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美國安顧問稱對台承諾堅實

【新視角聽新聞】8月17日,美國安顧問蘇利文,就部分人擔心美國撤軍阿富汗,台灣等盟友恐遭遺棄予之説予以駁斥。並強調阿富汗與台灣情況不同,美對台承諾一如既往堅實。

歡迎收聽新視角聽新聞。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8月底前將自阿富汗撤軍,結束長達20年戰爭。撤軍期限未到,阿富汗8月15日就淪入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手中。美國撤軍決定,也讓部分人士質疑美國承諾可靠性。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8月17日予以駁斥,強調美國為阿國流血流淚20年,且阿富汗與台灣情況不同,美國對台承諾也一如既往堅實。

面對質疑聲音,蘇利文(Jake Sullivan)17日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美國為阿富汗奉獻20年血淚與資源,提供一切所需訓練及裝備,讓他們能夠起身為自己而戰。美國總要在某個時間點告訴阿富汗人民,你們必須起身捍衛自己。

蘇利文說,美國相信自己對盟友夥伴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sacrosanct),且一向是如此,「我們也相信自己對台灣、以色列的承諾,一如既往堅實」。他也強調阿富汗和台灣兩者情況不同,但因談話遭現場媒體打斷,未有進一步說明。

一位不具名美國資深官員會後向中央社補充說明表示,阿富汗和台灣兩者截然不同,美國在阿富汗的任務是對付發動911攻擊事件的恐怖分子,任務完成後仍在阿富汗駐軍多年,美國對台政策則是著重於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此外,蘇利文提醒外界,美國2011年時就曾說會在2014年撤軍,之後卻再待了7年,遠遠超過十多年前立下的承諾。

蘇利文指出,總統拜登(Joe Biden)專注在實現美國核心國安目標,面對阿富汗,目標是要降低蓋達組織(Al-Qaeda)威脅、擒拿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這個目的已達成,因此拜登相信該是美軍回家的時候了。

至於美國是否可能自韓國等盟國撤軍,蘇利文表示,拜登沒有在韓國或歐洲撤軍的想法,美軍在那長年進駐面臨的不是內戰,而是要保護盟友,對抗潛在外來敵人,這與阿富汗情況有根本上差異。

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對美國政府重申對台灣堅定支持表達由衷感謝。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已多次強調對台灣的支持是堅若磐石,並以實際行動持續力挺台灣。

歐江安說,中華民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以捍衛國民生命財產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並透過台美及區域國家合作,維護台海穩定,為印太區域長遠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

8月17日報道,塔利班迅速控制阿富汗後,一些人將美國撤兵視為拋棄盟友,中共官媒更以此比喻台灣將來的處境。然而,一些美國學者和政治人物指出,美國早已達成出兵阿富汗的原始任務,撤軍代表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台灣反而更顯舉足輕重。

8月15日,美國扶持的喀布爾政府迅速垮台,不僅讓美國20年的心血付諸東流,也打擊美國領導全球民主國家的形象。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可能藉此機會對台灣採取行動,以測試美國對台灣安全的保證。

然而,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執行長方登(Richard Fontaine)對法新社表示,若因美國撤軍阿富汗,就認為中共可能大膽對台灣採取行動,是過度簡化的想法。

方登說,中共可能將美國不惜付出高昂代價退出阿富汗,視為認真轉向太平洋的跡象。

方登警告,必須避免恐怖主義在當地滋長,以免美國再度分散注意力,無法聚焦對抗中共這個「更大的戰略挑戰」。

據美國之音報導,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也支持這種看法。

孫韻認為,中方媒體或學者把阿富汗與台灣拿來對比「是一種攻心戰」,目的是要告訴台灣人民美國不可靠,她認為這種比較「完全站不住腳」。

孫韻指出,美國的國家利益並不以阿富汗為核心。

孫韻表示,正因美國與中國有大國競爭關係,美國要把注意力及政策資源轉移到與中國相關的領域,才使得從阿富汗撤軍變得更加重要。

布林肯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說,美國已「成功」地完成了其主要任務,即讓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的元凶伏法。

布林肯說,「事實上,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戰略競爭對手,最希望看到我們在阿富汗再陷入5年、10年或20年的困境。這不符合國家利益。」根據此前的民意調查,撤軍阿富汗的決定也獲得大部分美國民眾的支持。

專家也認為,台灣與阿富汗無法相比,具有自我防衛的決心,並且,協助防衛台灣更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

此前,前美國國防部負責軍力發展的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也發推特文表示,阿富汗局勢發展可能引起中共攻打台灣的疑慮,但中共武力犯台將「直接衝擊美國兩世紀來的利益核心」,並引發海上和空中戰爭,而美國在這兩個領域都享有優勢。

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主任包士可(Joseph Bosco)表示,拜登應該會發出明確訊息,告訴美國的敵人不要利用此困境來挑戰美國。

長期主張對台灣採取戰略清晰政策的包士可也希望,阿富汗情勢能提供一個機會,讓美國改變戰略模糊策略,對台灣做出更清晰的安全保證,他認為這符合台灣、美國和該地區的整體利益。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28525)

剪輯:Rm

配音:Freya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