的是,錢德拉還表示,無論是雙突變還是三突變,「印度這些新的變異病毒株或許無法被RT-PCR(病毒核酸檢驗法)檢測到,這是一些無症狀患者RT-PCR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事實上已感染病毒的一個原因。」

今年2月芬蘭也發現了無法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檢測的新變異病毒。

芬蘭南部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新的中共病毒「獨特」病毒株,可能無法以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有效篩檢出來。

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2月18日報導,位於芬蘭首都的維他實驗室(Vita Laboratories),發現了一個稱為Fin-796H的變種病毒,展現一部分和英國及南非變種病毒株相同的變異,卻是兩者混合的「獨特」變種。

目前常用的PCR篩檢原理是在病毒的核醣核酸(RNA)中尋找特定基因序列,而新發現的突變病毒株中,特定基因序列消失,以致病毒可能無法經PCR檢測篩檢出來。

無論是雙突變還是三突變,因特定基因序列消失,以致病毒可能無法經PCR檢測篩檢出來。(Indranil Mukherjee / AFP)
無論是雙突變還是三突變,因特定基因序列消失,以致病毒可能無法經PCR檢測篩檢出來。(Indranil Mukherjee / AFP)

「雙突變」毒株B.1.617潛伏了6個月

早在2020年10月,印度就發現了一種新的「雙突變」毒株,正式命名為B.1.617,病毒的S蛋白、也就是病毒表面的那些小蘑菇,其胺基酸構成上發生了E484Q和L452R兩種突變,這是第一個被發現同時攜帶兩個突變的毒株。

該毒株今年1月在印度感染案例中的比例仍然相當低,但到了4月,從單日確診破10萬刷新印度此前紀錄開始,在所有測序的病毒樣本中,這個雙突變毒株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2%。在孟買等疫情嚴重的地區,這個比例更是高達60%,有的地區已經超過70%。

也就是說,B.1.617毒株的大量出現,是印度第二波疫情海嘯的主要原因。從2020年10月到今年4月,B.1.617毒株潛伏了6個月後才大爆發。

目前科學家認為這兩個位點突變可能增加了病毒的傳染力和毒性:L452R可能提高了病毒的傳播力,而E484K是南非變種和巴西變種的主要突變,該突變會使病毒表面改變形狀,導致抗體無法識別,從而降低疫苗和抗體的作用,專業術語為「提高了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

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在第一波疫情之後,多地檢測中都出現了陽性抗體占比超過一半以上的情況,一些地方的抗體比例甚至達到了群體免疫要求的高比例。但是,面對由變種病毒主導的第二波疫情,即使是抗體比例很高的地區,似乎也未顯示出抵抗能力。

有人通俗地描述說,印度毒株基本上就是傳播力更強的英國毒株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南非毒株的二合一加強版。

三突變毒株令人呼吸困難 疫苗和抗體失效

雙突變B.1.617毒株已經導致印度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創新高,醫院不堪重負,火葬場來不及火化。更令人擔心的是,西孟加拉邦又爆出一種新的威脅——三突變毒株(triple-mutant variant),也稱孟加拉變種,目前被命名為B.1.618。

新德里的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的基因組和整合生物學研究所(CSIR-IGIB)的研究人員史卡瑞亞(Vinod Scaria)表示,這個三突變變種是從之前印度出現的雙突變B.1.617變種演化而來,「這個新變種傳染性更強,而且還可能逃逸任何類型的免疫屏障。」

史卡瑞亞表示,這個三突變B.1.618新變種的最早序列是2020年10月25日從西孟加拉邦的一名患者採集的樣本中分離出來的,最近一次被探測到是在今年3月17日。而近三個月在西孟加拉邦,三突變變種的比例「顯著增長」。

據《今日印度》引述的一份研究報告指,三突變B.1.618變種可能在今年1月至3月間構成西孟加拉邦「多達15%」的病毒基因組。

印度總理府國家免疫研究所(NII)所長Amulya Panda說,三突變B.1.618變種的傳播速度更快,導致更多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但與以前的病毒致死率相比,似乎並不十分危險。

印度國家生物醫學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員Sreedhar Chinnaswamy指出,三突變變種帶有很能逃逸免疫系統的E484K,這意味著,即使之前已經感染其它COVID-19菌株,或者已經接種過疫苗,也無法保證不感染該變種。

印度爆出的三突變毒株,病毒傳播力更快,患者會呼吸困難,還會造成抗體無法識別,從而降低疫苗和抗體的作用。(Biju Boro / AFP)
印度爆出的三突變毒株,病毒傳播力更快,患者會呼吸困難,還會造成抗體無法識別,從而降低疫苗和抗體的作用。(Biju Boro / AFP)

目前,除了印度之外,三突變B.1.618變種已經在美國、新加坡、瑞士和芬蘭等地發現。

多種病毒輪番上場協同發威

科學家們說,COVID-19具有根據傳播規模發生突變以及改變自身結構的驚人能力。由於該病毒傳播廣泛,其變異也就越來越多。每個感染者都是可能發生變異的溫床。目前的幾大COVID-19變種病毒,都是朝著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逃避免疫能力更強的方向在發生變異。

除了印度雙突變、三突變變種之外,目前已經發現的主要COVID-19變種還有英國變種、巴西變種、南非變種、加州變種(西海岸變種)等。

據weather.com報導,4月27日在線數據庫GISAID顯示,B.1.618是印度最近60天中排名第三的最常見變體,已引起近12%的感染。另一方面,雙突變B.1.617導致了28%的感染。另一個測序中經常發現的變體是英國的B.1.1.7變種病毒。

