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聽新聞 #1294】全球供應鏈受阻 運費飆升 或帶累歐美購物季
【新視角聽新聞】疫情陰雲籠罩人類一年半以來,全球供應鏈變得越來越遲緩,導致貨運成本飆升、消費品短缺,或嚴重影響歐美市場「黑色星期五」和聖誕、新年購物季節。
歡迎收聽新視角聽新聞。
中共病毒(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陰雲籠罩人類一年半以來,全球供應鏈變得越來越遲緩,導致貨運成本飆升、消費品短缺,或嚴重影響歐美市場的「黑色星期五」和聖誕、新年購物季節。
再加上Delta變種病毒肆虐,引發航運業者憂心港口堵塞問題加劇,意味著今年底的假日季節來臨時,消費者將面對更高的價格和更少的選擇。目前阿迪達斯、Crocs和孩之寶(Hasbro)等公司已發出了年終斷貨警告。
美國羅賓遜全球物流有限公司(CH Robinson)的CEO比斯特費爾德(Bob Biesterfeld)說,「全球供應鏈的壓力並未緩解,我們預計情況不會馬上好轉。」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
就全球而言,持續的集裝箱短缺、越南(因疫情)工廠關閉、今年三月的蘇伊士運河堵塞等,造成物流緩慢。而最新的中國寧波港的停擺,則更是雪上加霜。
8月10日,寧波港一名員工被發現感染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當局叫停了該港口的運營,預計其中的梅山碼頭本月底之前不會恢復全面運營。許多準備裝載貨物的船隻不得不排隊等待,而這些貨物是供應西方年終購物市場的。
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三,而梅山港區是其六大集裝箱港區之一,這導致主要國際航運公司包括馬士基(Maersk)、赫伯羅特(Hapag-Lloyd)和達飛輪船(CMA CGM) 等,都已調整船期以避開該港口,並警告客戶可能出現延誤。
隨著大型運營商從寧波轉移到其他港口,擁堵狀況正向上海和香港等地港口蔓延;由此產生的連帶效應將導致亞歐和跨太平洋航線上的港口擁擠,可能進一步減緩貨物流動。
總部位於倫敦的德魯裏(Drewry Shipping)航運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初貨運費用飆升一輪之後,在過去的幾個月,從中國到北美和歐洲的貨物運輸成本繼續攀升。
該公司的世界集裝箱指數顯示,在截至8月19日的一週內,在8條主要東西向航線上運輸40英尺集裝箱的綜合成本達到9,613美元,同比增長360%。
價格漲幅最大的是從上海到荷蘭鹿特丹的航線,一個40英尺集裝箱的成本飆升659% 至13,698美元。從上海到洛杉磯和紐約航線的集裝箱運輸價格也出現了上漲。
集裝箱航運巨頭馬士基首席執行官索倫·斯庫 (Soren Skou)在本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處於歷史高位的運費是由於供不應求造成的。」「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物流)容量。」
以上內容由大紀元記者徐簡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28744)
剪輯:Rm
配音:Jocelyn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