形象地說,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印度,英國毒株還在流傳時,又出現了雙突變毒株,隨後又疊加了三突變,也就是說,有幾種毒株相繼登場,攜手上演了這場病毒大戲。

世衛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4月26日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由於檢測能力有限,印度疫情被「嚴重低估」,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官方數字的20到30倍,即3.5億至5.3億左右。

印度是全新變異毒株爆發的第一個中心

據新唐人《遠見快評》介紹,看到印度疫情嚴重,中國的一些小粉紅紛紛幸災樂禍興奮不已,「這不僅僅反映出這些人普遍缺乏基本的人性,更體現了其缺乏基本常識的愚蠢。」

為什麼這麼說?印度這波疫情的最大意義在於,這次爆發可以說是全新的變異毒株造成足以影響全球疫情分布版圖的大爆發。

如果說中國是原始病毒株爆發的第一個中心,隨後轉移到了美國算是第二個中心,那麼印度並不是從美國轉移而來的第三個中心,而是全新變異毒株爆發的第一個中心。

這二者的含義完全不同,因為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已經獲得群體免疫的地區,還是各國開發的疫苗,其誘發的抗體都是針對原始毒株,而印度流行的是新毒株。

就如英國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維.古普塔(Ravi Gupta)所說,「印度的高人口和高密度是這種病毒進行變異實驗的完美孵化器。」印度疫情的關鍵問題,不是舊病毒的簡單轉移,而是新變種病毒在新的中心的大爆發,而且這種大爆發正在向全球蔓延。

變異病毒布局全球 夏秋面臨嚴峻考驗

封鎖國門對病毒傳播的阻礙作用已經非常有限,特別是擁有世界上最大僑民群體的印度,不但跟周邊國家來往密切,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大國也來往得很頻繁,加上常用的病毒核酸檢測無法準確測出印度變種病毒,使印度病毒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官方消息5月7日稱,印度毒株已經蔓延到至少二十多個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新加坡、韓國,還有德國、法國,以及非洲的烏干達、肯尼亞等。

印度的雙突變病毒潛伏了6個月才爆發,考慮到變異毒株對人體適應的時間過程,如果在其它國家引起爆發,可能會比印度更快。

《遠見快評》預測,「對整個國際社會來說,真正嚴峻的考驗,是在今年夏秋季。」

「五一」人流加速病毒傳播

截至5月2日中共官方公開的信息,大陸至少有兩個省市發現了印度變異毒株患者。4月29日浙江省衛健委發布通報稱,從印度輸入10例,還有之前從印尼輸入的1例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

另據重慶衛健委通報,從4月22日開始,重慶已累計出現4例與印度有關的輸入性確診病例,其中3例均乘坐同一架飛機,是4月21日H9787航班的乘客,還有1例是從尼泊爾加德滿都抵達重慶,在隔離14天後確診。

中國CDC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專門對此發出警告稱,疫情防控遠遠沒有結束,具有艱難性、複雜性、反覆性、長期性。

但是,在陸媒不停地渲染印度是因節假日出現了大規模人群聚集才導致疫情復發時,中國的「五一」小長假卻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報復性出遊所引發的大規模人群聚集。

根據中共交通運輸部估計,此次「五一」出遊的客流量將高達2.65億人次,各地景點早就一票難求,而且很多是跨省旅遊。

如此大規模的人群流動聚集,使防疫管控很容易出現漏洞,專家表示這就是巨大的風險。

中國「五一」小長假出現了報復性出遊,如此大規模的人群流動聚集,使防疫管控很容易出現漏洞,專家表示這就是巨大的風險。圖為5月1日長城遊人如織。(Noel Celis / AFP)
中國「五一」小長假出現了報復性出遊,如此大規模的人群流動聚集,使防疫管控很容易出現漏洞,專家表示這就是巨大的風險。圖為5月1日長城遊人如織。(Noel Celis / AFP)

全球恐深陷病毒魔爪 中國成重災區機率大

從印度雙重和三重變異毒株的特性來看,病毒傳染力增強,人體對它的免疫力降低,而且目前的常規核酸檢測難以將其檢測出來,全球幾乎每個洲都有了病毒的安家落戶。

形象地說,如果地球是一艘船,船上的一個大房間著火了,其他房間被燒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也就是說,人類正面臨著巨大危險。

也許半年或一年多後,全球會出現類似今日印度這樣嚴重的疫情,也許下一波還只是開頭,更大一輪疫情的爆發還在醞釀中。

為何新一輪疫情首先在印度爆發?除了前述列舉的原因,還可以從傳統文化善惡有報的角度分析。

2500年前,釋迦摩尼佛在印度傳他的「戒定慧」佛法,隨後一千多年,印度人卻用印度教取代了佛教,實際就是滅了佛教。

按照佛經的說法,滅佛是世上最大的罪惡,要遭神佛的巨大懲罰。於是人們看到,印度不但被滅國,淪為殖民地,而且百姓大多生活在貧困中。

然而,相比之下,中國人更在危險之中。

如果印度人是因祖先的惡行而遭受疫痛之苦,而持續迫害修煉「真善忍」的法輪佛法(法輪功)修煉者的中國,面臨的恐將是「現世現報」的巨大險境。

誠心地向神佛懺悔過去犯下的錯誤,改過自新,也許就能得到慈悲偉大的神佛的寬恕與救度,倖免於瘟疫襲擊。(Noel Celis / AFP)
誠心地向神佛懺悔過去犯下的錯誤,改過自新,也許就能得到慈悲偉大的神佛的寬恕與救度,倖免於瘟疫襲擊。(Noel Celis / AFP)

何以解憂?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個中國人都誠心地向神佛懺悔過去犯下的錯誤,改過自新,也許就能得到慈悲偉大的神佛的寬恕與救度。◇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